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治大学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9-02-19李玉胜
李玉胜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3)
唐文治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国学大师。他执掌南洋大学、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和无锡国专时期的思想和实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历史证明,正是由于唐文治早年在南洋大学的艰难探索与实践,才为日后交通大学发展为国内外著名学府奠定了基础。“在上海交通大学上百年的历史中,任职校长最久、贡献最多,而对于学术风气、人格教育、人才造就最有深长影响的人物,当推唐蔚芝先生”。[1](P466)他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教育思想,对于今天高级工程人才的培养依然富有启发意义。唐文治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不应忘却的教育家。
一、唐文治的生平及其影响
唐文治(1865—1954),字颖侯,号蔚芝,别号茹经。1865 年生于江苏太仓的一个清寒书香门第。父亲是个贡生,以教书为业。1871 年他7 岁时,夜读《论语》,时间一长,视力大受影响。18 岁时考中举人。从1892 年开始了他的为官生涯,历任外务部主事、户部主事、侍郎、员外郎、郎中、农工部左侍郎、署理尚书等职。1896 年唐文治通过有关考试,得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第二名。后来他随同大臣许景澄等人走上了外交第一线。通过长期的与蛮横霸道的西方殖民者的直接交往,他更加感受到弱国无外交的窘况,也更加激发他研读大量外交知识的欲望,为了做到“知己知彼”,他勤奋学习,利用在总署值夜班的时间,抽空学习俄语、英语等,常常通宵达旦,使已经高度近视的双眼视力大伤。随着唐文治外交阅历的不断丰富,他受到了清廷的重用,先后两次出洋处理要事:第一次是1901 年7 月作为赴日专使户部侍郎那桐的随员,交涉义和团期间日本人生杉山彬被害的善后事宜,回国后写成了《东瀛日记》;第二次出国是1902年3 月作为满清贵族庆亲王之子载振的随员前往英、法、比、美、日等国。这次海外之行,“经途8 万里,为时17 旬,滂滂地圆,随日以行左旋一周。”[2](P12)唐文治两次出洋,思想上的收获可以说是很大的,通过参观各类学校,认识到学校教育对国家富强的重要作用。考察了各国发展经济的关键在于对百姓予以政策上的鼓励和扶持。归国后为清廷编制了《商律》,即是他学习西方国家发展经济的一个实践举措。
1894 年甲午战败,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国祸家难,人民生活困苦,一系列莫大的耻辱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心、责任感和忧患意识。1906 年,他以丧母“丁忧”为由,毅然脱离政治,以办教育为救国要务,呕心沥血地从事发展工科教育事业,成为近现代中国工科教育的奠基者与创始人。1907 年8 月唐文治出任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原名为南洋公学)监督。他对该校进行改革,将铁道工程班改设为铁路专科;又增加了电机专科,使该校成为培养工程技术方面的专才。1908 年他当选为江苏省教育总会会长。武昌起义爆发后,宣布校名为南洋大学堂,后又更名为交通部工业专门学校(1921 年改名为交通大学,即现今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增设了铁路管理科,标志着中国高校的系科设置由工科转向工管结合,这显然是一大进步。新的课程设置也以工科大学为依据,铁路课开设的课程有18 门,改为土木科以后又加了10 门,共计28 门课程。机械、电机增加了9 门,均达到了当时工科大学的基本要求。直到1920 年,唐文治任南洋大学监督(校长)长达14 年时间,为近代中国培养了第一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0 年,唐文治辞去了校长职务,不久在无锡创办了国学专修馆,后来改名为国文大学、国学专门院、国学专修学校。解放后改名为中国文学院,1950 年并入苏南文教学院,执掌该校三十年。1954年4 月9 日在上海溘然长逝。5 月4 日下午葬于上海江湾第一公墓,享年89 岁。
唐文治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国学大师。他以远大的抱负、执著的追求、崇高的人格、满腔热忱的爱国之心、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对中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进程,谱写了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的光辉篇章。
二、唐文治深邃独特的大学教育思想
唐文治投身中国教育事业近半个世纪,亲自讲学并著书立说,桃李满天下,同时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教育论著,不愧为“大师”;唐文治长期投身于工程教育和国学教育实践,兢兢业业地奉献于三尺讲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一位具有高尚人格的实践者,不愧为“表率”。
(一)倡导“教育救国、发展实业”的爱国主义思想
