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奖补惠民生 美丽乡村初见效

2019-02-19范海瑜

山西财税 2019年12期
关键词:清徐县试点县太原市

□ 范海瑜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太原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目标的有效抓手。近年来,太原市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夯实基础,培育特色,分类推进,全市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发展态势良好,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创新机制,扎实有序推进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中央为破解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难题而出台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市里在继续深化、拓展和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确定阳曲县为太原市2015年美丽乡村建设省级试点县,获得省财政奖补资金1000万元。

自2016年开始,市里严格贯彻落实《山西省财政厅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竞争立项的实施意见》,结合全市实际,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压实工作责任,每年通过组织召开竞争立项评审会,择优选定组织保障充分、规划设计合理、资金整合落实、资金使用合规、工作基础较好且能保质保量完成建设项目的县(市、区)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2016年,择优选定阳曲县为太原市美丽乡村建设省级试点县,获得省财政奖补资金1000万元;2017年,择优选定清徐县为太原市美丽乡村建设省级试点县,获得省财政奖补资金1000万元;2018年,择优选定清徐县和娄烦县为太原市美丽乡村建设省级试点县,获得省财政奖补资金各1000万元。

2019年,市里按照“突出重点,择优支持;公开公平,竞争分配;规划引领、绩效优先”的基本原则,坚持县级申报、资料初审、实地考察、专家评审、现场打分、结果公示等工作程序,从严有序做好竞争立项工作。一是按照省财政厅美丽乡村建设竞争立项的有关要求,选调农业、经济、规划、城建、财政等方面熟悉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5位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二是召开专家评审预备会,认真学习省财政厅美丽乡村建设相关文件,查阅迎泽区、尖草坪区、古交市、清徐县4个申报县(市、区)的项目资料;三是组织专家赴古交市、尖草坪区、清徐县、迎泽区进行实地考察,专家通过认真负责地听汇报、查验资料,基本上掌握了申报县(市、区)的项目准备情况;四是组织召开竞争立项评审会。在局机关纪委全程监督下,通过“现场陈述、质询解答、现场打分、专家评定”等环节,最终择优选定迎泽区和清徐县为太原市2019年度美丽乡村建设省级试点县,获得中央和省财政奖补资金各1000万元。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通过竞争立项择优选定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激发了县(市、区)扎扎实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解决了美丽乡村试点项目“谁来干”这个根本问题,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构建了县(区)、乡(镇)、村三级联动组织管理体系,负责项目的统筹协调、推进落实。目前,全市初步建立了市级统筹组织、县级全面负责、乡镇组织实施、试点村具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重点培育,项目初见成效

太原市已连续五年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扶持阳曲县18个村、清徐县10个村、娄烦县5个村、迎泽区3个村,实现了“重点培育,以点带面”的目标,示范带动作用明显。2015年-2019年,争取中央和省财政补助资金700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32429.9万元,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阳曲县位于省城太原北大门,辖4镇6乡124个行政村,总人口15万人,县域面积2070平方公里。2015年和2016年,阳曲县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投资13416万元,其中:省财政奖补资金2000万元、村民筹资筹劳57万元、集体投入839万元、整合资金投入328万元、引导社会资金10192万元。目前,阳曲县2015年-2016年18个试点村的项目已经全部完工,全县美丽乡村建设迈出坚实的一步,水果之乡南留南、瓜果飘香录古咀、万亩花海马驼村、生态休闲六固村、红色基地店子底、知青故里西郭湫等美丽乡村基本成型。

(二)清徐县素有“醋都葡乡”的美誉,地处太原南端,县域面积6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68万亩;常住人口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万人,辖4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2017年-2019年三年来,清徐县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投资20725.3万元,其中:中央和省财政奖补资金3000万元、县财政配套150万元、村民筹资筹劳676.2万元(包括煤改气村民自筹586.3万元)、村集体投入2496.5万元、整合资金投入5865.7万元、社会捐赠25万元、引导社会资金8511.9万元。目前,清徐县2017年-2018年5个试点村项目已经全部完工,一个试点村因选址有变正在施工,预计今年年底完工;2019年5个试点村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清徐县结合村庄原有基础,实行重点突破,打造美丽乡村新亮点,建立健全环境保洁长效机制,使农村生态环境、居住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为加快建设新型城镇和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奠定了基础。

(三)娄烦县地处太原市西北部,是集山区、老区、库区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县域面积1289平方公里,辖3镇5乡6个社区,142个行政村,总人口1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6万人。娄烦县美丽乡村建设财政奖补资金由县政府统筹整合并纳入PPP项目进行管理,专门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管理办公室。目前,3个试点村项目基本完工,2个试点村项目正在施工,预计今年年底完工。项目完工后,试点村内污水不再乱排乱倒,垃圾积存、乱扔乱放现象大幅减少,破损路面得到了修补,村民娱乐活动增加,村容村貌得到了较大改善。

(四)迎泽区地处太原市市区中部,因境内曾有明朝洪武九年扩建太原城后的西南门——迎泽门而得名,辖区总面积1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5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4.72万人,下辖6个街道办事处和郝庄镇,86个城市社区、12个城中村、16个新农村。迎泽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涉及郝庄镇3个村,项目总投资5288.6万元。其中:省财政补助资金1000万元,区财政配套75万元,整合各类财政资金3173.6万元、社会资本投入1000万元,村民筹资筹劳40万元。目前,3个试点村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项目建设招投标程序正在进行。

随着阳曲县、清徐县、娄烦县26个试点村的村庄道路建设、环境卫生建设、村庄绿化建设、美化亮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完工,各试点村的基础设施、村庄面貌、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品质得到很大改善,村级公益事业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为各试点村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物质保障和便利条件,乡村治理、乡风建设也再上新台阶。

2019年6月,山西省财政厅对2016年-2017年美丽乡村试点县建设任务的完成情况及11个市的组织领导、资金保障、竞争立项、督导检查、任务落实等进行了考核,太原市取得了全省排名第三的较好成绩。

三、提档升级,共建美丽乡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美丽乡村建设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推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提档升级的总体思路是: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以“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村风民俗淳朴、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坚持把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作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落脚点,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上狠下功夫,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继续做好牵头负责工作,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狠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机制;精准把握中央和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各项要求,严格工作程序,狠抓工作落实,加大对项目建设的督导力度,确保项目如期完成;充分调动各县(市、区)强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积极性,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示范带动整体推进、政策激励的基本原则,更好地发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在促进我市农村经济、产业发展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增强获得感与幸福感;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暂行办法〉的通知》和《山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有关要求,管好用好扶持资金,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有效,防止贪污、挪用、截留和虚报项目套取扶持资金;强化绩效评价和扶持资金项目的监督检查,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对资金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对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要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猜你喜欢

清徐县试点县太原市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种植绿芦笋,把好品种育苗关——访山西农科110专家、太原市清徐县芦笋协会会长丁茂发
清徐县成功创建2020年度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32个“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公布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实施制约及推广
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
放开农村二孩生育的经验与前瞻
河南省出台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督查暂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