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家庄:以试点为契机 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2019-02-19王增军王丽新吴朝建

城乡建设 2019年19期
关键词:石家庄市城镇化改革

■ 王增军 王丽新 吴朝建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12月,石家庄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这一试点是在石家庄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相对较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以此为契机,石家庄市重点围绕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为新型城镇化迈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8年石家庄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16%,比试点前的2013年54.96%提高了8.2个百分点。《关于石家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研报告》列为全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典型案例之一,被国家发改委推广交流,并编入2016年《河北省城镇化发展报告》和2017年《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不断加快

一是户籍制度改革全面落地。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进一步释放户籍改革红利。2019年3月,发布了《石家庄市公安局全面放开我市城镇落户限制的实施意见》,全面取消在城区、城镇落户的“稳定住所、稳定就业”基本迁入条件限制,实行以群众申请为主,不附加任何条件,按户口迁入途径分类登记备案的“零门槛”准入政策,形成公民在城区、城镇落户的“有意就迁入,户口随人走”自由流动新格局。全面下放户口迁入城区、城镇审批权限,实现城区、城镇户口准迁迁入业务办理的“一门办、即时办”。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新一轮户籍改革启动前的2013年41.47%提升至2018年的46.16%,提高了4.69个百分点。

二是居住证制度全面覆盖。仅2018年至2019年5月,共新制发(签注)居住证52万余个。以居住证为载体,加快义务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覆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率达到90%左右,每年培训农民工6万人以上。

二、城市功能和宜居性稳步提升

一是城市产业升级新支点不断增长。制定《石家庄市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2019-2035)》,大力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不断优化“一核、一环、一山、一水、一特色”空间布局,不断打造新兴产业链。截止2018年底,石家庄市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6家。其中,石炼化、石药、诚信公司等重点企业对全市经济形成明显支撑。

二是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逐步改善。大力开展道路清扫保洁提质、市容市貌整治提标、夜景亮化完善提升行动,实施老旧管网改造行动、强化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城区免费WiFi建设实现全覆盖,数字城管覆盖“八区一县”。

三是市政设施水平不断提高。建成11个公共停车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508个。中华大街南延等13条“断头路”彻底打通,启动30平方公里重点区域海绵城市建设,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超过44.81公里,地铁1号线全线运行。

四是居住水平大幅改善。从2014至2018年城镇棚户区改造5年累计开工10.68万套,通过城中村改造推动了众多农民就地转为市民。

三、以省会中心城市为主体的城镇化格局持续完善

一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逐渐增强。完成行政区划调整,撤县设市,分别设立藁城区、鹿泉区和栾城区,辖区面积由468平方公里扩展到2206平方公里,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了新三区、正定县与省会中心城区的同城化步伐。同时,重点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建设现代服务业体系和区域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打造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龙头带动区和城乡现代化建设标志区。

二是县城承载力不断提高。自2016年实施县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以来,实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重大工程项目1351个,完成投资787.3亿元,成功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靓丽多彩、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美丽县城。县城建设整体水平从2016年的河北省第10名,提升到2018年的第4名。

三是特色小镇建设在规范中有序推进。栾城区航空小镇、灵寿县漫山花溪小镇等9个入选2018年河北省级特色小镇,目前累计已完成投资约90亿元,预计建成后可解决就业人口6万多人。共有10个入选市级首批特色小镇,计划总投资502.7亿元。目前,部分启动早、基础好、进度快的小镇,如鹿泉区君乐宝乳业小镇,聚集产业、吸纳人口的功能开始显现,入驻企业和就业人口正逐步增加。

四、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迈出新步伐

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深入。仅2019年上半年,吸纳京津科技成果127项,合同成交额1.51亿元,重点支持16项与京津开展科技合作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经费580万元。举办石家庄(北京)“4+4”现代产业经贸洽谈会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题对接会等主题活动,加强与京津有关部门、高校的对接沟通。2019年上半年,全市签约京津项目225项,总投资922.72亿元。

二是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定片区改革正式起航。正定片区将重点发展临空产业、生物医药、国际物流、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建设航空产业开放发展集聚区、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创新引领区、综合物流枢纽,将与其他三个片区形成产业互补,有利于形成协同推进、要素联动的开放创新机制。目前,已签约了6个高端高新项目。

三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有了新进展。成立石家庄市智慧产业有限公司,建设石家庄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项目,应用了虚拟化云平台、数据共享交换等相关系统,实现了对城市全方位、多层次、跨领域、多角度的分析与判断;启动全市节能减排监控管理平台建设,通过对200多家重点企业在线监控,将能耗排放指标数据从静态统计转变为动态实时分析;启动“智慧石家庄”手机智能门户、智慧医疗健康服务云平台、智慧政务等智慧城市应用模块建设。

五、石家庄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目前,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石家庄市在面对没现成的经验可汲取,没有成型的模式可复制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省会城市这一最大优势,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破解了一些体制机制制约的坚冰,趟出了具有石家庄特色的城镇化新路子。这就启示我们,改革是一种探索,是一种尝试,既不能墨守成规,更不能畏葸不前,只有敢啃别人不敢啃的硬骨头,敢走别人没走过的荆棘路,才能开辟新天地、开创新局面。

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是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根本指向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转移人口对城市生活的美好向往。试点中,石家庄市始终围绕进城农民最关心的问题,稳步推进了义务教育、就业服务、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这就启示我们,对于石家庄市这样的中等城市,农民工落户的难度并不大,只有让他们能够与城里人享受同等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现代化建设成果,才能真正让他们实现在城市“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扎下根”。

三是必须坚持重点突破。城镇化涉及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正所谓“城镇化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试点中,石家庄市没有搞四面突击、遍地开花,而是立足实际,紧紧围绕改革户籍制度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搞探索、抓改革,最终形成了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这就启示我们,抓改革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牵住牛鼻子。只有运用改革的思维、改革的办法来破解难题,才能打造出城镇化新模式。

四是必须坚持顺势而为。对石家庄市来讲,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雄安新区的设立是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试点中,石家庄市紧紧抓住这些重大机遇期,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加快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促进区域内要素有序流动,与京津及周边城市实现协同共赢。这就启示我们,好风凭借力。在机遇面前,必须善于借大势,强化错位融合发展,积极融入,主动作为,在高标准落实协同发展项目建设中不断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五是必须坚持融合发展。县城和重点镇是城镇体系的薄弱环节,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潜力所在,也是促进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平台。试点中,石家庄市一手抓省会中心城市的城镇化,一手抓县城和重点镇的城镇化,加快了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的步伐。这就启示我们,抓新型城镇化,不能一味地强调大城市的吸纳农村转移人口的能力,还要统筹培育形成中小城市和发展小城镇,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真正让农民有选择地找到宜居宜业的生存之地。

猜你喜欢

石家庄市城镇化改革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贾庄村
石家庄市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石家庄市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家乡的城镇化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