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2019-02-19□李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资产事业单位

□李 娟

(山西省机械电子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山西 太原 030006)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财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资产管理越来越被重视。如何维护和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效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对保证国家行政机关履职尽责和促进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1 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实行国家拥有所有权、政府垂直分级监管、单位拥有使用权的资产使用权与所有权相分离的管理体制。然而,在当前经济社会全面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这一管理模式使国有资产在使用和监管过程中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1.1 管用不统一

与货币资金的直线型管理不同,国有资产管理涉及多个部门,资产的管理链条多,项目繁杂,财务、资产管理和资产使用部门之间管用分离的现状导致其无法像资金一样做到全程监管,实时盘点,固定资产增减变动、资产交接、调剂调配等环节由于管理人员意识不强或资产管理系统不完善等原因,造成资产管理混乱。

1.2 资产管理制度执行力不强

随着国有资产相关管理制度和条例的不断细化完善,资产的配置、使用和处置收益、产权变动等都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但制度的落实情况不容乐观。资产使用效率不高、超标配置、擅自出租出借资产、未经审批处置国有资产、因管理不善造成资产提前报废等问题依然存在。

1.3 资产预算编制缺乏规划性

对资产预算编制缺乏规划,往往为了多争取经费而盲目采购,导致资产添置的盲目性,资产预算编制意识不强,导致资产的闲置,造成资产浪费。同时,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配置或新建固定资产项目主要是服务于各自承担的公共事业职能,造成各类资产在规格型号、性能参数等方面通用性较差,资产调配机制不顺畅,资产配置分散。

1.4 执纪问责不严格

一方面,“重经费轻资产”的观念仍然存在,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人员责任心及法律意识淡薄、管理人员不稳定,对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重视程度和查纠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执纪问责缺乏具体量化的法规依据,使问责追责难以落实。

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应切实摒弃配置为主、监管为辅,先资金、后资产的僵化保守观念,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推进资产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推动国有资产从“进”到 “出”的全过程动态监管,有效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促进国有资产管理发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2 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制度

2.1 健全资产配置标准体系

国有资产支出标准必须以资产配置标准为依据和前提。国有资产配置要与公共财政、市场经济以及工作实际需求相适应,根据国家财力、行政事业单位业务职能、固定资产配置标准、存量情况及资产配置预算绩效等因素合理制定资产编配数量、限额和规格参数。单价标准应根据政府采购均价确定,实物量标准按照科室或人均占有水平进行核定。做好大型资产与重点资产的配置工作,如土地、房屋、车辆和大型设备的配置,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

2.2 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与国有资产管理相结合

进一步完善资产预算编制管理,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在编制资产新购预算时应从全局衡量存量资产与增量资产实际情况,资产预算、安排经费支出编制应以资产配置原则、标准和处置批复作为重要依据。严格落实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编制,对超出财政限额的重大资产新购项目,要纳入部门预算,经财政部门严格审批批准后方能执行。探索公用经费预算编制采取实物成本定额编制,根据核定的资产、费用标准和实际消耗量为依据计算水电暖费用及办公设施维护等公用经费,以期更合理地优化财政资金配置,解决超标新建、新购、配置资产的问题。完善国有资产收入管理,严格落实非税收入管理要求,按照财政“收支两条线”规定,对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资产处置收入要全额上缴财政,并将此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合理安排预算资金的使用。

2.3 建立严格规范的资产预算执行监控体系

利用行政管理手段充分发挥政府审计、财政,财务检查等部门对国有资产配置预算的监督管理作用,强化对资产购置配置预算工作的监督检查。严格按照财政审批执行资产配置预算,确保未按规定编制资产新置预算的,一律不得安排经费政府采购。对于因特殊事业任务需要追加预算购置资产的,须经财政及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同意后购置。对于新增资产,要在政府采购过程中,切实保证资产预算编制的严肃性和合理性。一是一旦资产预算通过审核批准,必须严格根据预算编制要求执行,不得超标配置;二是在资产预算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配置单位擅自改变资产使用用途或者挪用购置资金的,不得继续给其拨付财政拨款,同时要按有关规定追责;三是资产配置预算需要调整的,要报经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按规定程序调整。

2.4 完善资产配置预算绩效考核机制

资产预算执行完成后,资产管理科要会同财务预算科对新购资产综合考核评估,包括配置资产的项目执行进度、财政预算结余或超支情况、资产使用情况和配置效果、预算资金使用效果等情况,将考核评估结果作为以后年度资产配置预算的参考指标。

