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
2019-02-19钱军平
钱军平
(宣汉县农业执法大队,四川宣县 636150)
我国人口位居世界首位,对粮食的需求量也较大,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密切关系。水稻是我国传统农作物,其质量和产量关乎粮食安全,但是在水稻种植中,病虫害是危害产量的重要因素,病害包括白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病毒病、纹枯病、条纹叶枯病、稻曲病以及稻瘟病等,主要虫害包括:稻蓟马、叶蝉、稻象甲、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稻飞虱稻螟虫等。上述病虫害都会严重影响水稻种植质量和产量,以往的治理方式会对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不符合绿色农业发展需求,因此,采用以及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对构建生态农业具有积极意义。
1 物理绿色防控技术
1.1 无纺布技术
无纺布技术属于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控技术,其利用特殊材质的无纺布作为保温材料,可以完全取代农膜,在减少农膜对环境污染的同时,还能够解决应用农膜技术中出现的病害易发问题,减少种植户的工作量,精简种植生产步骤。当前,无纺布技术在我国已经较为成熟,其可以有效预防黑条矮缩病、叶枯病、灰飞虱等病虫害,提升水稻种植的品质和产量,是一种广泛推广的绿色防控技术,已经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获得应用。
1.2 防虫网技术
防虫网技术与以往的化学药剂相比较,其属于一种绿色高效的防控技术,可以有效阻隔稻纵卷叶螟、稻象甲、白背飞虱、灰飞虱、褐飞虱等虫害,通过田间试验可以证明,应用防虫网技术,可以在不使用化学药剂的基础上,有效预防各种虫害,阻隔率可达98.8%,同时,该项技术还可以有效阻断害虫传播病毒的途径,预防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等病害,提升水稻种植产量。
2 生物绿色防控技术
2.1 生物药剂
生物药剂具有无公害、低毒以及天然等优势,其属于一种长效可用的绿色防控技术,在防治水稻病虫害中,通过生物药剂不仅可以提升防治效果,还能够缓解环境污染问题、维护生态稳定,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生态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保证水稻种植的质量和产量。在我国水稻生产中,较为常用的生物药剂包括:申嗪霉素、井冈霉素、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印楝素、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藜芦碱等,其可以有效预防纹枯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以及水稻飞虱等病虫害。
2.2 种养共作
种养共作是将养殖和种植充分结合的农业生产技术,其可以节约生产资源、降低种植成本、实现绿色生产,当前在我国南方已经实现了广泛应用。在稻田中养殖河蟹或者鸡鸭,其可以将稻田中的螟虫、叶蝉、水草、底栖生物、绿萍以及杂草作为食物,同时通过河蟹和鸡鸭的活动,还可以起到松土的作用,进而促进水稻快速生长,排泄物还可以充当水稻肥料。通过相关调查统计显示,应用种养共作技术能够有效消除稻田中的杂草,提升水稻种植土壤中的养分以及有机物含量,在提升水稻种植品质和产量的同时,还可以节约种植资源,防止使用化学药剂对附近环境带来污染。
2.3 性诱控技术
该技术是当前一种先进的新型绿色防控技术,其以人工合成的方式,制作雌蛾性信息素,对求偶的雄蛾进行诱杀,通过阻碍雌雄蛾交配的方式,控制害虫数量,进而起到防控作用,是我国生态型农业提倡的重要防控技术,并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范围推广。当前,市面上主要销售的诱捕器分为湿式诱捕器和干式诱捕器两种,将性诱控技术与其他防治技术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田间害虫数量,提升水稻种植的品质和产量,对促进水稻种植行业绿色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4 诱虫植物技术
通过生物学和植物学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香根草可以有效预防水稻螟虫,在4到5月之间,在水稻周围合理种植香根草,可以对螟虫进行规模化消灭,进而降低其对水稻种植的危害,提升水稻种植产量。通常情况下,香根草种植面积为水稻面积的10%左右。
2.5 天敌防控技术
天敌防控技术是最为绿色环保的防控技术,其通过生物天敌对害虫进行诱杀,能够有效消灭水稻田间害虫,进而起到防控作用。首先,要保护寄生蜂、青蛙以及蜘蛛等害虫天敌;其次,释放赤眼蜂消灭水稻害虫。在生态农业理念的提倡下,赤眼蜂成为了行业研究的重要天敌生物,通过相关研究调查表明,松毛虫赤眼蜂可以有效消灭螟卵,减少水稻田间的螟虫数量,近些年,针对赤眼蜂的放蜂模式和放蜂装置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较大的研究突破,例如无人机放蜂模式、饲喂放蜂装置等,都已经在水稻种植中获得应用。
3 结语
在生态农业发展理念的提倡下,各种先进的绿色防控技术获得广泛以及深入的应用,并且取得良好应用效果,对促进水稻种植行业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