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小麦徐麦35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9-02-19丁永胜

新农民 2019年16期
关键词:壮苗赤霉病田块

丁永胜

(江苏省沭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沭阳 223600)

徐麦35,原名徐麦0054。由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10年,用品种新麦93119/周麦16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苏审麦201502;2017年6月29日,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70007。

1 特征特性

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幼苗半匍匐,叶片较宽大,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越冬抗寒性较好,抗倒春寒性一般。株型较紧凑,穗层整齐,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强。落黄晚,后期叶功能期长,熟相较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椭圆形,半硬质-硬质。全生育期232.4d,株高80.5cm。有效穗41.5万/667m2,每穗35.8粒,千粒重42.0g,容重808g/L。适宜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2 高产栽培技术

2016年秋播时,我县引进示范种植66.67hm2,平均单产602.3kg;2017年种植400hm2,平均单产558.4kg;2018年种植1333.33hm2,平均单产612.6 kg。该品种品质优、高产稳产性能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优质,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2.1 适期适量播种,确保齐苗壮苗

壮苗是取得高产的关键。经几年丰产栽培实践证明,在本地区气候条件下,10月初至10月底均可播种,最适播期为10月5~15日。条播用种量8~10kg/667m2,撒播用种9~11kg/667m2,晚播肥力差的田块应适当增加播量。一般每晚播1d,播种量要增加0.5 kg。要选择土壤湿润,墒情适宜时播种。播后开好田间一套沟,防止暴雨积水给麦苗造成渍害和冻害。对杂草比较多的田块,冬前应进行一次化除,去除与麦苗争光、争肥、争水的杂草,为培育壮苗创造条件。冬前壮苗标准是:叶龄7叶左右,单株茎蘖6~8个。

2.2 科学施肥

该品种较耐肥,管理上要充足供应小麦各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在肥料运筹上,要做到稳施基肥、早施分蘖肥、重施迟施拔节孕穗肥。具体用量为:基肥用量尿素15kg/667m2、磷酸二铵25kg/667m2;在小麦4叶一心时施分蘖肥,用尿素5kg/667m2;拔节肥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3月中下旬,基节长度1~2cm,用尿素15kg/667m2,第二次在3月底4月初,以基节基本定长为标准,用尿素5kg/667m2。有利于防早衰、长大穗、增粒重。

2.3 抓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实现高产稳产目标

2.3.1 杂草化除。一般分冬季和春季化除。

对播种较早、冬前杂草发生量较大的田块,要采用冬前化除。一般在杂草3~5叶期,日平均气温8℃以上,抓住冷尾暖头,及时开展喷药化除,压低草量,减轻春季化除压力。对以看麦娘、日本看麦娘、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用①8%炔草酯(酸)80ml/667m2;② 50g/L唑啉草酯·炔草酸乳油80~120ml/667m2;③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50g/667m2药剂喷雾防除。对多花黑麦草、硬草、罔草等恶性禾本科杂草,可选用①50g/L唑啉草酯乳油80~100ml/667m2;②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20~35ml/667m2兑水均匀喷雾。

春季化除,立足于“早”、争主动。掌握在2月底至3月上中旬,气温(8℃以上)回升后的晴好天气进行防除。以看麦娘、野燕麦等单子叶(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用①24%炔草酯乳油20ml/667m2+50%异丙隆可湿粉120g/667m2;② 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120ml/667m2+24%炔草酯乳油20ml/667m2;③ 5%唑啉草酯乳油80~100g/667m2喷雾防除。

以猪殃殃、婆婆纳、荠菜、播娘蒿等双子叶(阔叶草)杂草为主的田块,用①75%苯磺隆可湿粉2g/667m2+40%唑草酮水分散粒剂3g/667m2;②10%苯磺隆可湿粉18g/667m2+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40ml/667m2;③ 75%苯磺隆可湿粉2g/667m2+40%唑草酮水分散3g/667m2+56%2甲4氯钠盐30g/667m2(杂草密度较高田块用)。

2.3.2 病虫害防治

小麦病虫害多在中后期发生。主要病虫害有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和粘虫、蚜虫。一般结合赤霉病防治一块综合防治即可。对白粉病、蚜虫发生重的田块可在赤霉病防控前单独开展一次防治。针对近几年小麦赤霉病呈流行性发生趋势和徐麦35属赤霉病易感品种特点,对徐麦35的综合防治,首次施药时间应提早至齐穗期。防治时间一般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要做到见花就打药)开展第一次防治,力争扬花一块防治一块。3~5d后再用药一次。花期遇连阴雨天气的重发地区或重发田块,应在第二次用药后5~7d再次用药。

常用的药剂主要有:①赤霉病:选用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戊唑醇、咪鲜胺等单剂及其复配剂;②白粉病:选用戊唑醇、三唑酮等单剂及其复配剂;③蚜虫、灰飞虱:选用吡虫啉、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等单剂及其复配剂,注意以上药剂要交替使用。喷药时可同时加磷酸二氢钾等其他叶面肥喷雾。如施药6h内遇雨,应及时补喷。

猜你喜欢

壮苗赤霉病田块
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启动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小麦赤霉病农药专利资源评析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田块尺度上的农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匀性*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设计技术研究
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培育壮苗
培育核桃优质壮苗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