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大师论著中蕴含的管理思想探析
2019-02-19傅利平
傅利平 华 珍 何 峰
(①②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天津 300072 ③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西宁 810008)
引言
藏族传统哲学思想经历了原始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信仰、苯教、藏传佛教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其中,藏传佛教思辨哲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藏族传统哲学思想中蕴含着很多朴素、实用的管理智慧和方法。“藏族传统宗教文化思想为佛教在藏区的传播、发展,为藏民族接受、消化佛教思想铺垫了基础,提供了导向。”[1]可见,藏传佛教哲学思想是佛教在我国藏区本土化的结果。以宗喀巴大师管理思想研究为切入点,可以点概面地认识和了解藏族传统哲学思想中的管理智慧。宗喀巴哲学思想以体系化、理性化著称。考察宗喀巴大师的著述和管理的实践活动,发现其中蕴含着一些管理思想,因其集合藏族本土文化和佛教文化而独具特色。文章以宗喀巴大师著作为主,研究藏族传统哲学思想中的管理智慧,一方面着眼于引导宗教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从现代管理理论的角度探讨和分析宗喀巴大师著述中的管理思想。
在我国藏区,藏传佛教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宁玛、噶当、噶举、萨迦、觉囊、格鲁六大教派中,格鲁派创建时间最晚,但是其组织和社会影响力却非常大。以青海、甘肃两省为例,自1979年之后,青海地区藏传佛教寺院总计627座,其中格鲁派寺院占55%;甘肃省藏传佛教寺院总计89座,其中格鲁派寺院占比88%。[2]格鲁派以修法清净和戒律严明著称于世,其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一生讲学、著书、建寺,成为藏族传统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探究和讨论宗喀巴大师的著述和寺院组织管理实践中所蕴含的独特的管理思想,不仅能拓展和丰富管理学的本土理论,而且有利于佛教与和谐社会相适应地发展,发挥其在现实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中共十六大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清晰的部署,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018年4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保障宗教自由的政策和实践》白皮书,提出要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这里对宗教的积极作用作了肯定和鼓励。长期以来,众多佛教界人士在弘扬教义的同时,也在积极倡导宗教与社会相适应的研究和尝试。汉传佛教太虚大师提出的“人生佛教”理念[3],印顺大师[4]、星云大师[5]等提倡的“人间佛教”等理念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些研究成果都以佛教与现实生活、佛教教义与当下社会价值观相协调内容为主。近年来,佛教界人士在佛教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适应的问题上达成了广泛的共识,相关研究成果颇多。佛教虽然具有超越世俗的宗教追求,但是其实现的价值、遵循的精神等却一一体现于现实社会之中。我们考察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发现佛教的产生乃至发展都从未离开过现实社会。藏传佛教萨迦派爱国高僧贡嘎坚参说,世间一切事业与佛法并无违背。[6]又说,修行佛法亦可帮助圆满一切世间事。[7]格鲁派宗喀巴大师提出,佛法修行的最高境界证悟空性与世间事不相违背。不要因为修习佛法而试图违反世间一切。[8]可见,佛教并非脱离现实而存在,且须与所处的社会相适应才能立足。
一、宗喀巴大师管理思想的提出
佛教从出现至今,具备了稳定的宗教组织和管理制度。佛教组织的管理实践中贯穿着以佛教思想为核心的管理思维逻辑。这种管理思维和管理实践不仅保证了佛教组织的内部稳定,而且保证了它与社会的融合与协调。佛教组织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总结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佛教哲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虽然没有以管理学的理论角度提出,但是在佛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保障了组织的有效运转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国家全体人民都能够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占主体地位的非对抗性矛盾一般不采取对抗和冲突的形式,能够达到矛盾各方互相促进,良性运行,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社会。”[9]管理学是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的一门学科,佛教管理思想在管理学领域的重新解读,不仅是管理学理论丰富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佛教自身在新时期发展和弘扬的需要。
