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政治领导力的内涵与基本功能
2019-02-19韩玮
韩 玮
(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一、引言
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所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回归到政治建设上,提高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那么怎样提升政治建设的质量、如何加强党的领导就成了关键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政治领导力”,并强调,“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1]党的十八大以来,之所以能够解决长期想解决而不能解决的问题,办成了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得益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贯彻落实,更是得益于党的强大的政治导向、政治定力和政治引领。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有利于夯实党的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解决迫切需要铲除的突出性问题和根源性问题,以此为着力点推进“四个全面”和“四个伟大”的建设。党的政治领导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深刻理解政治领导力的时代内涵才能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政治方向,锻造新时代党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核心和关键是理解好、把握好政治领导力的内涵及其构成。
二、政治领导力的内涵
学界不乏对领导力的研究,但政治领导力的提出则具有新时代的特色,如何加强党的领导、如何提高党政治建设的质量、如何增强党在各项社会事业中的政治领导地位就成为党的建设的关键问题,不少学者将目光焦聚到“政治领导力”这个新概念上。韩庆祥认为,“政治领导力具有‘引擎’作用,抓好了政治领导力,能取得到纲举目张、以简驭繁的效果。”[2]崔桂田认为,“政治领导力是衡量政党领导力的重要尺度,体现为政党的胜任力、执行力和影响力,显示着政党建设和政治能力运作的实际状态和效果。”王玉堂认为,“政治领导力=政治决策力(领)+政治执行力(导)。”[3]李锡炎认为“政治领导力就是坚定政治立场,把握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驾驭全局的领导能力。”[4]早些年的研究也颇具代表性。成中英认为,“政治领导力是一种涵盖了胜任力与执行力的领导权力。没有执行力作为‘关节(articulation)’的胜任力和没有胜任力作为源泉的执行力都是不存在的。”[5]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政治领导力是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所在,是提高党政治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突出性问题和根源性问题的需要。
本文认为,政治领导力是由胜任能力和执行能力两方面构成的,一方面是政治资格的认证,另一方面是政治效能的展示,体现了政治领导力内在与外源的有机统一。加强党的领导为基本的政治方向,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方向,以执行力作为力的大小,以胜任力作为力的作用点。基本方向决定了力的目的,执行力的效果决定了力的强度,能否胜任为执行提供恰适性。通过政治建设而彰显出来的非强制性的政治权威,植根于各级党组织所表现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话语权和公信力,进而扩大了对社会舆论的引领程度,使全党全社会自觉拥护和执行党的政治意志,夯实了党的执政地位和基础,增强了对一切工作的政治领导,全面提升党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程度。
三、政治领导力的基本功能
(一)培养政治认同,巩固和加强党的领导地位
政治领导是执政党对国家和社会领导的最高形式,能够起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作用,从而稳定对其他工作的领导地位。为了避免陷入“塔西佗陷阱”(Tacitus trap),政治领导力的建设是围绕着培育政治认同、提高公信力而展开的,那么塑造政党的积极形象,培育公众对执政党的信任与认同,成为政治领导力的本质要求。首先,“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就是加强党驾驭全局的领导能力,以坚定的政治理想为定力,以鲜明的政治立场为基石,以正确的政治意识为导向,全面提高党在各项工作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其次,提升政治领导力是巩固党领导一切工作的重心,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凝聚全党全社会思想共识,将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引领和带动党的各方面建设,推动大政方针的顺利进行。只有不断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党的政治建设有效、有序进行,才能确保我们党永葆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维护国内政治生活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再次,进一步提升政治领导力就是要增强角色意识,秉持权责一致原则,强化政治担当,明确党的宗旨和性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是党的政治底线,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鱼水之情,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认同感和呼声。将执政基础厚植于人民群众中,通过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夯实执政党的地位,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从内心深处认为党不仅是一个合格的政党,而是人民群众自己的政党。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会把自己作为政治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情感上、态度上和行为上表达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对于不符合政治体系规则的行为,能够予以坚决的抵抗和反对,真正的从心里拥护和支持当前的政治体系。
(二)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健全和完善党的制度建设