2.5 建立资产共享共用机制

坚持资产优化配置,摒弃资产闲置与个人无关的观念,将传统分散式管理变为集约化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降低管理成本,做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资产的最大使用效益。在购置(建造)资产时就应从全局考虑,尽量采取集中配置和购置通用设备,增强资产在规格型号、性能参数等方面的通用性,避免在资产购置环节不同部门和单位重复新建和配置,同时避免在资产处置环节随意处置资产,实现物尽其用。从源头和终端牢牢抓住资产运行和流转过程,减少资源浪费,优化资产配置资金。新购资产要坚持调剂优先的原则,通过对单位的存量资产分析,充分了解资产现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资产配置方案,强化资产调剂配置的可操作性。进一步探索向社会开放使用公共资产,推动公共资产与社会资源的互融互通的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社会经济效益。

3 健全内控制度,压实管理责任

3.1 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加强资产管理的监督和约束

完善资产内控制度,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制度规定,在岗位设置、审批流程、责任分配等方面建立相互制约、分离和监管的决策、执行和监管机制,严格资产支出从“入”到“出”所有环节的审批流程和手续,加强内部控制,分离不相容岗位,加强资产管理部门及人员的责任区分、责任细化和责任落实,由内部审计部门或委托中介机构不定期地检查单位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在检查考核中,要科学设定考察考评范围,考核资产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在审计监督中,要强化监督,细化对资产管理的抽样检查和清查分析。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和财务监督的作用,一旦出现违纪违规情况,应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实现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3.2 强化监管意识,加大执纪问责力度

国有资产的阳光运营和监管机制是预防和惩治利用国有资产腐败违法的主要手段。各级资产使用和管理部门都有管好用好,依法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责任和义务。要进一步推动资产监管工作常态化,将国有资产管理列入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工作绩效考核内容和目标,强化单位领导及主要责任人对资产的重视程度,建立工作责任制,明确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的三层垂直管理责任制。根据资产类别,确定所属管理部门和负责人,与相关责任人签订国有资产管理协议,定期考核资产管理履责情况。单位负责人应定期召开资产运转情况报告会议,掌握并研究解决单位资产管理及使用中的问题、搜集意见建议。资产管理和使用人员违反财务和法律规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应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情节严重造成资产大量流失,构成犯罪的,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3.3 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

开展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再教育,提高资产管理及使用人员的专业能力素质、法律意识和新时代新担当下的政治素养,是新时代财政工作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财政财务和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人才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人员培养教育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通过开展专家讲座,专题培训等方式,全面提高资产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快速培养具有新思维、新意识、新技能的资产专业管理人员,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推进资产管理人员学习知识、交流工作经验,开阔思路,指导实际工作。资产管理和使用人员对资产的保护意识和爱护程度与资产的维修成本和使用寿命息息相关。要统一思想,树立购置和管理同样重要的思想,规范管理制度,培养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个人自觉。

4 完善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强化动态监管

依托信息化手段有效规范单位资产管理流程,建立动态系统,实现对资产从“进”到“出”的全周期实时动态监管,通过信息化平台将各项管理制度转变为计算机数据,降低人为操纵因素,通过降低资产使用管理人员的自由裁量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要从网络布设、硬件配置、操作培训、软件应用等多个方面实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相关系统的对接,保证资产管理环节与审核顺序完整流畅。确保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电子数据安全。资产管理系统应与财务会计系统数据互通,以便资产数据使用和管理维护,数据的导入与传输也应实现与Office、Excel等办公软件系统互通,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效率。依托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及时发布资产闲置情况、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对固定资产的需求,强化固定资产的使用弹性,发挥闲置固定资产有最大使用效益。创新管理方式,探索运用二维码、条形码等信息技术手段识别资产卡片,将卡片识别转变为实时可读、可变的信息化标签,实现资产卡片识别信息化。此外要加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定期升级系统软件,及时更新配置,以期财政部门实现实时动态审批监管资产,实现动态化、信息化的资产管理模式。

5 完善资产管理清查核对制度

财务部门、资产管理与使用部门之间要完善工作机制、强信息沟通,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把资产清查由过去的日常性财务工作转变为常态化的综合性清查核对工作。定期共同组织人员对国有资产构成和使用管理现状进行清查分析,清查盘点固定资产,摸清家底,盘活存量资产,减少存量资产闲置积压,充分利用闲置资产,做到物尽其用。财务人员应按照财务相关规定设置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对资产变动业务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确保资产账目准确完整,同时积极学习掌握资产和财务管理相关知识。按照管理权限上报盘盈或盘亏的资产,严格审批或审核备案,做到账证、账实、账账相符,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认真分析,切实做到认真管、积极管、主动管,达到“以查促管”目的。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高效管理,不仅有利于全面发挥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全面履行社会公共职能,维护和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还体现了对纳税者的尊重。各级财政部门应严格履行自身职能,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深入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建立流转通畅,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国有资产从“进”到 “出”的全周期动态监管,构建更加适应行政事业单位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特点和国有资产管理特点的资产管理体系,促进财政管理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目标,力争为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资产事业单位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