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县洩湖镇马王村联村科技扶贫的现状及对策
2019-02-19刘海娟王碧林
刘海娟,王碧林,李 菲
(1.西安市蓝田县园艺站,陕西 西安 710500; 2.西安市蓝田县农村能源工作站,陕西 西安 710500)
下面以洩湖镇马王村为例,浅谈蓝田县农村科技扶贫的现状及对策。
1 洩湖镇马王村的现状
1.1 基本情况
马王村隶属于蓝田县洩湖镇,下辖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85.33hm2。全村共336户1370人,其建档立卡贫困户96户,在册贫困户30户,低保户41户,五保户5户6人,党员25人,移民搬迁30户,92人,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带动220户,908人。村级主导产业为樱桃、核桃,现有樱桃86.67hm2,挂果40~46.67hm2,未挂果40hm2,核桃20hm2。
1.2 走访调研,制定工作规划
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96户,在册贫困户30户,贫困面大,脱贫压力大。针对换届改选后,村情较为复杂,我将严格按照《蓝田县科技特派员联村扶贫管理暂行办法》,围绕县上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冲在一线、干在实处,帮贫解困促发展”大调研活动,深入开展走访调研,摸清村情民情,帮助该村制定樱桃等主导产业技术方案,扎实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对精准扶贫、脱贫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重点落实一户一策、因户施策的办法,引导村委会成员抓产业、抓扶贫、抓实施,发展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和集体经济,为该村实现全面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规划引领,引导发展特色产业。在该村选择1-2家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种植大户,建设樱桃示范园2个,力争2019年底指导建成县级科技示范园1个,引进推广新品种2个、新技术3项;培育产业科技示范户3户,培育农村乡土人才1~2名,致富带头人2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个,辐射带动主导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
培训赋能,给力产业扶贫。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根据树体生长规律,为村上现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户提供整形修剪、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农药的合理应用、农产品科学营销等技术培训和巡回指导,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年内为全村樱桃栽培管理以及农产品电商销售等技能培训10~12场次,培训农民300人次,并坚持后续技术跟踪服务工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樱桃栽培管理技术资料600余份,通过培训指导,引导贫困户进行科学化种植,为村主导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2 科技扶贫对策
认真贯彻中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精神,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示精神,以发展特色产业促增收为重点,以全面增强造血功能、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促进民生改善为目标,以科技服务培训为抓手,努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能力,激发未脱贫户内生动力,实现脱贫愿望,让已脱贫户收入持续增长,为协调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
2.1 抓技术培训,促管理水平提升
组织开展生产技术和实用技能培训活动,普及樱桃规范化生产管理技术。利用幻灯、网络、微信等高科技教学手段,调动群众的参训积极性,提高技术培训的效果。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做好指导示范,引导种植户将所学知识和实际生产有机结合,切实掌握生产关键技术,不断提高生产管理技术水平。
2.2 抓特色产业,促农民增收
以示范园建设为抓手,大力引进优良品种,推广配方施肥、整形修剪、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生产管理技术,促进樱桃产业提质增效。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以点带面,全面铺开,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辐射带动特色产业壮大发展,稳步增加农户特别是脱贫户的收入,巩固产业扶贫成果。
2.3 “长短同步、种养结合”,促产业发展
在培育长远产业方面,加大樱桃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加强对果农技术培训,进村进园现场培训指导,改造提升现有果树老园。发展短期增收产业方面,鼓励有条件、有劳力的贫困户发展林下养殖、蔬菜、光伏农业等产业,力争使每户贫困户都有2~3项增收致富产业。
3 结语
我县通过科技特派员联村,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科技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效结合的新模式、新办法,不断提高我县的农业科技工作水平,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