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女性绝经前后骨丢失率变化趋势及与绝经后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9-02-19黄国秀闭应洲潘永华吴苏疆
黄国秀 闭应洲 潘永华 吴苏疆 何 祺 李 卫
(1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南宁市 530021,电子邮箱:961359460@qq.com;2 南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广西南宁市 53000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化性疾病,患者常已发生脊柱压缩性骨折,但因无明显症状而被忽略。我国每年大约有70万例与骨质疏松相关的椎体骨折,以老年绝经后女性多见,其发病率为男性的2~3倍[1]。对骨质疏松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和治疗,从而防止骨折发生。其中,骨密度值是较好的骨折风险预测指标[2]。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利于提前预测,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6 849例女性的临床资料,均为年龄>40岁的中老年女性,平均年龄(53.63±10.41)岁,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3.92±3.23)kg/m2。均为南宁市区及周边常住的壮、汉族人群;均无吸烟、饮酒史。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代谢性疾病史、近1年曾服用激素等药物以及肢体残疾畸形者。其中未绝经女性2 825例(未绝经组),年龄41~55(47.94±3.27)岁;绝经后女性4 024例(绝经组),年龄41~81(60.26±7.25)岁。
1.2 方法 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的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er,DXA)测量骨密度,测量部位为腰椎L1~L4。所有测量均由固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开机测量均进行标准矫正,系统测定误差<1%。准确记录所有受试者性别、出生日期、身高、体重、绝经年龄、每周户外活动量、每周牛奶摄入量等。以我院既往DXA测量数据统计的女性骨密度峰值(1.025±0.095)[3]作为基线,计算各组骨丢失率:累计骨丢失率=(骨密度峰值-某年龄段骨密度)/骨密度峰值×100%。根据调查时的年龄,将未绝经组分为:41~46岁组785例、46~48岁组903例、49~51岁组611例、52~54岁组526例,将绝经组分为:41~46岁组10例、46~48岁组52例、49~51岁组252例、52~54岁组709例,55~60岁组1 300例、61~65岁组882例、66~70岁组378例、71~75岁组268例、76~81岁组373例;再根据绝经时年龄将已绝经组分为41~46岁组712例、46~48岁组940例、49~51岁组1 937例、52~54岁组453例。分析未绝经组与已绝经组的骨密度和骨丢失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趋势,及各绝经组的绝经年限(绝经到调查时的时间)、身高、体重、每周户外活动量、牛奶摄入量等因素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绝经组和未绝经组各年龄段的骨密度及累计骨丢失率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 绝经组和未绝经组女性的骨密度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以绝经后各年龄段的骨密度下降更明显;在41~45岁、46~48岁、49~51岁、52~54岁年龄段,绝经组的骨密度均低于未绝经组(均P<0.05),见表1。随着年龄增长,两组累计骨丢失率均逐渐增加,未绝经组骨丢失率上升趋势平缓,绝经组则呈逐渐升高趋势。在41~45岁、46~48岁、49~51岁、52~54岁年龄段时,未绝经组和绝经组的累计骨丢失率分别为2.6%和8.5%、3.3%和11.0%、4.7%和13.3%、5.5%和15.8%。见图1。
表1 绝经组和未绝经组各年龄段骨密度的变化趋势对比(x±s)
图1 绝经组和未绝经组的累计骨丢失率对比
2.2 不同绝经年龄的研究对象在相同年龄段时的骨丢失率比较 将绝经组按绝经时的年龄分为:<46岁组(n=712例)、46~48岁组(n=940例)、49~51岁组(n=1 937例)、52~54岁组(n=453例),各组在51~54岁时累计骨丢失率分别为19.7%、15.1%、14.0%、11.5%;60~64岁时累计骨丢失率为27.9%、26.6%、25.6%、22.8%。在51~64岁年龄段,较早绝经者相对于较晚绝经者的累计骨丢失率均较高,在70~79岁年龄段,46~48岁绝经组和49~51岁绝经组骨丢失率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平台期,而52~54岁绝经组则有一个较为明显的上升过程;各组在80岁后,骨丢失率显示略有回降或上升不明显。见图2。
图2 绝经组不同绝经年龄亚组随年龄增长的累计骨丢失率变化趋势
