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水稻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2019-02-19沙云华黄海峰

新农民 2019年3期
关键词:分蘖秧苗稻田

沙云华,黄海峰,黄 勇

(上海市崇明区农业种源保护中心,上海 202177)

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应结合组合的熟期、抗性、米质、丰产性等标准。双季稻全生育期在120d以内;一季稻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品种。通常生育期稍长的组合营养积累时间长,需要保证有充足的水源有助于实现高产。

1 杂交水稻育种

水稻种植阶段需要做好育种工作,选择粒大饱满种子,清理种子中混合的草籽、杂物。随后,晾晒2~3d,有助于提升种子通透性与吸水性,加快种子新陈代谢。最后,浸泡催芽并消毒,选择1%浓度的生石灰水澄清液浸泡2d,起到消毒杀菌作用,保证水稻健康成长,降低与预防苗期病虫害。

2 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应结合水稻品种、习性特征、气候温度、耕作制度,每年3月种植,种植量约0.75~1kg。水稻产量与秧龄期有密切关系,若秧龄时间较长容易出现早穗现象,不利于水稻植株发育,通常秧龄期约一个月。早稻选择薄膜育秧展开育苗工作,保证秧苗健康。晚稻则草去露地疏播形式培育。播种过程中做好精细化管理,分厢定量稀播、匀播,种植后轻轻按压种子,细土盖种。但要注意盖面泥不可使用壮秧剂。同时,结合稻田状态确定播种量,保证基本苗数,若环境温度较差可增加种植量。

3 整地施肥

选择土层深厚,田面平整;保水性与透水性较好;保肥力与释放养分较高的田间。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2%,速效磷肥、钾肥、氮肥为百分之一到一百二十左右。稻田整体经过耙地、整地进行,松软土层,耕作层活化,提高保费保蓄水水平。提升土壤通透例,排除有毒物质。拌合基肥让泥肥融合,加还有机肥料腐烂;避免病虫害,保证田面平整科学排灌。

4 田间管理

第一,水稻生长时期应多施肥,有助于秧苗生长发育、分蘖。但也要做好肥料控制,避免无效分蘖从而提升水稻成穗率。在生长后期结合生长情况施肥,比如:适当增加磷肥、钾肥使用量,高复作基肥30kg/667m2。稻田整理过程中,在水稻生长到2叶1心时稻田使用10kg/667m2尿素作为分蘖肥。穗肥应结合秧苗生长情况应用,轻促轻保,防止贪青倒伏。分蘖肥作为水稻种植主要养分,施加5%尿素/667m2作为分蘖肥,水稻叶片变浓有助于早发分蘖,提升穗数。第二,新插秧的秧苗由于根茎容易受损,吸水性不高、抗逆性较差,而且水稻幼苗阶段应保证充足的水分,防止返青、萎蔫。同时,及时分蘖,在稻田位于浅水条件时准备分蘖。第三,中耕作为水稻生长重要环节,中耕有助于提升土壤温度及通透性,加速肥料分解与杂草消除,降低土层内有毒物质。第四,水稻生长,水是重要要素,稻田应保证充足的水分,避免变黄影响碎粒行车。因此,水稻种植后需及时加水,保证稻田湿润且无积水,有助于秧苗早发快发。水稻出苗后,灌跑马水,生长至3叶期后创建潜水层,促进分蘖发生。描述达到穗数80%后及时放水起搁,确保水稻质量,强根壮杆。结合稻田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灌水方法,一次灌水见干后及时进行二次灌水,保证土壤始终处于湿润状态,达到壮根、促根效果,增强水稻抗病与抗倒伏性。

5 病虫害防治

第一,稻瘟病与穗颈瘟。稻瘟病是水稻栽培主要病害,给农户带来严重损失。秧苗基部呈黑褐色,上端为黄褐色;潮湿条件下秧苗表层带有灰绿色霉层。穗颈瘟集中于穗颈端,呈褐色。穗颈发病早期为全白穗,晚期谷粒不充实,病穗颈部以下折断。防治方法:甲、乙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喷雾,或富士一号50ml/667m2,添加水60kg喷雾。水稻孕穗破口期无论土壤有无病害都有必要使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g加水60kg喷雾。抽穗后出现穗颈瘟使用100ml富士一号添加水60kg喷雾。第二,水稻纹枯病。病斑为灰白色,边缘呈暗褐色,不同病斑之间相互联合成云纹状大斑块。恶劣天气下,病部出现白色蛛丝桩菌丝体,逐渐生成白绒状菌块后形成褐色菌核。防治方法:农户清除菌源,及时清理杂草。药物防治:1%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0.5kg,或2%井冈霉素75g,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添加水75kg喷雾。此外,也可以使用草木灰20kg添加水100kg浸泡24h,过滤后喷雾。或者使用35kg草木灰直接喷洒。第三,稻飞虱。该种病害集中于白背心虱,后期褐飞虱为主。白背心虱在分蘖到拨节期,水稻叶变黄,分蘖减少,水稻成片枯死。褐飞虱集中于孕穗、成熟期病发,稻丛基部为黑褐色,发展至后期完全枯死。两种病害防治方法为:田间每百丛虫量达到50头即可用药,如:大功臣、扑虱灵等药物。

6 结语

因为杂交水稻不管在产量还是抗病性方面优势显著,水稻粮食产量高,在解决粮食问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全球化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方面,对维护社会粮食安全、世界和平具有战略作用。

猜你喜欢

分蘖秧苗稻田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稻田摸鱼记
“共享稻田”助力 收获多种“果实”
农民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稻草人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