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主题教育的主要变化及发展趋向
2019-02-19蔺代标
蔺代标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开展党内主题教育是推动思想建党的重要途径,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各个阶段的长期实践中摸索出的独特经验,并且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得以保留坚持下来。毛泽东强调:“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1](P.1094),在一定时期,党中央都会及时的通过在党内开展集中性教育活动的形式,加强对党员的思想理论武装,让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接受理想信念的洗礼,学习和重温党的理论和光辉奋斗历程,帮助广大党员及领导干部补足精神上“钙”,找寻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从而在党内起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作用。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党内主题教育的三个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党内存在的最显著问题,统筹谋划,精心布局,有节奏、有力度、有针对性地先后组织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它们在目标上侧重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由“改作风”,到“强思想”“增信仰”转变;从形式上由定期组织开展党内集中性主题教育转向党内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从党内主题教育的对象上看,由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为重点,转向抓住“关键少数”的同时,将党内主题教育的覆盖面延伸到全体党员、各层级的党组织和党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普通干部,实现了党内学习教育对象全覆盖。
(一)从目标上看:由“抓作风”向“强思想”“增信仰”转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是“为民、务实、清廉”,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旨在解决党员及其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主要是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权力观”“道德修养”方面的要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主要要求是学做结合、知行合一,带着问题认真学,形成习惯经常学,旨在将党内学习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并长期坚持下来,使党员及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强起来,在纪律上严格要求;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主要任务是学习新思想、担负新使命,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总要求是“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旨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让广大党员及领导干部时刻接受“初心”和“使命”的洗礼,深刻反思我们党为什么能够走到今天,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还处在“半山腰”,前路漫漫,坡陡路长,牢记“初心”和“使命”,守住共产党的理想之“根”、信念之“魂”,方能闯关隘夺、披荆斩棘。
其一,从目标上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党内主题教育活动,有着递进的逻辑关系,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改进党的作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从行为层面入手,它的切入点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和遏制“四风”问题,涵养好的“党风”“学风”“文风”,形成密切联系群众、踏实清白干事的优良作风。
其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主要是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如何对待权力、修身律己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则不仅仅明确了学习的内容和要求,还提出了依托党内政治生活开展党内教育,而且还注重将这种党内学习教育长期固定下来,不仅学习基本党的规章和理论,更突出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落脚点是培养“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即“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所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较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而言更加强调党员及领导干部思想上要强,重申“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重要性,它的要求更加全面具体,要求党员及领导干部学习党的理论既是为了转化到工作当中去,也是为了让他们拥有规矩意识,立足岗位展现担当作为。
其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持续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抓作风问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抓理论和思想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则,主抓党员及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开展党内教育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作风问题、思想问题溯其根源都是理想信念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P.1)因而理想信念是否坚如磐石,是否始终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决定着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和各级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也就决定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意义。
(二)从形式上看:由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的历次党内主题教育在形式上不断创新求变,体现了党内教育与时俱进的要求。其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2013 年6月开始,在全党范围内自上而下分两批组织开展,直至2014 年10 月结束,历时近一年半之久,所以党的十八大以后第一次全党范围内的党内主题教育,是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分批次的党内集中性教育活动,而且之所以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一次“活动”,也就意味着它是由党中央直接推动,集中在某一时间段组织开展,有着明确的起止日期。而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始,中央印发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提出:“要融入领导干部经常性学习教育,不分批次、不划阶段、不设环节,不是一次活动”[3](P.469),虽然“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但却是实现定期组织开展党内教育活动向经常性党内教育转变的一次有益尝试。
其二,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中初步提出领导干部要接受经常性学习教育基础上,2016 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要求:“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真正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这是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其它党内主题教育制度化、常态化的明确信号。表明了党内学习教育是一场“持久战”,必须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惟其如此才能让党内教育成为一种常态,使理论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名符其实的学习强国,理论大党。党中央决定从2019 年6 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既是为了落实党的十九大的决策部署,也是推进党内主题教育持续经常开展的生动实践。
其三,之所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主题教育形式由集中性转变为经常性教育,党内学习教育除了党中央组织、确定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外,学习教育的推动者、时间安排、学习内容等还可以根据各级党组织的实际工作和理论学习需要开展和确定,所以更加具有灵活性、突出经常性。经常性教育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含义:一是党中央会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和党的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确定学习教育的主题和内容,经常性组织开展不同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二是各级党组织除安排部署党中央确定的党内教育任务之外,各级党组织也可以组织开展其它方面党内学习教育,增强各级党组织的理论学习和教育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三是在已经开展的党内集中性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可以根据开展的效果,经常性的补好学习教育的课,在前面组织开展的党内教育中学习效果不理想、检视发现差距很大的,要回过头来反复学习、融会贯通。
(三)从对象上看:由“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
党的十八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四次党内集中性教育,其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都是分两个批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点对象都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面向范围是全体党员,“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主要针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则是面向全体党员,并没有明确重点对象。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指出要:“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所以这是党内教育在对象上的一个显著变化,从抓“关键少数”到兼顾大多数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教育的一个重大转变。
一方面,“关键少数”主要指的是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掌握着一定的职位权力,控制着一定的资源,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有不好,下必戒之”“上梁不正下梁歪”,所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作风、思想理论水平、理想信念怎么样,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党的面貌和形象的好坏,也就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基层的党员及干部的作风,进而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另一方面,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党员队伍建设是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党员领导干部都是从一般党员和基层党员干部成长起来的,所以党内学习教育既抓牢“关键少数”这个重点,又不忽视对全体党员的全过程、全方位教育培养,增强他们的党性观念和理论水平,只有加强全体党员教育,党员合格,党的组织才能坚强有力。因此,“关键少数”和普通党员同等重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主题教育的重复经验。
二、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发展趋向
从党的十八以来,我们党组织开展了四次党内集中学习教育,进行了继续实践探索,升华了对党内教育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预示着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然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党内学习教育将不断长期坚持,并呈现新动向。
(一)趋向一:新时代党内教育的形式将日趋多样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主题教育的形式更加多样化,这种形式主要表现在党内主题教育已经由一种集中性的“被动”学习教育,延伸为经常性“主动”学习教育,不仅有全党范围内的集中性党内教育,而且各级党组织自主开展的“学习班”“读书会”也日渐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党内学习教育的平台载体更加多样化,如开设党内主题教育的网站、网络远程教学、微信公众号阅读、学习强国app、注重现场教学等,既保留了传统党内教育的形式,也充分的尊重党员及领导干部的个性化需求和时间的灵活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党内教育的实效性。
(二)趋向二: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内容将更加系统化
内容的新颖性。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无论是通过党内组织生活:如“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还是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形式进行党内学习教育,都将党的最新指导思想和理论成果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
内容的系统性。新时代党内教育的内容除了学习新思想之外,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系统化,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都是为了帮助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更加系统化、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党内主题教育的内容除了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等方面,还包括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有的甚至将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军事、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纳入到党内教育的学习计划之中。
(三)趋向三:新时代党内教育的开展将日益常态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的党内教育更加固定化、常态化,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指出:“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4](P.50),充分表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基础性的党内主题教育要经常组织开展,同时也会根据党的建设需要组织开展其它主题鲜明的党内教育,例如2019 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 周年之际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也是承继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教育的优良传统。新时代党内教育的常态化还表现在各级党组织依托党内政治生活自主开展的党内教育将会更加普遍化、常态化,在党中央推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前,很多地方的党组织就掀起了学习热潮,这充分证明新时代的党内主题教育将更加常态化、长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