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永顺县柑桔大实蝇发生与防控技术
2019-02-19潘峰
潘 峰
(湖南省永顺县植保植检站,湖南 永顺 416700)
永顺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北部,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变化明显,年平均气14.2℃~16.4℃,无霜期在234~290天之间,日照1305.8h,年均降水量1365.9mm。土壤主要由石灰岩(包括白云岩)、板页岩、紫色砂页岩、河流冲击物等母岩发育而成。土壤呈微酸性至弱碱性反应,肥力较高,适应多种植物生长。全县柑桔种植面积达1.05万余hm2,年总产达9.0万余t。柑桔大实蝇从70年代开始已有零星发生,自2000年以来,柑桔大实蝇在全县迅速蔓延,已经成为我县柑桔产业的头号杀手,对永顺县柑桔产业生产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县发生面积2533.33hm2,涉及全县8个乡镇全镇,危害虫果率一般6%~22.5%,严重果园70%以上。为掌握科学防控技术,确保柑桔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2013~2019年笔者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观察,做了大量防控技术推广和试验示范工作,在柑桔大实蝇监测和综合防控技术方面积累的不少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 发生规律
在永顺县柑桔大实蝇成虫5月中上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为羽化盛期,羽化直至6月中旬以后结束。橙类上6月上旬开始产卵,6月中下旬进入高峰期,7月中下旬为消退期;在碰柑上6月下旬开始产卵,7月中上旬为产卵高峰期,进入8月产卵结束。在脐橙上9月初开始卵孵,碰柑9月中下旬开始卵孵。从9月底至10月初开始出现落果,10中下旬进入落果盛期,落果盛期持续至各品种采收前。10月底至11月初脐橙虫果内幼虫开始出果入土化蛹,11月初至11月底碰柑虫果内幼虫开始出果入土化蛹。
2 生活习性与危害特点
桔桔大实蝇初羽化的成虫就近取食补充营养,翅展飞行能力强时,多迁栖于桔园周围灌木丛,继续觅食花露虫蜜。个体发育至性成熟时,大量由桔园外飞入进行交配和产卵,从成虫初羽化到上果产卵约经30d。一般在脐橙果实横径2.50cm前后开始产卵,横径3.5~4.0cm时产卵最盛;碰柑果实横径1.8cm前后开始产卵,横径2.6cm前后产卵最盛。一般靠近灌木丛桔园外围的果实危害严重,中间危害较轻或不发生。
3 防控措施
3.1 加强监测,科学制定防控时间
每年从4月下旬开始,进行柑桔大实蝇越冬蛹发育进度调查,当有20%的蛹发育到3级时,预测5~8d后进入成虫羽化始期。结合物候期和天气情况,科学安排防控时间,实施“成虫诱杀”要在7月中上旬以前完成施药,“虫果处理”工作必需从9月底开始进行。
3.2 积极防控,狠抓“成虫诱杀”
3.2.1 防控时间
根据预测预报,从成虫羽化初期开始施药,隔5~7d连续4次,防治工作在成虫上果产卵前结束。第1次、第2次主要是诱杀刚羽化的成虫,一般用药时重点喷施于园内及周边杂草上,以后2次主要是针对入园活动的成虫,喷药重点是柑桔树。橙类5月25~30日完成第1次、第2次用药,6月20日前后完成最后2次防治。碰柑6月10日前后实施第一次防治喷药,7月15日前完成防治用药。
3.2.2 统一防控
对柑桔大实蝇这种防治要求高、防治时间长、防治难度大的害虫,一定区域内的联防联控的防治效果、效益都要明显好于单家独户分散防治。要达到好的防治效果必须确保一落实两统一。一落实即防控面积落到实处,不留死角死面;两统一即统一防控物质,统一施药时间。3.2.3防控药剂及方法
(1)果瑞特诱杀成虫
6月上旬~7月下旬,上午8~11点和下午4~7点进行喷雾诱杀成虫,每次用180g/667m2果瑞特,兑清水360g(7两)稀释,10~12个点/667m2,每点喷0.3~0.5m2,药液喷于树冠背阴中下部叶片正面及背部,可具有一定的抗雨水冲刷能力,间隔7~10d喷药一次,同时对柑桔园周边临近灌木丛的柑桔树喷药,桔园中间的树零星点喷几株。共施4次,如施药后2h内遇大雨需补施。喷施食诱剂前后1天不得施其它农药,同一区域每次喷药必须在两天之内完成方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2)糖醋药液挂瓶(诱捕器)诱杀成虫
对于虫果率3%以下的果园,可采用糖醋液或食物诱剂挂瓶(诱捕器)诱杀成虫,其配方为糖5%、醋0.4%、酒1%、敌百虫0.2%,水93.4%混合,混合拌匀成糖醋液,5月下旬开始,将药液盛装于诱捕器内,挂于桔树上,均匀挂50个/667m2,7d换一次糖醋药液,下雨天及时更换药液,直至7月下旬。
3.3 摘除虫果、捡落果,科学无害化“处理虫果”
要求9月中下旬开始逐园逐株检查,摘除虫果(未熟先黄),摘虫果7d/次,捡落果1d/次,打蜡加工厂、零散交易点及无人管理桔园虫果收集后统一处理。虫果装入专用虫果处理袋,每袋20~25kg,每袋投入20g80%敌敌畏并扎紧袋口。经7~8d果内的蛆全部杀死后,再倒入桔园作绿肥使用,虫果处理袋可以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