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2019-02-19西南林业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社会主义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土壤环境湖泊云南省

西南林业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理念、新观点、新论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一理念内涵丰富、立意高远,最能体现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对指导云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加快把云南建设成中国最美丽省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打好蓝天保卫战,让云南人民享受更加清新的空气

云南省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曾经,云南省主要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0%以上,其中大理市、丽江市等城市优良率近100%。但是近年来,云南省主要城市已出现空气污染的情况。为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云南省印发实施《云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加快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能力建设。2018年11月29日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云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已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为云南省推动大气污染物全防全控、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自2015年起,全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均可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新增指标监测并向社会发布监测信息,与国家明确的时限相比,提前1年实现了全省地州(市)城市环境空气新标准监测能力全覆盖。2017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优良,16个州(市)政府所在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98.3%,较2015年上升1个百分点,完成97.2%的目标任务,在全国排名第一。针对城市大气污染物易扩散情况,云南省制定了有效措施,对空气污染城市采取停建、停产、停运措施,即停止城市建成区内建筑工地施工建设、停止城市建成区内企业(单位)燃煤设施生产使用、停止城市建成区内货运车辆运输通行。同时,云南省根据国家总体部署和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及时出台实施方案,省政府与各州(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在调整产业结构、清洁生产、煤炭管理与油品供应、燃煤小锅炉整治、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大气面源污染治理、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大气环境管理等九方面共同发力,取得了明显实效。

打好碧水保护战,让云南人民享受更加清洁的水源

云南省是一个天然高原湖泊众多的省份,湖泊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九大高原湖泊包括滇池、阳宗海、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洱海、泸沽湖、程海、异龙湖。九湖流域占全省面积的2.1%,人口约占全省人口数的11%,其所在区域大多是云南开发较早、利用强度较大、人口特别密集的重要功能区,也是全省城市化发展最迅速、人湖关系最密切、保护与发展矛盾最集中的敏感地带。要在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和改善湖泊水环境质量,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时殷殷嘱托“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近几年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九湖治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一湖一策”、分类施策,九湖水质总体保持稳定,主要污染物稳中有降,部分湖泊水环境有所改善,综合防治工作初见成效。总结形成了两类治理保护模式:典型富营养化初期湖泊的“洱海保护治理模式”、重度污染湖泊的“滇池治理模式”。目前,九大湖泊水质持续得到改善,滇池、杞麓湖甩掉了劣V类的帽子,但仍肩负着超过其环境承载力的污染负荷,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针对水污染治理的严峻形势,云南省制定了《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治理长效机制,坚持保护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精确定污、精准治污、精致配水、精细管理”的治理思路,突出流域管控与生态系统恢复,划定并严守湖泊生态红线,以“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建设高原湖泊生态圈,还九颗高原明珠亮丽的本色。

打好净土保卫战,让云南人民享受更加安全的食品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土以质为先”。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内容。由于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历史上粗放式的矿产资源开发方式导致了周边水、空气、土壤环境不同程度的污染,使得云南省成为我国土壤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云南省以《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实施为抓手,全省合力推进各项重金属污染防治,推进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严格控制新增土壤污染,加强现有重污染工矿企业的环境管控,加大环境执法和污染治理力度,严格环境准入,防止新建项目对土壤环境造成新污染。2017年2月,云南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土十条》的要求,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制定《云南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了到2020年和2030年的土壤环境质量改善工作目标和主要指标:2020年,全省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控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控制;2030年,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工作方案》明确了主要任务及分工,提出查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加强农用地保护与安全利用、严格建设用地风险管控、严格控制新增土壤污染、强化污染源管控、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六项主要土壤污染防治任务。提出了包括构建土壤环境治理体系、加强土壤环境法治建设、加大科技支撑力度、落实目标考核及责任追究等四项具体措施。《工作方案》的出台和实施将全面提升云南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能力。

猜你喜欢

土壤环境湖泊云南省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湖泊上的酒店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有机氯农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土壤环境安全及其污染防治对策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奇异的湖泊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环保部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