2.3 绝经组的绝经年限、身高、体重、每周户外活动量、牛奶摄入量等因素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相关性分析显示,绝经年限、经校正年龄因素后的BMI、每周户外活动时间、每周牛奶摄入量与骨密度均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394,P=0.025;r=0.341,P=0.019;r=0.222,P=0.045;r=0.271,P=0.040)。
3 讨 论
骨质疏松性骨折可导致患者致死率和致残率增加,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造成沉重负担。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骨质疏松逐渐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骨质疏松的干预管理对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提出通过对评估方法、干预时机的连续性管理以达到早期识别、早期干预、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的目的[4]。目前,DXA测定结合脆性骨折发生事件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而评估危险因素则是识别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研究认同的风险因素包括遗传、年龄、体重和激素等[5]。
本调查结果显示,中老年女性的骨丢失率具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绝经与否是影响此趋势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以50~54岁年龄组为例,此年龄段未绝经者,累计骨丢失率为5.5%,于41~45岁已绝经者骨丢失率高达19.7%,而较晚绝经者,即46~48岁、49~51岁、52~54岁绝经组,其骨丢失率则分别为15.1%、14.0%、11.5%。因而在相同年龄的中老年女性,早绝经者累计骨丢失率更高,此结果与其他学者研究一致[2,5]。故应对早绝经女性进一步评估骨折风险,及时给予高质量针对性的干预。
研究发现,绝经年龄对骨丢失率的影响作用有先高后低的趋势[6]。本研究分析了中老年女性在绝经后不同年龄的累计骨丢失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自绝经开始至65岁前,不同绝经年龄组的骨丢失率呈上升趋势,但到70~80岁,部分组出现相对稳定的平台期,80岁之后各组甚至出现骨丢失有所下降或没有明显增长的趋势。分析其可能原因为绝经年龄对骨密度的显著影响可能仅持续约15~20年,随着年龄增大,其影响力有所减弱,而其他因素如运动、饮食等生活方式可能对骨密度的影响更为突出。本研究结果显示,绝经年限、经校正年龄因素后的BMI、每周户外活动时间、每周牛奶摄入量与骨密度均存在直线相关(均P<0.05),提示以上均为影响老年人骨密度的相关因素。高龄老年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也是影响骨密度的重要原因。此外,高龄老年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椎体骨质增生,对骨密度的检测结果可能造成一定的误差。
既往研究认为雌激素缺乏是早绝经导致骨丢失率高的主要原因,并以雌激素替代治疗作为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基础治疗[7]。但是雌激素替代疗法会增加雌激素敏感性肿瘤(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冠心病、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刺激破骨细胞的活性,与骨转换和骨量变化密切相关,女性骨代谢与循环中性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其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的增加,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可能起次要作用[8]。
近年来,多项研究认为骨折风险评估(Fracture Risk Assessment,FRAX)工具(中国模式)运算具有一定的骨折风险预测价值,其可通过纳入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其他7个骨折风险因子(既往低能量骨折史、双亲髋部骨折史、吸烟、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药物、风湿性关节炎病史、每日饮酒量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等),同时在软件中选择输入股骨颈骨密度来计算其风险预测值[9-11]。但在FRAX计算模型中,还需要根据相应地区人群的骨折发生率和人群死亡率的流行病学资料,用已知的国家和地区的骨折发生率和人群死亡率等流行病学资料对FRAX进行校准。本课题组今后也将对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进行进一步追踪随访,收集本地区人群骨折事件的流行病学资料,应用FRAX工具进行预测,以提高中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骨折风险的识别,从而更精准地防控骨质疏松。
综上所述,中老年女性的骨丢失率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增加,绝经与否及绝经年龄可影响骨丢失率,早绝经者累计骨丢失更高,应对该类人群给予全面骨折风险评估和生活方式干预以减小骨丢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