唐文治教育救国的思想渊源,与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有直接的关系。1912 年初,他从北京回老家的船上,听船民说,最近闹水荒、农民严重缺粮,一家三口饿得奄奄一息,只好吃草根、树叶,并且经常发生饿死人的事情。唐文治听了非常伤感,回到上海就组织发动捐助大米1000 石,募银元1000元,分送常熟、太仓、昆山、无锡等处救济乡民。但他认识到,救济再多的粮食、再多的钱款,对于处于层层盘剥、一无所有的广大农民来说,仍然是无济于事,必须从根本上去解救他们,唤醒他们的觉悟。在那个时代,唐文治在经过了比较之后,选定了教育救国的良方。
1902 年唐文治随同载振赴英国参加英皇爱德华的加冕礼,并参观考察了法、比、美、日等国。回国后写了《由英回京条陈》,认为西方国家强大的原因主要有三:一为兴办商务,二为办路矿,三为开学堂。他们在英国考察了各类学校,参观了伦敦许多藏书楼。唐文治一行亲身体会到外国教育发达的程度,深切感到中国落后,民生凋敝,原因无他,实在是教育落后所致。而英美等国成为文明先进之国,与其“学校发达,已非一日”关系密切。这次西方之行,使他的思想发生很大变化,成为他走上教育救国之路的重要原因。早在1916 年唐文治就提交了《请增设航海科》的提案,表达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感。他说:
“我国的航海人才之缺乏,不自今日始,凡稍有知识者类能言之。此项人才不出,我国航海事业,永无振兴之期。重洋万里,我国无片舟驶于期间。国旗飞扬,往来不绝,而我国之国旗无与焉。此国体攸关,尤宜注意。不独此也,利权外溢,民生艰苦,长此以往,何堪设想?此前途之岌岌可危也若是,则航海为当务之急,有断断无疑者。”[3](P124)
唐文治创立无锡国学专修馆的思想根基,也是出于他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愫。他认为,晚清以来西学东渐,洋人长技不断进逼之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学术的权威受到根本的动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学”受到许多知识分子的攻击和否定,逐渐处于退却消失的境况,这种状况在20 世纪初期尤为突出。在朝野一片兴办新式学堂,以物理、数学、化学、军事、外语等学科教育为主的新学培养新式人才的呼声中,传统文化典籍已然处于穷途末路的危机了。但就在这时,一些真正的爱国知识分子,他们强烈的种族危机意识被激发而出。从清末制定新学制到唐文治创办无锡国学专修馆二十多年间,出现了一些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职志的学术团体、学术刊物以及教育机构等,形成了一股研究国学、弘扬国学的思想潮流。而唐文治从小积累的厚实的传统文化知识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在这个潮流中得到真实的人生价值的体现。唐文治在无锡国专创办伊始,就首订了《无锡国学专修馆学规》,阐明了“正人心,救民命”为办学的“惟一主旨”,规定了学子为学的要求:
“略谓吾国情势,日益危殆,百姓困苦已极。此时为学,必当以“正人心,救民命”为办学的“惟一主旨”,务望诸生勉为圣贤豪杰。其次,亦当为乡党自好之士,预储地方自治人才,惟冀他日救吾国,救吾民,是区区平日之志愿也”。[4](P79-80)
唐文治是中国近代教育救国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将学校教育看成是国家兴衰的关键。正因如此,他毕生致力于学校教育,为新学堂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开拓者的作用。唐文治认为中国最重要的在于培养领袖人才。“人才者,国家之命根也;学堂者,又人才之命根也。”在他看来,真才救国,蠢材误国,如果培养出的学生一无所长,自私自利,品德低下,追逐名利,甚至做叛徒汉奸,那就是为国“养痈遗患”。因而他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标准“当为第一等学问、第一等事业、第一等人才、第一等品行。”[3](P269)概而言之,正如学者宋恩荣、熊贤君所说的那样:
“唐文治在教育救国思想指导下,矢志不渝地从事教育,期望像牛津大学那样通过教育培养出一批出类拔萃的人才,进而发展实业,实现举中国、强中国的夙愿。他的切实努力、锲而不舍地工作,使播名世界工科教育的高等学府在东方中国崛起。”[5]
(二)倡导“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教育思想
唐文治为了培养一流的知识人才,提出了“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教育思想。对于道德教育,他将其置于四育的首要位置。他曾形象地把学问比作墙屋,道德则是墙屋的基础,基础不牢或有问题,房屋必然会倒塌。考察唐文治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重视德育教育的精神,在不同的时期,其德育的内涵或意蕴都会因时而变。清末数年间,他在南洋的道德教育,在于“以至新之心理”,“发明至古之道德”。[6]进入中华民国之后,唐文治对于南洋学生的德育教育,比较注重“人格”二字。何谓学生之“人格”?“人格者,人道也。人道有标准,合乎此者为人,不合乎此者非人。譬如学校试验然,若何而及格,若何而不及格。《礼记·缁衣》:孔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谓之人格。”[4](P68)20 年代无锡国专创办后,他又提出了“性情教育”,以此来丰富曾以传统伦理道德为主体的道德教育。什么是“性情教育”呢?他认为性指与生俱来的天性、本性,情乃是性之外在表现。“天命之为性,仁、义、礼、智、信是也”。“惟有真性情者,乃有深学问,亦唯有真性情者,乃能爱国家。”[3](P275)他精选了古代一些至情至性的文章,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李华的《吊古战场文》、诸葛亮的《出师表》、大量的唐诗、宋词、元曲,编辑成《国文经纬贯通大义》教授学生诵读。只有用真性情、真感情教育学生,才能使道德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起到较好的实际效果。
