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自所:建言智造 落地有声
2019-02-19袁春妹
本刊记者 袁春妹
践行者说
六十余年自动化技术及应用研究,十余年深入中国纺织行业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服务和探索,北自所不仅是中国自动化技术服务的领路者,更是跨界服务纺织行业的佼佼者。谈及北自所在纺织行业所取得的成绩,王勇表示,是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给了北自所施展拳脚的机会。
立足痛点理性谋变
“百宏‘涤纶长丝熔体直纺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今年通过了国家验收,北自所作为参与该项目的核心单位之一,从积极配合中国纺织机械协会进行整个项目的策划和准备,到项目建设,以及后期的评审验收,北自所与合作单位携手最终保证了项目的圆满完成。在整个项目建设中,北自所提供了从前端自动落丝、包装到后道的仓储以及信息化系统的完整的解决方案。”王勇介绍道。
作为项目建设的亲历者,王勇表示,百宏项目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首先应归功于百宏集团决策者清晰的目标和定位,能够在当年看到未来工厂和行业发展的大势,并从准确评估企业自身状况入手来推动智能制造。
“企业做智能制造除了决心和资金外,还必须看清自己的产品定位以及实际生产环境,这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基础,因为智能制造的投入和对企业生产流程乃至工艺的改动较大,做得好就能促进企业生产进步,反之则会让企业陷入更大的困局,因此,必须综合考量企业生产情况从而进行更准确的项目可行性分析。”王勇说。
据了解,在当年百宏项目起步的同期行业内也有其他同类项目在实施,所不同是另一个项目选择的是国外技术,最终该项目成本高企,只是实现了局部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反观百宏项目,则实现了化纤生产企业后纺生产一体化的智能制造,企业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的减员增效、提升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等方面的目标,从而获得了极高的投资回报。
智能制造是实现高端制造的重要手段,其根基在于企业,而后才是如何嫁接、融合资源,因此,在推动智造的过程中,企业必须立足自身需求,理性评估资源和目标。
王勇
产学研用各司其职
百宏项目是一个“产学研用”充分结合的项目,有应用单位,有高校及科研院所,也有装备和系统服务商,可谓充分响应了行业所倡导的创新理念。“在行业创新方面,一定要大力倡导“产学研用”的联合,这样就能够整合更多的最优资源。应用企业可以为项目提供新技术检验的渠道,高校可以提供理论支撑和方向,而科研院所则为项目提供了方法和手段,让理论和方向落地。这样各有所长,又各司其职,就能将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必然对项目建设大有裨益,为企业提供更加完整的切合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王勇表示,这样的资源融合,值得更多的行业和企业借鉴。
清晰的改造升级定位和目标,是每个企业推进智造的重要前提。
“就拿百宏项目的执行来说,大学负责理论和方向,北自所负责想法落地和产品化,企业则拿出实验平台同各方进行充分的协调,对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多方共同找改进和发展的方向。”王勇表示,“多方合作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每个参与者都要把握好自身在项目中的定位,在责任范围内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就一定能把项目做好。但如果权、责不清晰,协作者之间交叉业务,项目就会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合作者关系,最终项目成效不足甚至搁置。”王勇分析道。
的确,中国纺织业近年来一直在倡导“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方式,因为各方资源和优势不同,对于创新能够提供的支持也不同,融会贯通这些资源能极大地提高创新效率和质量,为此,行业甚至在努力帮助企业进行跨界资源的整合。然而,在推进这一行动的过程中也的确出现过一些项目无疾而终的状况,但并非折在技术攻坚上,而是输在了合作者之间的矛盾下。如此看来,责、权、利的界定和分配同样是一个项目能否做好的重要因素。
整合资源服务智造
智能制造不仅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盘旋上升的过程,并没有所谓的终极目标,它会随着企业自身需要的变化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持续行进。百宏在努力推进智能制造,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目前企业仍在为从聚合、纺丝、加弹的全流程数字化生产而进行不断的努力。
“目前百宏已经实现了纺丝工序的自动化,收效显著,但就当前涤纶长丝生产工艺来看,仍旧存在工艺复杂、影响因素多、工艺断点多等方面的问题,百宏以及北自所还在为更多环节的自动化提升而努力。”王勇表示。
纺织产业链非常庞大,而行业的智能化才刚刚起步,虽然纺织行业“十三五”规划中的六条智能化生产线目前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如何将“示范”变成更大范围的行业智能化提升,尚需行业企业将其视为永恒的命题持续推进。
“作为自动化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北自所几十年的技术和经验积累正不断发力行业的自动化提升和企业的创新需求,从ERP到MES系统,再到智能化物流,以及机器人周边技术等等,各种跨界资源的整合让北自所拥有了可提供完整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王勇说,“围绕纺织行业企业的发展目标,北自所还在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切实需求不断深入、细化技术和服务,此外,北自所也在持续融合新的技术资源到解决方案中,包括云技术、B2B、B2C平台等,力争用更优秀的方案,将企业的运营管控全面布局到生产、销售乃至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之中,让更多纺企借助智能化提升自身甚至行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