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巧妙融合德育教育
2019-02-19李勇
摘 要:在开展高中体育课教学时,教师应当意识到这并不单单是体育锻炼课,很大程度上还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基础课。因此,高中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也应当注重学生德育教育,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基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来探讨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巧妙融合德育教育。
关键词:高中体育;德育教育;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高中体育教学中所涉及的德育因素,主要包括将体育锻炼、体育精神融入教学过程中,然后再采取适宜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而通过在体育教学中巧妙融合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加强身体锻炼的同时,有效培育学生的这些精神品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融入德育教育。
一、 通过体育训练,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便是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在日益繁重的文化课环境下,学生因为缺少体育锻炼,致使身体素质低下,在训练过程中易喊苦喊累,对体育锻炼以消极的心态应对。所以,基于这种情况,教师更应当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同时加以技术指导,并告诫学生体育运动对于身体的益处,让其在训练过程中逐渐体会成功的喜悦,不再惧怕体育训练,最终在训练中培养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进而,达到完善学生的品格教育,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田径项目中的长跑教学时,一开始,部分学生心里发怵,觉得自己不能完成这项体育训练,进而不积极训练。基于此,我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并告诉他们:“长跑运动其实是对自己的一项挑战,这与文化课学习是一样的,只要你坚持下去,迎难而上,努力训练,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于是,这部分学生开始认真看待长跑运动;之后,我又在长跑技术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长跑的技术要领,如教授学生在长跑时最优的呼吸方法,还有在长跑过程中的体力分配等;接下来,让学生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渐加大训练力度,在训练中磨炼学生的精神品质。我发现,最终连平时不爱锻炼的学生在长跑运动中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可见,通过这样先进行思想教育,再进行体育训练的方式,对学生坚持不懈、战胜自我等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很有帮助。
二、 观看体育赛事,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
除了在室外训练来渗透学生的德育教育之外,教师在上室内课时,同样可以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来开展德育教育。具体而言,体育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让学生观看中国体育的名人名事,觀看国内外大型体育比赛,以此感受我国体育健儿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为国争光的风采。同时,通过体育赛事欣赏和参与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通过运动水平的今昔对比,让学生认识体育运动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荣誉感。
例如:在进行体育室内课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许海峰一枪将中国奥运零的纪录打破”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中国体育运动起步阶段的感动和风采,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之后,再为学生播放2008北京奥运会、2016里约奥运会奥运健儿为国争光、夺冠瞬间的视频片段,播放其中我国运动员破纪录、升国旗时等视频资料,加深学生对于体育运动与竞技精神的认识,最终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 借助比赛活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许多集体性的体育运动,而在这类比赛过程中,团队合作比个人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在开展相关体育运动时,可以借此机会来渗透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把握体育比赛的特点和机会,在赛前为学生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一场比赛的胜利是离不开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并通过相应的赛前指导,强化学生合作意识,进而,在体育项目比赛中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巧妙渗透德育教育。
例如:在讲授完接力跑相关技巧之后,为了强化学生技巧的掌握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我开展了一次接力跑大赛。首先,我将学生均分为若干小组,先进行男子接力跑比赛。在这个过程中,我向学生强调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并叮嘱每一棒学生自己的职责:第一棒反应要迅速,才能取占先机;第四棒直接决定胜负的一棒,要爆发力强。之后向学生强调合作技巧:每一个等待接棒的选手,都要采取一种最能减少时间耽误以及最顺手的姿势;前一棒的人在递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交接棒空出来的那部分打在接棒人的掌心,确认被握紧之后才能松手……讲述完成之后,再实战训练,让学生亲身感受比赛氛围,体会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最终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总而言之,学生要想真正在体育课堂上学有所得,教师就要注重将德育教学巧妙的融入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渗透德育教育,进而,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使其形成不懈追求、刻苦努力、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
参考文献:
[1]庞印福.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6(20):81-82.
[2]孔赞.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研究[J].中国培训,2016(02):242.
作者简介:
李勇,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