民国初年,他对气节的理解,开始脱离封建忠君的束缚,而视天下兴亡为己任。国难当头时期,为了使广大学子知晓民族大义,热爱祖国,坚决抗日,绝不妥协,不做亡国奴,唐文治强调气节品行之时,还写了“人生惟有廉节重,世界须凭气骨撑”的楹联,勉励学子们不畏强敌,勤奋读书,报效国家。“若气骨不立,如洪炉之熔化,非我徒也。”[7]另外,唐文治还很重视在知识教学过程中进行道德灌输和教育。他毕生致力于国学的传授和研究,其根本目的在于保存国粹,以流行于中国数千年的传统道德来感化学子以养成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在校园文化方面处处营造德育的环境,也成为唐文治重要的德教方法。他经常邀请一些社会名流来校演讲,虽然主题多样,但都包含了爱国主义思想。
唐文治将智育放在学校的核心地位。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唐文治注意抓学风建设这个环节。教学纪律方面,首先从教师抓起。这时的教师都是专任,非经特殊允许,不准在校外兼课,平时上课极少迟到和缺席,多数教师常年不缺课。对学生,上课要点名,根据教务通则,学生一学期内无故缺课满16 小时者,由注册部予以警告;满20 小时者,由注册部报告教务长,酌予训诫。训诫后仍无故缺课者,满5 小时即令休学1 年。一学期中因任何事故于某学科缺课逾1/3 者,不得参与该学科之学期考试,成绩以零分计。考试严禁作弊,一经查出,记过两次。凡不及格的学科,不给学分,亦不得补考。如选修学科不及格,则须于次年重修,隔年重修者,不给学分。如有教授违反教学纪律,则不论名气多大,也要照章解聘或期满不聘。他常常巡视考场,对于学生由于成绩问题直接找他求情者,一律严词拒绝。
唐文治非常重视体育教育。他认为发展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德育、智育的发展,达到多种目的。其一是强壮身体,其二是磨练人品,其三是增加智能,其四是保家、保国、保民族。他将体育列为学校的主修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兼顾中西之长,既仿照欧美办学模式,又注意弘扬民族文化,重视中国传统的健身项目。据交通大学校史记载:
“民国四年(1915 年),本校实行强迫运动,意主普及,延美国人莫礼逊为体育主任教员。五年来体育日益发达,各种练习计,分八类:足球、网球、篮球、棍球、游泳、田径赛、技击、童子军。六年莫礼逊回国,美人古德继之,订普及运动规程,本校复订体育会章程,呈送交通部审核”。[8](P57)
唐文治认为体育运动与比赛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又可以为校争光,为国争荣。因此,他极力倡导各项体育比赛的开展。当时学校进行的体育运动项目众多,既实行强迫运动,又在各年级之间开展球类比赛,每年都按时举办全校运动会,并选拔优胜者参加全国运动会。学校运动队水平高,名扬全国。如从1915 年到1920 年,南洋大学为我国参加远东运动会输送了多名“国手”,为中国争得了荣誉。清末民初时期的南洋大学,在社会上赢得了“三好学校”(国文好、科学好、体育好)的美誉,唐文治也被誉为“三好校长”。[9](P76)
唐文治的美育教育指的是“礼乐”的教育。礼,即礼仪,教育学生要具有文明的行为和规范,语言美、行为美、习惯好来美化世界,这根本区别于封建社会的礼制。他通过制定学生守则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逐步达到“礼”的规范。唐文治在“乐”的教育上也有他独特的方法和措施。他自己对昆曲很有兴趣,在诵读古文时抑扬顿挫,独具风格,创造了“唐调”读书法。他认为不同的文章要有不同的读法,做到“阳刚文章,朗诵起来,要慷慨激昂,气势雄伟”,“阴柔文章要缠绵悱恻,回肠荡气”。[10]他执掌南洋大学、无锡国专时期,还亲自为学校校歌作词,聘请著名作曲家谱曲,教全体学生演唱,很有感染力。
(三)坚持“严慈相济、身正为范”的教育理念
1.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
作为一校之长,要保障学校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对广大师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如果不严加管理,则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唐文治掌校时期,对师生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他先后制定了《南洋公学章程》、《商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章程》、《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章程》、《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章程》《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教务现行规程》等教学、管理规定。为了使教师们真正起到表率作用,对学校监督(校长)以下的各教职员工的职责分别作出严格的规定,并且将教职员工的遵纪守法情况与工作实绩奖惩直接挂钩。对于学生的管理特别重视品行的约束,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处处将学生的品行放在首位。如在唐文治主持的无锡中学,一再强调“人格不立,何以立国,欲求强国,先修人品”,而于学生的管理则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要求:尊重、忠实、友爱、勤勉、节俭、整洁、谦和、勇敢。[11]
