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畜牧兽医站畜禽疾病防治现状和改进措施探讨
2019-02-19焦贺勋
焦贺勋
(曲阳县农业农村局,河北 曲阳 073100)
1 乡镇畜牧站畜禽疾病防治的现状
(1)缺乏完善的畜禽防疫工作。目前乡镇畜牧兽医站畜禽疾病的防治工作主要遵循“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策略,畜禽防疫作为防治工作的首要工作,如果有所差池,则会影响防治结果。这项工作也是最易滋生问题的一个关口,免疫接种是促进畜禽机体内产生特异性免疫的重要途径。但是,当乡镇畜牧兽医站开展此项工作的时候,也有可能会出现畜禽免疫失败或者是疫苗免疫不全等问题。此外,影响免疫接种工作质量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接种的时间不恰当,疫苗运输过程中保存不符合标准,疫苗质量不合格等。同时,因为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乡镇畜牧兽医站无法提供养殖户所需要的各种疫苗,以至于免疫接种工作的不全面,导致疫情的发生。
(2)在用药过程中出现过度用药等情况。在乡镇畜牧兽医站中,因为资源的限制,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较少。而村里的兽医专业技能不够高,并非是专业的兽医出身,没有经历过标准化的培训就开始了行医生涯。因此,在日常的医治畜牧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过度用药的情况。同时,这些兽医对药品的药理知识不甚了解,没有根据畜禽的实际病情掌控用药。以抗生素为例,抗生素是治疗动物炎症和感染的最佳药物,既能杀灭细菌,又可以阻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但实际上,抗生素对畜禽体内的正常细菌也有所影响。一旦出现抗生素滥用的情况,就会导致动物的免疫力降低等情况。有时候,畜禽发生了炎症反应,部分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为了短时间内获得良好的效果,就会对畜禽使用大量的抗生素。甚至发展到,只要畜禽体温偏高就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而没有思考发热的原因。有些畜禽之所以发热是因为处于哺乳期,属于生理性的发热。有些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在医治畜禽时,无法正确判定畜禽的病情,就尝试使用抗生素,小剂量的抗生素却取得了明显性的作用,工作人员便会加大注射用量。而一旦用药过度,就会对动物的生理器官产生无法挽回的损伤,甚至导致死亡。
2 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改进措施
(1)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医疗工作人员的整体性技能水平。畜牧兽医站的医疗工作人员是影响畜禽疾病防治的重要因素,必须加强工作人员的人才队伍建设。因此,可以适当提高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准入门槛,进入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的人必须具有专业的技能且经历过系统化的培训,能够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可以说,提高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准入门槛,便是从根源上提高了乡镇畜牧兽医站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意味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效率的增强。同时,乡镇畜牧兽医站还应该确保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可以留下脚踏实地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便于能够最大程度的优化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效率。另外,还要提高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的思想水平,对他们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和教育,让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心中都有“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
(2)建立健全完善的乡镇畜牧兽医站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确保乡镇畜牧兽医站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乡镇畜牧兽医站可以提高兽医的投入资金和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对于各个地区之间的乡镇畜牧兽医站应该一视同仁,不能进行差异化的管理,确保兽医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一切行为都符合规范。现如今,多数乡镇畜牧兽医站都缺少完善的诊疗制度,从而导致了诊疗不符合规范,诊疗检测也不符合标准。为此,需要构建完善的诊疗制度,对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指责进行明确性的划分,在保证畜禽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规范医疗制度,确保抗生素等药物的合理性使用。
3 总结
畜禽类的生命安全关乎人类的生命健康,而如何提高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医疗质量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需要明确乡镇畜牧兽医站在畜牧疾病防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症下药,寻找出合适的改进措施,才有可能确保畜禽的安全。可以通过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医疗工作人员的整体性技能水平和建立健全完善的乡镇畜牧兽医站管理制度等措施来完善。但需要注意的是,提高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医疗水平,并非易事,是需要社会各界贡献力量共同完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