“佛教管理学在各种关系的协调上更注重于平等与和谐,它把一切存在物提升到与人同等的地位,从而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平衡协调发展。”[10]宗喀巴大师的管理思想关注人的思想和精神领域。在管理实践中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强调的是对人自觉性的唤醒,而不是来自外部的控制。宗喀巴大师管理思想在寺院和僧人管理实践中践行了六百余年。虽然历史上曾经遇到挫折和改革,但是从整体来看,维持了组织有效的运转和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趋势。本文着重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分析宗喀巴大师管理思想所提供的经验和智慧在管理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理论依据和具体内涵,这也是值得其他宗教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管理实践中借鉴的地方。将宗喀巴大师的管理智慧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加以科学的阐释,是佛学研究与管理学研究的融合,也是藏族传统哲学思想与和谐社会崭新契合点的发现与尝试。
(一)理论背景
近年来,不断出现一些研究佛教管理智慧的学术成果。该领域的研究不仅给佛教管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提供了可能性,而且给佛教与现实社会相适应性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视角。科学、技术和管理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推动力。管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领域的发展程度。管理学自出现以来就是为提高社会生产力而服务的,它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学科。管理的思想和理论都要与管理的实践相结合,它对社会的发展和各种组织的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管理学在我国还处于新兴和起步阶段,在理论和实践的拓展中都需要本土管理思想和理念的参与、构建。传统管理思想中,儒家多关注治国之学,佛家则关注治人、治心之学。前者视角较宏观,后者视角更微观和具体化。我国现代管理思想研究,主要以引入西方管理理论与方法为主,然而西方管理思想应用于中国本土管理实践中时会发生失效现象。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管理思想形成的基础不同,因而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性也不同。我国管理思想出现时间很早,但是作为一门学科的专门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我国现代管理中继承本土传统的管理思想,可以获得更多原创性成果,更容易应用于本土现代管理实践当中。
我国藏族地区的文化背景以藏族传统哲学思想为主,而传统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对藏族传统哲学思想中所蕴含的管理思想进行研究,可以为管理学界和各类社会组织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和方法,也可以为藏区社会治理和管理现代化提供基础条件和前提保障。任何社会组织都是以个体人为基本单位,个体人的自我管理是组织管理的重要内容。现代西方管理理论也开始注重自我管理,认为“唯有先能的自我管理,才能真正做到‘自我期许’,迈向自我潜能的自我实现。”[11]宗喀巴大师的管理思想正是体现在个体的自我管理上,它强调自律和克制,以达到去除私欲的目的。这与我国儒家、道家等传统管理思想中的“善治”“仁治”“无为而治”思想强调心灵感化、以身施教、道德感召等自我管理为主的管理途径有相同之处。通过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对比宗喀巴大师的著述,可以全面、客观地认识宗喀巴大师的思想,揭示宗喀巴大师的管理智慧,发现其在和谐社会环境和藏区社会管理实践中的普适性和借鉴价值。
(二)社会背景