2.对教师和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
对师生严格管理的同时,唐文治更加注意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贴心的关心和帮助。尽管他视力极差,直到后来的双目失明,但在多年的校长生涯中,对自己的学生始终是关爱有加。在南洋时期,有个朝鲜学生申国权,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但他身材魁梧,才智过人,英语流利,喜爱足球、篮球运动。唐文治没有嫌弃他,对他倍加爱护,并资助他平时生活和读书的费用,安排他协助学校管理体育事务。毕业后,让他留校为体育教师,不久升为体育主任,成为一名能干的人才。无锡国专时期,有个来自山西的学生姚奠中,因腿上生疮,自己采集草药治疗。唐文治知晓后,关切地叮嘱他要尽早找校医治疗。令姚奠中未想到的是,第二天午餐即得到两个馒头的供应,一直持续了一个月。60多年后,姚奠中回想起来仍然非常感动。每次和学生谈话或有学生进校长室问询,唐文治总是站起来微笑作答。平时如有空闲,他总是前往学生宿舍问寒问暖,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唐文治非常关心学生的工作和前途问题。进入民国以后,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每年的毕业生逐渐增多,一些毕业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或短期内难以找到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唐文治多方奔走,在交通会议上以提案形式请求交通部和相关部门对学校毕业生“广为录用”,解决了许多学子的就业问题。
唐文治作为一位慈祥的长者,对教职员工的关心也是有口皆碑的。他处处将学校事业和教职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14 年校长期间,大多数教师能够安心工作。常熟人徐管略先生(教授散文和国学概论课程)在无锡去世后,因家境贫寒,无依无靠,唐文治与钱基博先生设法为其募捐,并亲自摸索着为他操办完后事。
3.克己而救恤贫弱,尽职而养育人才
作为校长,唐文治本人生活朴素。他经常穿着青灰色棉布长袍,脚穿布鞋,没有什么昂贵的服装。有人曾悄悄地送给他一块绫罗,他愤怒地将此人关在门外。饮食方面,他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从不讲究。饭桌上常见的蔬菜是一碗草头(苜蓿)和雪里红豆腐羹。下午经常吃的点心是芋头和红薯。居住方面,他前半生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民国后,在无锡盖有新居,但大部分时间住在上海租借的小房子里。
唐文治在四十多年的教育管理生涯中,一直以自己的言行,为全体师生做出榜样,要求教师教好书、育好人,他本人就“立师表”、“授教终身”;要求下属注重气节,爱国爱民,他本人即拒不与敌伪合作……九·一八事变后,学校难以为继,唐文治不得不于1932 年春实行减薪以解燃眉之急。当时教员减3 成,职员减4 成,他本人则以职员身份带头减去4 成。唐文治一生过着清苦简朴的生活,所积蓄的钱财大多用于救灾扶贫。面对社会上众多的贫苦农民,他总是倾其所有,慷慨相助。30 余年间他为赈灾先后十多次往来于太仓、无锡、昆山、常熟、崇明、上海甚至长沙等地,带头捐款捐物,自己节衣缩食,用于慈善事业。唐文治一生清廉自守,爱生如子,呕心沥血,培育英才,无论是其钟爱一生的教育事业,还是他热爱的中国人民,都做出了值得后人敬仰的贡献。上海解放不久,陈毅市长亲切接见了唐文治先生,并尊称他为“上海十老之一”。
(四)强调“不拘一格、广揽名师”的师资建设思想
大学的发展,不仅要有大楼,更要有大师。南洋大学扩充之后,增加了许多新课程。学校急需一大批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唐文治一方面从优秀的学生中选拔一些赞助其出国深造,为学校培养未来良好师资;另一方面广揽国内国际名师来校任教。当时聘任的教师中,不少是外国人,如土木工程科有美籍教授万特克、电气机械科有美籍教授谢尔顿等。国内教师,唐文治一面委托著名的工程专家詹天佑物色和推荐;一面大胆任用早年留学的青年学子返校任教,如留学英国的夏孙朋和金绍基等,通过多方渠道的招揽人才,学校逐步解决了师资紧缺的问题,又为学校的快速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
1928 年无锡国专改名为“私立无锡国学专门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唐文治加大了聘任优秀教师的力度。首先聘请了钱基博来校担任教授,不久又陆续聘请了陈柱尊、冯振兴、徐管略、侯敬舆、刘觉民、徐哲东、高涵叔等优秀人才。其中陈柱尊、冯振兴分别担任教务主任与院务主任;侯敬舆、刘觉民分别担任国技教授和党义教授;高涵叔被聘为训育员;徐哲东则教学生的体操和武术课程。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唐文治还很重视对教师群体的管理。他要求教师都住在学校,不能在校外兼课,专心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保证学生有问题询问时随时能找到教师作答。教师因病不能上课须提前请假。教师在课余时间必须博览群书,努力专研自己的专业知识,著书发文,提高自己的教学与研究水平。
