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枣庄:稳步推进 多点开花

2019-02-19通讯员仲鹏周婷桥

山东国资 2019年9期
关键词:枣庄枣庄市国资

□ 通讯员 仲鹏 周婷桥

两年来,枣庄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国企十条》,积极深入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成效显著。

从市级层面看,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工作于2018年2月底提前完成;推进市管企业优化重组,新组建了交通发展、水利发展、粮油发展、公交运输、国银安防、国翔投资、国众投资七大产业集团;启动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组建试点,推动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在市级国企改革多项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同时,区级国企改革发展也是齐头并进,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新局面。

主要工作

协同推进,区(市)集中统一监管实现新突破。枣庄市国资委抢抓政策契机,拟定了枣庄市贯彻落实《国企十条》34条整改方案,经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将区(市)统一监管列入2018年度市级重点改革任务,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印发。建立了每月调度、定期通报、年终考核的综合督导机制。各区(市)召开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集中统一监管工作会议,出台了《统一监管工作方案》及配套文件,稳步实施资产移交划转,96户区(市)属国有企业纳入集中统一监管,涉及资产1420亿元,区(市)集中统一监管工作基本完成。

统筹谋划,产业集团组建呈现新格局。枣庄市国资委借助市级国企改革发展的经验做法,在指导各区(市)推进集中统一监管工作中,同步筹划企业重组整合,组建产业集团。目前,滕州市已完成城市国资、旅游发展等6家产业集团组建,拟组建交通发展、水利发展2家产业集团;高新区整合重组区属国有企业,组建了平野阔投资集团;市中区在先期组建中泰煤业集团等3家产业集团基础上,新组建了中汇建设公司,筹备组建水务、粮油集团;峄城区组建了丰源集团等3家产业集团,正组建建筑集团和公益类企业集团;台儿庄区完成了国资公司组建,正在组建粮食集团;山亭区着手组建6家产业集团。

健全机制,国资监管水平跃上新高度。针对各区(市)国资监管机构均为区(市)财政局二级单位的实际,为破解国资监管机构建设瓶颈,枣庄市国资委多次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与市委组织部、市委深改办等部门沟通,主动与各区(市)党委政府协调,借助机构改革契机,各区(市)国资监管机构组建取得重大突破。其中,滕州、薛城、市中为正科级区(市)政府组成部门,峄城、山亭等4区为正科级区直事业单位,为国企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各区(市)国资监管机构着力加强国资监管规范化、制度化工作:滕州市国资局面向全国公开招聘职业经理人,10名学历高、专业精的职业经理人已上岗履职;枣庄高新区于2018年率先出台了国有企业领导人薪酬管理办法;枣庄高新区等区(市)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引导国有资本向新能源、信息、环保等优质产业聚集,支持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多措并举,国企转型发展焕发新活力。实施集中统一监管,组建国资监管机构,有效激发了各区(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活力。其中,滕州市城市国资公司由财政局移交国资局管理后,明确投资融资、产业培育和资本运作等职能,充分发挥投资引导和结构调整作用。台儿庄区积极推进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整体上市工作,制定了3~5年冲击主板计划,有力地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红色历史文化传承。

几点体会

领导重视是推动国企改革发展的动力之源。枣庄市委、市政府把区(市)集中统一监管列为2018年全市改革重点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先后责成市委督查室、市委深改办、市国资委对区(市)集中统一监管明察暗访、督导调度、强力推动;在机构改革过程中,组织、编制部门对各区(市)国资监管机构组建高看一眼、厚爱一层,为国企改革工作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

健全完善机制体系是推动国企改革发展的根本保障。枣庄市国资委出台了《中介机构管理办法》《以管资本为主进一步推进职能转变实施方案》,编印了《统一监管工作手册》《产权改革文件汇编》,梳理了公司改制、整合重组、混改等涉及工商、税务、审批的有关政策,形成了一套可操作、可复制的工作体系,构建了运作规范、推进有序的工作机制。

宣传发动是推动国企改革发展的关键手段。借助权威媒体,加大国企改革宣传。《枣庄日报》先后两次在头版对全市集中统一监管和国企改革工作进行专题报道,《大众日报》《山东国资》也多次就我市深化国企改革、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工作进行专题报道和推介,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了社会各界关注国企改革、参与国企改革、支持国企改革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打算

以深入推进产业集团组建为立足点,继续实施战略性重组。围绕“优化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思路,进一步优化资源和要素配置,加大优化重组力度,提升产业集团规模效益和竞争优势。适时推动市区两级的建材、水务、粮油等国有企业优化重组,由目前市区两级各自的横向整合变为两级纵横重组,构建内部资源优化、外部协同发展的全市产业一盘棋发展大格局。

以推动监管职能转变为突破点,继续全面提升国资监管水平。通过进一步细化权力清单和授权事项,真正实现以管资本为主的职能转变;通过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加强产权登记等基础管理,逐步实现由事中审核向事前服务指导、事后监督检查转变;开展“人才建设提升年”建设,加强国有企业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支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有担当、善作为的企业家队伍。

以强化“双招双引”为着力点,继续提升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和“双招双引”战略部署,强化市区两级联动,实施“转型发展突破年”建设。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积极推进市区两级国有企业与央企、省企及优秀民企对接,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对接,通过引资引智,破解资金、人才和技术等瓶颈,实现国企转型发展新突破。

猜你喜欢

枣庄枣庄市国资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山东枣庄:大白鹅“叫开”致富门
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超218万亿元
山东枣庄市核果类果树研究所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小学作品展
意料之外
“动人”又“动产” 山西国资改革按下快进键
新型城镇化推进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
枣庄探索公共卫生医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