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才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

2019-02-19华为前人力资源副总裁吴建国

山东国资 2019年23期
关键词:副总裁任正非竞争力

□ 华为前人力资源副总裁 吴建国

在1997年《华为基本法》的起草过程中,起草小组的一位教授问任正非:“人才是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任正非答道:“人才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对人才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认为,这就是华为最核心的经营理念。中国的很多企业,都可以聚集到一批优秀人才,却无法形成强大的价值创造能力,或者只是阶段性地具备很高的价值创造能力,走着走着就渐渐无力了。

华为则不然,从创业到现在的32年里,其团队一直保持着极高的价值创造能力。任正非硬是把一个“倒买倒卖”起家的贸易公司,带成了今天拥有世界级核心能力的公司。

任正非曾经给我讲过一段孙亚芳的成长故事。孙亚芳一进华为就向任正非请战,希望能够到市场一线去工作,任正非却让她先负责营销人员的培训。作为一名来自外企的营销高手,孙亚芳对这样的安排相当不解。任正非对她说:“我们公司的营销人员,都是从青纱帐里出来的,头上扎着白头巾,手里抱着土地雷,腰里别着手榴弹,去端鬼子的炮楼。这种游击队的打法可以得逞一时,但不能长期持续。让你来负责培训,就是要你帮助华为解决市场营销队伍从游击队走向正规军的问题。”孙亚芳被说服了。在将华为的销售队伍轮训一遍之后,她才被派往市场一线,从区域营销经理、市场部副总裁、市场部总裁、公司常务副总裁,后来坐上了公司董事长的位置。

任正非总结说,如果当时我立即让她去负责一个区域市场,或许能够给公司多带来数千万元的利润,但没有好的队伍,未来的损失将难以估量。

1998年定稿的《华为基本法》,其中分量最重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强调,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这句话其实挺让人费解,其意义何在呢?

首先,人才是企业长期增长的动力源。一到总结教训的时候,企业家往往会说营销没有做好、产品不够先进、供应链管理能力不足。但究其根本,还是人才队伍没有管理好,否则以上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方案。“书到用时方恨少”是中国的一句古话,而企业家们更明白“钱到用时方恨少”。但很少有人能深刻地理解:人到用时才是真的“方恨少”。人才管理是一项战略性投入,不可能在短期内见效,必须要放到最高优先级的位置并长期坚持下去。

其次,人才管理更深一层的含义,就是让企业可以摆脱对个人能力的高度依赖。

1997年底,任正非把我从研发系统调到了人力资源部。当我问及工作职责时,任正非只说了一句话:“让你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希望在3~5年,选拔并培养出来100个李一男、李二男、李三男,100个郑宝用、郑狗用、郑屁用。”2000年,李一男离开华为创业;2001年,郑宝用得了脑癌去美国治病。任正非在失去左膀右臂之后,华为的战舰依然破浪前行。我这才明白他老人家当年的那份良苦用心。

在我眼里,华为不仅仅是一家经营通信网络解决方案的公司,更是一家经营人才的公司,再由人才的不断增值支撑业务的长期健康发展。

不过,还是想提醒一下读者,另外,向华为学习本来就是一件苦差事,理解真经不易,在自己的环境中用好更难。因此,敬请各位且学且批判,万不可使用“拿来主义”。

猜你喜欢

副总裁任正非竞争力
Ren Zhengfei in My Memory
苦难英雄任正非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焦点任正非
BP集团执行副总裁戴尚亚:全力应对最新变化趋势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孟晚舟:从前台打杂到华为副总裁
日本竞争力
上汽集团副总裁张海亮辞职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