坚持明确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规则意识如利剑一般悬挂在头顶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惩戒措施,着力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严肃性、权威性和不可侵犯性,巩固和加强其成员的政治意识,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亨廷顿认为,保障政党稳健性的必要手段体现在政党制度化水准,以及政党及制度的自适性。[6]在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制度化成熟的政党形成了稳定团结的政党秩序和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能够通过对自身的调整,借助稳定和谐的政治生态环境,准确有效地对矛盾作出恰适性的变革,以适应政党稳定的发展。首先,提升政治领导力是完善党的制度建设的基础性保证,是要求党要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制度环境。党的制度化建设是党的组织行为常规化和稳定化的动态过程,是党员干部对党的行为规范的价值认同和政治认同的过程,其本质就是为了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内团结统一、重塑党组织的纪律性和约束力,净化党的政治生态。制定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将组织的行为准则明确化、规范化,所取得的良好成果制度化、常态化。随着对社会的影响程度的加深,执政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优良作风,将成为带动社会风尚的标杆,政治生态得到了全面净化,推动政治领导力的建设进程。其次,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要放到根本性、全局性、决定性和长期性的高度上,把党章党纪放在制度建设的第一位,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失底线、不踩红线。推动党的制度建设进程,层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管党的政治责任,增强全党的政治凝聚力,才能保证制度建设过程中具有稳定有力的领导核心。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坚持制度治党,走法治化建设之路,是实现执政能力科学化、现代化、时代化的必然选择,遵循政党发展的规律稳步地向前推进,执政党的建设和发展才会更加科学。
(三)推动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贯彻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
政治领导力是不借助暴力机关施压的一种社会影响力,通过对自身能力的建设,不断提高话语权和公信力,进而扩大了对社会舆论的引领程度,通过参政议政为手段,将自身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从而提升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程度,实质上增强了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政治执行能力是政治领导力的直观表现,是衡量执政党是否先进的要素之一,是路线方针落实程度的真实评估,实现有效的政治领导的综合体现。首先,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是贯彻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的根本保障,是要求全党要具备政治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和大局意识,要站在理论的制高点洞察全局,积极发挥各级党组织固有的政治功能和在执行过程中的引领性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路线方针,确保党的政治领导的实效性。其次,党的执行主体是各级党组织,其政治执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政治权威的认同感和执政地位的合法性。执行能力与路线方针的关系,就相当于“东风”对万事俱备的重要性,具有前瞻性的路线方针要以强有力的执行能力去完成,否则无论多么完备的路线方针也将束之高阁、无法落实。最后,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青春的关键,是进一步、全方位地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各级党组织要更加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方针。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路。
(四)助推执政能力的建设,建立多维度的指挥系统
党的执政能力是一种执政资格合法性的确认,执政能力的高低是能否胜任执政地位的基本表现,是治理能力由内到外的展示,是政治领导力的实际运行状况和综合体现。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对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具有指导意义,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素质直接代表的是党的形象,是人民群众对党的政治领导能力最直观的印象,是考验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变量。一方面,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必须要在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上下功夫、做功课,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力保障了党的领导地位,能够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供一个稳定的历练平台,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同时能够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党的组织,培育出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革命化的党组织,锻炼出打得硬、打得赢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另一方面,提升政治领导力就是要全面治理好、建设好组织的领导能力,建立起全方位、全覆盖、无死角的领导指挥系统。基层组织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线战斗堡垒,是与中枢系统保持一致的宣传窗口,是各层级、各系统、各区域保持思想同步、行动一致的重要关口。高效的组织需要凭借自身的组织构建,建立起稳定有效的的政治秩序体系。政治领导力的建设就是要进一步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其成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夯实和强化组织的领导能力,降低信息传达和执行过程的不对称。预设目标能否有效地贯彻执行,完全取决于各级组织是否发挥了作用,尤其处于末梢的基层组织。因此,要不断强化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整顿各级组织存在的宽松软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