(五))坚持文理贯通、“体用兼备”的通识教育思想
在人才培养方面,唐文治一贯坚持文理贯通、“体用兼备”的通识教育思想。一方面他很重视对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教学,另一方面他也重视“双文并重”,要求学生既要学好中国传统的经典书籍和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品行;又要重视外语的学习,以便学好西方国家先进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在其附属中学,唐文治增加了数理化和外语的教学内容,并直接引进美国的中学教材,上课时用英语授课。他鼓励外语学习的成效显著,南洋大学每年都有考取美国留学的公费学生,1916 年庚子赔款留美招生录取的10 名学生中,5 名来自南洋大学。出国后,南洋大学的学生受到广泛赞誉。从现在来看,当时南洋大学的办学成就也是非常出色的。
无锡国学专修馆时期,为了适应社会对教师的需求,唐文治加强了对学生的教育学科内容的教学,添设了教育学、中学国文教学法等课程,先后聘请了周葆儒、甘导伯、童润之等人任教。抗战爆发后,无锡国专为了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化和学术,增加了“世界通史”、“ 西洋文学史”、“西洋哲学史”等课程。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并发挥在校教师的知识储备,因教师的学术专长开设了一些选修课程,如“经学概论”、“通鉴”、“宋诗”、“现代中国文学史”“文史通义”等课程。
三、唐文治大学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唐文治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既吸收了国外大学教育的精髓,又继承了我国传统大学教育的合理内核并进行了改革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大学教育理念,并付诸教育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唐文治的大学教育思想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为当今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价值。
(一)爱国爱民,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很快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形势危急,唐文治在无锡国学专修馆适时提出了“明耻教战,振兴中国”的办学宗旨,并增设了军事训练课程,同时增开了民族文选,在课堂上讲解陆游、李清照、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历史上的爱国者的诗文,在学校食堂内挂上“世界龙战,我惧沦亡,卧薪尝胆,每饭不忘”的横匾,在学校大礼堂墙壁上悬挂顾炎武、高攀龙、王阳明、陆桴亭四人画像,让学生们学习这些爱国名人,达到“明耻”的目的。唐文治还为无锡国专制定了“致良知”的校训。抗战危急时期,无锡国专被迫迁往长沙、桂林等地,唐文治虽年已古稀,双目失明,仍然随校搬迁,历尽艰辛,表现了爱国爱校的高风亮节。
当前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在全球化视野中引导他们增强中华民族的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固守民族主义、闭关锁国行不通,民族虚无主义、漠视核心价值观同样行不通。”[12]“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13]因此,我们应适应新形势,利用新手段,多渠道、多方位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减少社会中各种道德滑坡和失范现象,从而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
(二)学习西方,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为了使中国工科教育及其人才的培养能够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在掌校南洋期间,唐文治努力向西方学习。人们只需要看看他设计的南洋校旗,撰写的南洋校歌,就可以清晰地懂得他借“他山之石”的真情实感。“校旗上绣着一只狮子和一个地球,狮子雄姿英发,脚踩地球,双目炯炯,傲视远方。它象征着睡狮已醒,发展实业的中华将在世界崛起”。整个图案的设计,“表达了求实务实、发展实业、振兴中华的决心,召唤着学生沿着这一目标奋发学习”。[14](P14)
