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高校法治教育有效性之初探

2019-02-19尹欢欢

新疆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法治法律大学生

尹欢欢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一、强化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一)依法治国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依法治国发表重要论述,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向和基本思路[1]。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2],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是依法治国基本要求。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是推动国家法治建设工作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如何,将直接影响当前和未来我国的法治建设成效,乃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治理念,是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二)立德树人的基础

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德育教育是重中之重[3]。法律的基础是道德,法律是道德进一步的延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不学法、不懂法、没有相应的法律知识就不能承担新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因此,强化大学生法治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法治教育质量,真正培养出一批具有法律素养的大学生至关重要。

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法治教育,能够深化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和谐、更安全的校园环境。同时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提高抵御不良诱惑的定力和辨别是非能力,养成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并且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十分必要,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深远[4]。

二、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普遍缺乏法律知识

当代大学生相对于一般群众来说法律知识要丰富一些,然而就全面系统掌握法律知识并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方面相对比较弱,在全面系统地掌握法律知识方面还存在欠缺。

数据显示,6.8%的大学生不重视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还有10.7%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法律知识几乎为零,部分大学生对学法、知法还不够重视,有4.8%的大学生未意识到高校法治教育的重要性,部分大学生缺乏学习法律的主动性,不关注我国法治进程。25.9%的大学生不收看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节目或其他法治类节目,53.4%的大学生缺乏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法律知识的意识[5]。

(二)学校发挥课堂主渠道教育作用不够

加强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需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程,我国很多高校为各专业的大学生设置了《法律基础》课,但是这门课的学时有限,能学到的法律知识肯定是非常有限的。一些学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政策教育形式简单,内容浅显,没有针对性,效果并不理想。再加上大学生都比较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对法律基础课这类公共课都不太重视,考试时临时突击背诵一下,应付了事,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就可想而知[6]。

(三)缺乏养成法律素养的主动性

由于法治教育与法治宣传的局限性,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停留在一种被动的守法状态,误以为遵守法律就是遵守刑法。因为他们经常看到法治宣传中的大多数内容是犯罪分子因违犯刑法所受到的惩罚。使大学生感觉到法律是无情的,而并没有感觉到法律是他们生存需求的保障,是他们的行为准则,还是维护他们利益的守护者,大学生会天真的认为不去违法就没有必要学法、懂法。当合法权益受到违法侵害时,就没有利用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权益的意识,而只是消极的对待[7]。

(四)高校学生法治观念淡薄,犯罪呈上升趋势

目前,高校学生法治观念淡薄,有许多大学生对法律还停留在知识层面,并没有形成法律意识,不能用法律意识指导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行为,存在“法盲”现象,在校大学生的犯罪呈现增长趋势。因此,重视大学生法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保障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都有重要的意义。

有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部分大学生对守法、用法还不够自觉。有10%的大学生在行走或开车时不遵守交通法规;49.7%的大学生做兼职时不会主动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当自身合法权益受损时,17.8%的大学生寄托于关系解决,9.9%的大学生会忍气吞声、默默承受,还有10%的大学生会采取暴力[5]。

(五)高校法治教育缺乏有效性

高校法治教育缺乏针对性,法治教育内容空泛,学生没有兴趣去学习,教学方式老套,课堂缺少互动,教师不了解学生所需,学生课堂听课效果不好;一些高校开设的大学生法治教育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形式化现象较为明显,甚至有的学校连专职师资都没有;一些学校没有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基本上完全依赖于课堂灌输,学生没有多方面学习法律知识的途径,影响了法治教育的效果。

因此,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还有非常大的改进空间,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共同努力,推动法治教育提质增效。

三、强化高校法治教育效果的几点思考

为了保证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效果,提高学生懂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各高校针对目前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使法治教育能够真正地发挥出育德育人的作用。

(一)要发挥好法治教育课堂主渠道作用

高校在法治教育课程设计方面,应按照大学生的特点合理地加大法治教育课程在整体课程中的比重。课堂教学要结合大学生自己的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内容,选取经典案例进行法治教育课程;组织学生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活动等,让学生将所学内容逐渐内化为自身的行动准则。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法治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有效方式,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有法治内容的课外活动、社会活动,让大学生作为志愿者亲自参与其中,从而增强学习法律的感性认识。

(三)学校营造浓厚的法治教育氛围

学校应坚持以重要节庆日、重大事件、重大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特色鲜明、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以法治宣传教育入手,结合学校的校纪校规,依法治校,构建出法治校园的整体框架。学校团委、学生会应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以法治教育为主题的演讲、辩论、讨论、专题论坛、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在各种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中耳濡目染的得到教育和启迪[8]。这种既能引起大学生兴趣又能将理论融入其中的校园法治文化活动,是培养和普遍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效的渠道。比如积极开展“五大工程”教育,将法治教育融入其中:一是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内容的筑梦工程教育;二是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立德工程教育;三是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法纪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平安工程教育;四是开展以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修身工程教育;五是开展以树立典型,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榜样引领工程教育。

(四)优化法治教育师资队伍

法治教育是一项既有政治性又有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的综合性教育,不仅教育要有目标明确的内容,而且必须要有受过专门培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教师队伍。高等学校的法律教师不仅要懂得学校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成长规律,而且更要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质[9]。建议不同的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组建高质量的法治教育师资队伍。

(五)改革法治教育课的教学内容

考虑大学生法律知识储备,培养学生守法意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将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贴近当今社会发展、贴近国情的鲜活案例充分运用到教学内容当中去,同时需要教师能够选择一种或者多种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课堂教学环节,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有机融合起来,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10]。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引入更多新颖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推荐一些比较好的教学视频,或者自己录制一些教学视频,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比如说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布置作业或实践任务加深法治教育理解。

(六)坚持“以学生为本”

法治教育要从学生享受教育权、学习、生活安全稳定等切身利益出发,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法治教育课程为抓手,着力创新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着力提高教师队伍水平,积极探索学生法治教育与学生管理、服务工作有效结合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使法治教育不断开创新局面。

(七)坚持以学生自律教育为主

成立学生自律委员会,充分发挥学生自治与自律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建立以学生干部为主的自律体系建设。加强学生干部管理,强化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使用,建立健全学生干部考核制度,全面提高学生干部素质。设立学生干部示范岗,充分发挥其在学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学生干部在法治教育课堂考勤及校纪校规检查等工作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对高校法治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强化高校法治教育有效性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期望有益于提高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有效性。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依法治国的推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要培养出能够适应法治社会需求的人才,就必须更加重视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工作,将这项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

猜你喜欢

法治法律大学生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大学生之歌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让法律做主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