宗喀巴大师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是藏族传统哲学史上的一个代表性人物。他的思想既体现出佛教证悟空性的出世精神,又实践了普度众生的入世态度。其思想吸收了藏传佛教各教派的思想精髓,同时也成为了塑造藏民族生活习惯和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宗喀巴大师的管理思想是以佛教理论为依据,结合藏区社会本土文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其中包含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智慧在格鲁派寺院组织建设和僧人管理实践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宗喀巴大师创建格鲁派时,正处于西藏佛教诸教派戒律松懈、组织涣散、学习风气不正,社会影响恶劣的时期。宗喀巴大师著书立说,整顿戒律,以建立甘丹寺为起点,创建了格鲁派。格鲁派遵循严格的戒律,建立严密的经院管理制度,逐渐成为了西藏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派,其他教派的寺院和僧人也有不少陆续改宗并入格鲁派。例如,贾曹杰和克珠杰两位大师都是由萨迦派改宗为格鲁派,后来他们分别成为宗喀巴大师的第一大弟子和第二大弟子,完全传承了宗喀巴大师的法脉,而且于宗喀巴大师之后先后担任了甘丹寺第二、三任赤巴。其他教派的融入,使格鲁派组织势力进一步扩大。格鲁派寺院以由主寺产生属寺、属寺再发展属寺的传承形式不断扩张数量。各寺院以教育为核心,建立起了严格的寺院管理制度。按照学习内容分设不同学院。各学院设立考试制度,授予学位。规定了扎仓、康村、米村等小单位。寺内均设有堪布、协敖、翁泽、格贵等不同等级的管理人员。另外,还有一些僧职,都有固定的职责和任期。
自15世纪至16世纪,格鲁派从西藏地区向我国青海、甘肃、内蒙、四川、云南等地区以及周边部分国家传播开来。格鲁派组织顶层与明朝中央政府及周边地方政权都开始建立密切联系,形成了稳固的组织力量和寺院管辖范围。在明末清初,格鲁派成为了藏传佛教各大教派中政教势力最强的教派。随着格鲁派达赖喇嘛活佛转世系统被清朝中央封为西藏的宗教领袖、格鲁派获得蒙古政治势力的支持,格鲁派组织核心与西藏地方政府形成了紧密的联合体。西藏社会从此走向了以格鲁派为主导的政教合一的历史进程。格鲁派组织在清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扶持下不断发展壮大,其组织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宗喀巴大师确立了西藏宗派组织的主导模式,他实施多种有效举措使寺院组织完成了重建和完善,使整个藏传佛教在组织和管理上都走向规范化,形成了完整的管理体系。六百余年中,西藏社会由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在党和国家各项宗教政策的指导下,藏传佛教的积极社会作用不断体现,宗喀巴管理思想在新时期的内涵和意义也有了新的阐释。
二、宗喀巴大师管理思想的内涵
管理学研究的是如何通过合理的方法、遵循科学的规律来实现人、财、物的组织和配置,人的管理是重点,主要指来自外部对人的管理和控制。宗喀巴大师管理思想中强调以人为本,与一般管理学中对人的外部介入式控制相比较,更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一般的管理学理论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通常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管理者通过一些具有强制性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被管理者的行动。与此不同,宗喀巴大师管理思想强调人的道德和精神修养的提高,是一种从内而外、自觉自发的管理理念。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通过实现对自己道德的修炼、行为的控制以及内心的调和,来影响和激励他人的行为。其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同时、平等地参与管理,从而创造出和谐的组织环境。宗喀巴大师主张佛教修行重在个体,以戒、定、慧作为保障,以经、律、论作为内容,先显后密、显密结合地进行。他制定了一套适合普通人的,从入门到证果的循序渐进、逐级上升的学习次第。梳理和总结宗喀巴大师的相关著述,考察其在历史上的管理实践,发现宗喀巴大师的管理思想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主线。他将宇宙构成、生命缘起的理论构架与个体生死、道德修养的具体关照相结合,构成了一套具有很强指导性和实践性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一)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价值观主张以人为本,人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主体。无论是和谐社会还是现代管理思想,人都是其核心和关键要素。离开了人去讨论社会是没有意义的。一方面,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内部诸种基本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要素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或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12]可见,在和谐社会的研究和构建中,以人作为主要视角和主题内容是重中之重。