为了将南洋办成一所东方世界的著名高等学府,唐文治借鉴吸收了欧美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学校建制建设方面,强调指出“本校目前最急事务,应先增设机械一科”。关于学校图书馆筹建,他在《本校图书馆立础记》中说:“欧美之国各省邑中,图书馆林立,建筑及藏书费动以数千万计,以视吾国何其黯然而无色也。”为了培养我国急需的一流实业知识人才,唐文治掌校南洋期间非常重视学习西方,如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聘任教员等,均注意从国外引进。为了使教学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课堂教学除了国文外,各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大部分用英语授课。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时期,我们应该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使高校能够自主地和外国的高等院校展开合作和交流;学习国际先进的科研方法;把握国际先进的研究动态,迅速站到各学科理论的前沿;邀请外国专家、教授到中国高校进行访学、演讲、学术交流;选派年轻教师到国外去学习深造、讲学、合作研究;在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程中开设国际教育方面的课程,大胆选用国际上先进的教材和相关资料。中国的高等教育只有长期的坚持国际视野,开放办学,才能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早日实现当前高校的“双一流”建设目标。
(三)引进师资,重视教师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唐文治极为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他认为工科教育的关键在于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他所处的时代,新式学堂刚刚兴起,通晓西方科学知识的人才非常稀少。为延聘到优秀教师来校任教,他采取了三种方法:一是招聘教学经验丰富的外籍教师;二是请专家推荐教师;三是选拔本校优秀学生出国深造。为了给广大学子提供更广泛的通识教育,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唐文治还经常邀请知识渊博的社会名流到校演讲或做学术报告。如孙中山、黄炎培、严复、蔡元培、梁启超等人。演讲或报告内容丰富多彩,有时政、教育、经济、伦理方面的,更多是工程技术方面的,这些知识,不仅开阔了师生的眼界,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当今的大学要实施通识教育,必须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完善相应的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使通识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优先加强专业性研究生教育,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和措施。实行通才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并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兼顾的培养方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通识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创新实践能力。
(四)挽救世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
1920 年唐文治在无锡创办国学专修馆,长期主讲,致力于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培养古文献的研究人才、拯救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唐文治生活的时代,正是近现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大肆侵略、国家主权受到严重侵害、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悲惨时期,他忧国忧民,痛心疾首,认为“生今之世,吾人当务之争,惟在‘正人心,救民命’两端。”正是在经学救国思想指导下,他坚持讲授国文、经学等课程,讲授中国古代的经典书籍,还亲自编写教材,著书颇多。他孜孜不倦,教书育人,终于培育出了一大批著名文史专家和有真才实学的各类人才,为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郭齐家先生所评价的那样:
“唐文治先生所弘扬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崇高人格、所讲求的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所提倡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所尊崇的气节操守和道义担当,所重申的做人原则和治世原则,所阐述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在今天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有普遍价值和深远意义。”[15]
总之,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唐文治的教育救国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廉洁奉公精神与高尚民族精神。在新时期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他丰富独特的教育思想,对于今天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仍有重要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