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民建桩基施工中注意要点分析

2019-02-19刘红国

关键词:压桩工民建桩基

刘红国

铁建中原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00

引言

社会的进步直观的表现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桩基施工作为工民建工程的核心环节,其施工技术的要点与重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项目的成败与否。因此只有掌握桩基施工的要点,才能规避各种问题,保证施工质量。

1 工民建桩基的选择

桩基的选择没有固定的标准,需要结合工程实际进行选择,基础设计阶段要测量出具体的形状、尺寸与结构,再结合地理环境进行具体确认。在桩基选择过程中,要处理好不确定因素与细节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确认,为具体工程设定专门的桩基施工方案。

桩基持力层的选择应结合工程的投入成本与勘测数据,对持力层深度进行选择,避免后续排水设施成本与建设成本等的增加;钻孔设备的选择应结合地质特征与设备应用范围,当地质以岩石等坚硬结构为主时应选择切削力较大的旋转钻,当地质表现为天然石头或混凝土结构时可以选用具有旋转力与冲击力的冲击钻;桩基的选址应兼顾安全性,考虑到地形的承载力,避免地质安全等级不足造成安全隐患;桩体的选择上,如果对施工环境要求较高,不允许出现施工噪音时,选择灌注桩比较合适,如果要求施工速度较快,噪音要求不高时,可以选用预制桩作为桩体。

2 工民建桩基施工的准备工作

工民建工程与大部分建筑项目类似,涉及较多的方面,因此各种因素与过程都会影响到桩基的稳定性。在工民建施工中对施工人员、设计过程、机械设备与建筑材料等因素要仔细分析,确保桩基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到位,保证桩基施工的顺利开展。特别是桩基的选型应符合一定的原则:

(1)桩基选择与地质环境特征保持一致

地质特征往往决定了建筑的桩基形式,针对项目的特点与安全标准,可以将桩基分为低承台桩基、高承台桩、端承桩基与砾石桩基等形式,不同的地质情况下应结合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桩基类型,一般工民建工程中对桩基排水性要求较高,因此低承台桩基应用较广。

(2)桩基的选择与勘测数据保持一致

工程项目开展前期往往需要进行必要的勘测,因此要想改变原有的地基构造就需要选择正确的桩基形式,以此提升建筑的摩擦力与承重性。前期的勘测可以得出具体的地基特征,了解相关承重性能,可以作为桩基选择的依据。比如原有地基以软土层为主时,要考虑到承重力到土层的转移,降低桩基负载,可以选取端承桩基作为主要施工类型。

2 工民建桩基施工中的要点分析

工民建桩基施工过程,不仅要对具体的施工环境进行仔细分析,还要结合工程项目的预算和施工工期,对桩基的具体样式与结构进行选取。

(1)桩基施工阶段的技术要点

首先是施工过程中的现场勘察环节,工民建桩基施工过程离不开对现场的勘察,只有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才能制定明确的方案,勘察环节要对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特征、自然环境、水文特征、地质特征与周边环境等进行测绘。降低桩基对周边生态可能存在的影响。其次在施工方案的设计环节,应结合现场勘测数据进行分析,制定不同的桩基施工方案,同时探讨桩基施工流程的可行性,对桩基施工过程的人力配置、材料的验收、施工工艺与设备的进出场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此外还应在每个工序进行必要的试验,在满足设计标准后进行整体施工作业,保证材料与工艺的匹配度,确保施工工期满足预期要求。之后在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环节,应结合最新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提升当前的施工水平,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提高技术的适应性与可行性。例如在施工现场地基的平整性测定过程,可以利用静载荷实验进行检测,同时以300mm碎石作为底衬可以有效的降低打桩作业对地表的伤害;对于排放泥浆这个流程,应确保混凝土的预拌达到预定标准;在桩基的材料选择与灌注方式选择中应与桩基形式保持一致。最后是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一旦质量控制需要具备专业的监理人员,严格的检查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案,保证桩基施工的规范性。具体表现为:桩基施压环节应严格控制桩、桩帽与管桩之间的距离、大小等参数,避免冲击力过大得不到有效的缓冲;对桩位的偏差进行仔细观察,避免上下节桩的中心偏差过大;压桩时对时间与速度等参数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压桩效果。

(2)桩基施工技术应注意的要点

首先对施工过程应采取柔性管理,桩基施工技术的效果受到施工作业人员的影响,如果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有限,就会导致对桩基施工技术要点把握的缺失,导致误差甚至错误施工的出现,因此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柔性管理,通过相关作业人员素质的提升促进施工技术的提高。其次对施工过程采取细节管理,对施工过程涉及的材料与设备合格性进行验证,合理的控制施工工序与工期;检查桩基础与焊接件的进场许可,采取抽检方式提高合格率;施工过程时刻关注自然气候的变化,针对恶劣天气做好预防措施与事后补救措施;施工过程对桩基选址、打桩的方向与顺序等细节进行考虑。最后当在已有建筑周围压桩施工时,要避免桩基工程对其他建筑产生的影响,应采用从中心到四周的逐步对称扩散形式,降低对周围的压力,增强桩基的均衡性;管桩插入地面过程中,应利用经纬仪检测,保证桩基的垂直性,偏差应小于0.5%;压桩沉降速度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过慢或过快都会影响到压力范围,甚至导致桩基断裂,一般压桩速度应在1m/min左右。

3 总结

综上所述,工民建桩基施工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桩基施工的稳定性、承载性与抗震性决定了工民建结构的整体性能。因此对其施工中的注意要点进行分析有者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压桩工民建桩基
软土环境静压群桩管桩施工措施效应分析
采用桩基托换进行既有铁路桥加固分析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简述
工民建防渗漏的施工技术探讨
BIM技术在辅助工民建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桩基托换在鄂尔多斯大道桥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压桩机导向架优化设计
静压方桩的试桩施工技术
多功能履带式静力压桩机的研发
让桥梁桩基病害“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