社会和谐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首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个体的人不仅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而且也是管理的基本分析单位。个体素质、能力得到了提高,管理的水平和组织的效率才能得以提高。在提高个人能力素质的层面上来说,宗喀巴大师管理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而非以佛祖为本、以菩萨为本;人与佛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自身与内心之间的关系。宗喀巴大师对人的主观能动性作出积极的肯定,提倡证果之道主要依靠个人的努力和精进。他根据个体人的能力和实践,提出了“三士道”的学习次第,并且关注个体在组织中对自身能力与健康问题的全面关照。
1.“三士道”的修习次第
宗喀巴大师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具体体现在组织中个人自觉能力的提高上。他认为,人是核心,也是关键。若想实现组织和个人利益、一切有情众生的宗教愿景,达到自身实现圆满证果的目标,都离不开个人的努力、精进、奋斗。他援引《宝云经》说:“一切如来,唯有经过修持成就如来,并非同时已经现证佛果(佛果是修持辗转而来的),所以,我们应当力所能及地为了寻觅证悟无上正等正觉菩提之果,要行持一切一切有情共同的精进,以及对一切众生的普缘精进,应当如是如是(这样这样)勤奋觅修。”[13]宗喀巴大师管理智慧的起点在人,归宿也在人,实现管理的渠道和方法就是主体人的自我管理。他根据普通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两方面的指引。宗喀巴大师著《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两部重要著作,其中建构了个人在学习佛法中的“三士道”修证体系。该体系包括学习的内容、方法和目标。这一套体系对历史上的格鲁派组织以及其他教派都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提出该理论体系时,西藏社会的藏传佛教寺院组织分散,戒律松懈,组织内部充斥着轻视经典、追求享乐的风气,寺院和僧人的管理问题面临着重大的危机。宗喀巴大师从整体上提高了僧人素质,清净了戒律。建立起组织有序和纪律严格的宗教组织,在广大信众中树立起威信,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维护了佛教组织的社会地位。宗喀巴大师适时提出严格学习经、律、论三藏,修证不离戒、定、慧三学的原则,在学习方法上提供了闻、思、修三种渠道。学习的境界分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逐级上升的层次。
宗喀巴大师认为,人因受到无明的影响以及贪嗔痴三毒的渗透,致使滋生出各种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欲求。这些欲求变化无常、无处不在,使人产生执念和烦恼,身心俱疲。但是,此类状态完全可以通过针对性的佛法修持,分别诊治、逐一去除。宗喀巴大师对人性本质的阐述具体和生活化,深入分析了人性弱点的根源、发展和结果。三士道的修习次第就是宗喀巴大师对照上述人性的弱点,对症提出的一套方法论。其中,传达给僧人和信徒的是个人奋斗的精神,而非盲目幻想佛、菩萨或上天恩赐的消极思想。实现了个体自我的成功管理,才能实现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组织的和谐共处与共同发展。
2.个体的健康
管理中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除了关注个体能力素质的提高和利用以外,还应关注组织成员的身体健康。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其《人类动机理论》中提出,人的需要有七个层次,其中第一个层次就是生理的需要,包括医疗的需要,即健康的需要。这是最基本最低层次的需要,也是最迫切的需要。[14]任何组织的管理,只有保障组织成员的最低生理需求,才能实现用人、留人的目标,进而保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宗喀巴大师管理思想中的以人为本,也体现在他充分关注修法者个体对身体的调养。健康的身体是证果的必要条件。一位普通学僧从入寺直到取得最高的格西学位至少需要苦学20年。在此期间的学习内容非常庞杂,学僧必须经历逐级考核,通过层层答辩才能取得学位,并成为组织的骨干。面对巨大的学习量和身心压力,修法者要懂得自觉调整身心,调理身体。宗喀巴大师对此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指导。首先,是健康饮食的四点注意:饮食不能过量,否则会导致身体沉重、嗜睡;饮食不能过少,否则会因饥饿而虚脱;宜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否则会引起疾病;在无烦恼心情下饮食,否则身心不能安乐。其次,是有关睡眠的注意事项:把昼夜分为三分,初分作为修持时间,到达中分就应该睡眠,如此才能身心舒适;临睡时走出屋外,洗脚后进入房内,向右侧卧睡,如此才能安乐而无恶梦。[15]良好的饮食和睡眠是健康的基本保障。此外,宗喀巴大师认为劳逸结合很重要。他以钻木生火为例,并加以阐释:只有避免长恒猛进,注意休息,才能避免走火,也才能持续修持。他引《吉祥勇摄波罗蜜多》论云:“由无间瑜伽,应勤修静虑,若数数休息,钻木不出火。”[16]
