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打造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路径研究
2019-02-19左华丽
左华丽
(广西贺州市矿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 贺州 542800)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内地与港澳台地区深化合作。广西从全方位开放格局考虑,提出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开放发展的新格局。2018年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在贺州调研时指出,贺州发展要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全力东融、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并赋予了贺州打造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历史新使命和新定位。
一、贺州打造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基础条件
(一)顶层规划设计取得重大进展
2019年,自治区通过了《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发展规划》和《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这标志着贺州打造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从前期的规划设计阶段真正转到踏踏实实的实施建设阶段。贺州东融顶层设计的突破为贺州今后的“东融”实践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能够有效指导贺州在“东融”过程中走好路、搭好台,发挥自身优势全力向东发展。
(二)平台、产业对接有新成效
作为广西“东大门”的贺州素有“三省通衢”美誉,为更好地“融入大湾区发展、接受大湾区辐射、承接大湾区产业、对接大湾区市场”,维系贺州与大湾区地缘相近、人文相亲、风俗相承的联系,主动搭建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多远平台,贺州成立了驻粤港澳大湾区经贸联络处、贺江新产业育成中心、东融产业投资集团。在产业发展方面,贺州积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为吸引大湾区实力强企、知名高校入驻,贺州加快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和基金设立,如成立贺州新经济新业态产业发展基金。
(三)“东融”氛围日益浓厚
贺州在打造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过程中,充分地认识到舆论的重要性,良好的“东融”氛围能间接地促进贺州“东融”发展。为了营造良好的“东融”氛围,贺州结合中央和地方的主流媒体精心打造贺州发展新形象、新面貌,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百名博士寿城行”、2018中国创新设计大会贺州峰会暨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产业合作创新发展论坛等活动,进一步营造出了日益浓厚的贺州“东融”新氛围。
二、贺州加速打造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瓶颈障碍
(一)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贺州拥有丰富的资源,但是工业不发达,缺乏高端的技术,对于产品的附加值和加工效益无法进行深度的挖掘,主要体现在缺乏大型企业和项目,无法形成带动效应,产业链延长深度远远不够,甚至支柱产业如碳酸钙产业仍然处于产业链的初端,仍以天然板材、重钙粉体、人造岗石等资源型初加工为主,结构相对单一,产业集聚程度低。
(二)政策衔接有待进一步完善
贺州在促进“东融”政策方面仍需要完善,一是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奖补等政策方面普遍存在着配套措施少、可操作性差等,对于新兴科技领域出现的新事物,政策制定前瞻性有待提高。二是受土地征收、用地指标等限制的影响,可供建设的存量土地不足,发展空间不足,导致企业或项目落地困难。三是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遭受不少体制机制的障碍。在“软性”平台方面,还需进一步地用好媒体杂志等宣传作用。
(三)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
贺州对“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思想观念尚未转变,仍然存在着以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观念,对于有污染企业的排查不够严格,对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导致一些地方生态问题突出,存在大气污染,群众举报投诉较多等问题。尚未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及相关问责制度。
(四)“东融”人才资源匮乏
打造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需要大量的人才资源。目前,贺州的高层次人才招引政策吸引力不足,大多数企业孵化器没有统一的建设基地和规划方案,在培养人才方面没有做到综合考虑。如人才就业后的培养阶段分配不合理,人才引进后缺乏后期培养,导致众多有经验、有能力的高学历技术骨干和高层次管理人才的不断流失。
三、贺州打造“东融”先行示范区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集聚,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贺州在打造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过程中,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坚持以支柱产业为支撑,构建与粤港澳大湾区对接的高端现代化产业,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外溢需求,深入对接大湾区市场,打造贺州特色产业树,加快培植工业树、农业树。工业上,做大碳酸钙产业,不断延伸碳酸钙产业链条,构建起“石材开采—板材和工艺品—重钙粉体—生态岗石—新材料(涂料、塑料母粒、新型建材等)—碳酸钙固废回收综合利用”的绿色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快建设高档钢铁产品生产基地,并加快推动高新产业的建设,如大数据、软件和生物制药产业的等产业。农业上,加强田园综合体建设,加快推动建设供港蔬菜基地、两岸青年农业创新园区等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点),成立生态有机农业基金,支持以奖代补政策扶持特色产业。服务业上,建设一批现代化服务业集中区,加快旅游示范区建设,做大做强“养生·养老”产业,全面推进医养融合发展。
(二)完善服务,以平台搭建促“东融”
贺州在打造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加快构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搭建“软硬件”平台,充分处理好“硬件”“软件”平台之间的协调。政府方面要继续完善“东融”政策措施,坚持依托园区作为对接大湾区产业,全力东融促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紧盯大企业、大项目,充分发挥驻大湾区经贸联络处、贺江新产业育成中心、东融产业投资集团等平台作用,为重大项目、名牌企业引进、转化、落地提供高效服务。另一方面,不忽视开放共享合作“软件”平台的建设,用好用活贺州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推动中国(贺州)石材·碳酸钙展览会、两岸青年农业论坛、“寿城讲堂”等宣传力度,切实营造良好的营商服务环境。
(三)强化协作,以项目合作促“东融”
贺州在打造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上,要始终坚持以“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将为贺州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好产业、扶贫、生态补偿等项目对接建设。重点推进贺州市生态市建设,建设贺州生态城市“上水-园林长寿城”,改善城市环境,借力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加强区域协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产业、文化、生态、人才振兴,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健康乡村”、“幸福乡村”、“法治乡村”、“平安乡村”等活动。全面落实粤桂扶贫协作,提升开放合作高度,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壮大、村基础设施完善,共同探索“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用好粤桂扶持基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使贫困人口直接获益。
(四)生态优先,以绿色发展促“东融”
贺州打造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必须坚持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坚持生态发展,以生态大发展促东融,走出一条“绿色崛起”之路。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机制,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严格排查有污染行为的企业,并监督其进行整改,建立健全在职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生态经济发展考核、生态环保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等制度,加快形成大环保工作格局。鼓励和支持粤港澳环保企业到贺州地区投资运营,助力建设粤港澳美丽“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