健康并不是成员个人的问题,对于组织来说,个人的健康与组织的资源和效率连接在一起。组织中人力资源的工作环节,分别是成员的选择、培养和任用。这几个环节是组织成员素质逐步提高,组织逐步优化发展的过程。在以上每一个环节中,不可忽视的就是成员的健康问题。过度讲求绩效、利润,导致工作时间过长、成员压力过大,使得很多现代社会组织成员中出现了所谓的“职业病”。以人为本并不是一句口号,以人为本,除了包括成员的能力素质的提高和利用外,还包括对成员身体健康的关照,组织成员的健康问题是管理者不能忽视的环节。纵观管理思想史,从对物的管理逐渐趋向于对人的管理,从对人的物质要求的关注逐渐转向对人的精神需求的关注。德鲁克认为,在企业管理中应该以人的管理为重点:“管理是关于人类的管理。其任务就是使人与人之间能够协调配合,扬长避短,发挥最大的集体利益。这就是组织的全部含义,也是管理能够成为一个关键各决定因素的主要原因。”[17]实际上,任何人类组织的管理都面对同样的问题,即如何解决组织中人以及与人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如何通过解决人的问题来促使组织有效的运行。宗喀巴大师对个体健康的关注,细致入微、落到实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二)基于人性的管理——内心管理
19世纪以来,西方管理模式构建中提出了很多种不同的人性理论,“在每个管理决策和管理行动的背后,都有一种人性与人性行为的假设。”[18]管理理论史上,先后出现了诸如“理性经济人”①“理性经济人”(Rational-economic Man)的理论,来源于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这是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判断,认为人的劳动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社会人”②“社会人”理论,是梅奥(E.Mayo)教授依托霍桑试验提出的,认为人的劳动积极性不仅与物质报酬有关,还与一系列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有关,进而提出人不仅有物质的需求,还有被尊重和社交等需求。“自我实现的人”③“自我实现的人”理论是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提出的,认为“自我实现”表现自己的能力、发挥自身潜力是人的需求。“复杂人”④“复杂人”理论是薛恩(Edgar H.Sxhein)等人提出的,认为每个人的需求和需要层次都存在特殊性,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地点、场合也会有不同表现。因此,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人、所有组织的管理办法,管理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制定管理措施。等人性研究理论,管理者对人性的认识从最简单的物质需求深入到人的社交需求、精神需求等。从管理思想的发展史来看,管理以人性假设的研究为基础。管理与人性从未分离,管理思想从重视物质的作用提高到重视精神的作用,从满足人的物质需求提升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虽然随着管理理论的不断补充和发展,管理者对人性研究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反思传统管理理论中对人性的探索,不难发现传统管理理论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人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现代管理理论中总是从表面的现象中试图归纳一些适用于所有人的管理规律,试图通过外部的激励和控制来达到管理人的目的。实际上,人的行为都来自于自我精神,即内心的驱动。实现集体中个体发自内心的自我管理,可以使管理走出无法完全依靠外部干预实施的困境。宗喀巴大师管理思想,以个体内心管理为基点,充分考察人类内心的多变性,对此加以利用和指导,以实现组织中个体自我管理的目的。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将心比喻为烈马,阐述控制自心的困难性,同时提出管理和控制内心是有法可循的:“驯马者选用最好的嚼子来驯服烈马;同样,当我们的心转向造作恶业的方面去时,就跟烈马一样,那就需要训练的工具,以戒学来调伏动荡不安的心马。”[21]
宗喀巴大师指出,调伏内心就是以戒学调伏自心;以定学熄灭分别心;以慧学使心有所住而不散乱。戒、定、慧三学就是调伏之法门。
所谓心之管理,指的是顺应人的主体性,引导人们自身心理调节,自觉地实现自我管理,以达到人的能力全面实现以及人与外界和谐共处。宗喀巴大师管理思想,以个体自我管理为前提,以三主要道作其佛教理论体系基础,这是宗喀巴大师管理思想的核心意义所在。三主要道即“出离心”⑤“出离心”即在四谛(苦、集、道、灭)理论基础上让人理解人生难得、轮回痛苦的道理,从而激发出世心,寻求世外寂静安乐之土的愿望。此为步入佛法的关键性第一步。“菩提心”和“空性正见。⑥“空性正见”即认识一切宇宙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其本性自空。宗喀巴大师主张:缘起有,法空无自性。万法自性皆空。作为主体人和客体的物都是虚幻的,因此要破除我执,达到无私无我的境界。”以上三者是佛法修习的次第,也是实现内心管理的阶梯,其顺序渐次上升,其境界逐阶提高。在出离心和菩提心实现的基础上,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空性正见”。出离心强调,管理内心以达到断除对现实欲望的目标;菩提心强调,管理内心以达到利益一切有情众生的目标。《菩提道次第广论》阐述了为什么要生起利他之心,如何实践利他行为。在一般的认识中,人为自己谋利益是本能。现实社会中,甚至存在很多为了利己而不惜做出损人行为的例子。宗喀巴大师对这种心态进行分析和破除,认为利他与利己并不相违,利他其实就是利己。因此,抛弃自私自利的心,把它换做利他之心,即做到自他互换才能圆满证果。宗喀巴著述中有云:“若能把自利的心,移植给他人,利益有情,就能成佛。毫无疑问,这成就了自利利他的圆满二事。”[22]又引《入菩萨行论》说:“如果你从最初开始,一直都修习自他互相的菩提心①“菩提心”即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众生而立志圆满证果的决心以及利益众生的实际行动。利益众生的发心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是宗喀巴大师佛教思想的精髓。,那么,除了获得佛陀究竟圆满安乐外,绝不可能像今天这么痛苦。”[23]
宗喀巴大师认为,利他心和利他行为一定要长期修持,不断训练,使之成为常态。其著述中有云:“我们应当数数惟爱他人的利益功德,现在应该产生极大喜悦的心,另要舍弃不爱重他人的心。若使这种不爱重他人心未生起者,使它不生;已生起者使它断灭,则不能相续下去。”[24]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矛盾多产生于资源和利益的争夺。在管理行为中,最难解决的也是组织成员的利益分配问题,因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种种矛盾和冲突。如果人们能少一些利己之心,多一些利他之心,那么,组织会更加稳定,社会也将更加和谐。
宗喀巴大师管理思想中关于内心管理的理念,其出发点是对一切有情众生的平等之心。他提出:做修习的时候,我们要消除偏袒之心,要引发平等之心。也就是对一切有情众生一视同仁,不应该对部分有情产生贪恋,又对部分众生生起贪瞋恨之心。[25]
人人平等是社会秩序良性运行的保障,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宗喀巴大师在其著述中,详细论述了个人自发平等心的含义和意义。如果人人自主自觉地给予他人以权力、人格、机会的平等,那么,人与人的摩擦和矛盾就会减少,这对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三、结 语
宗喀巴大师论著中蕴含的管理智慧,没有停留于寺院和僧人内部的管理以及伦理道德层面,其中包含很多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相处之道。这些思想是以实现人与人和谐共处为目的,顺应社会现实的需要而提出的。宗喀巴大师所处的时代,距今虽然久远,但他的以人为本、关注个人自觉性等的管理思想,在考察宇宙、生命的起源、思考人生意义的同时,可以激发组织管理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慈悲心、利他心和平等心,进而发挥促进组织稳定和谐的功能,具有很大的普适性和可操作性。宗喀巴大师管理思想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缘起”论,主张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体现了“和”的思想。这样的管理智慧以藏传佛教教义为载体植根于藏族社会,在当代社会管理实践中也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众多哲学家、思想家、管理学家都在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重要课题。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以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发现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最终实现社会稳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为目的。社会的稳定发展,要依靠社会管理者的有效管理,而有效的管理要以正确的管理思想作指导。面对现阶段藏区社会各区域的管理现状和现实需要,对宗喀巴大师的管理思想进行研究,作出符合新时期社会需要的科学阐释,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