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培育的伦理文化建设研究

2019-02-19张琳琳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

张琳琳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基础部,济南 250200)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此后“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社会“热词”。十九大报告再次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1]时至今日,人们发现,不仅制造业需要工匠精神,当代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企业产品追求完美的保证,是精益求精的匠心品质,更是一种恪尽职守的工作作风、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是一种人生追求,价值取向。然而,我们不得不坦诚的面对当代中国各行各业工匠精神缺失的窘境。本文试图从伦理文化建设的角度,剖析影响工匠精神培育的社会因素,对工匠精神作深入探讨。

一、工匠精神培育研究的背景

(一)西方发达国家对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视

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是国际制造业强国成功的重要因素。西方发达国家因工业革命的发生率先在世界上引领科技技术革命的变革,同时也高度重视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纵观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其产品总体上都做工精细考究。其原因是企业的精品理念和从业人员工作的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态度。这些国家的从业人员常将本职工作做的好坏与个人荣辱相联系,即便是十分不起眼的工作也力求尽善尽美。具有这样品质的劳动者队伍的形成,应归结于这些国家职业教育中对准职业人员灌输的职业精神教育。德、日等既是制造业强国,又是职业教育强国。他们认识到了工匠精神的价值,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职业精神纳入职业教育的范围,塑造和培养准职业人的工匠精神,并在实践中传承和发展这一精神。由此可见,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由来已久。经过梳理总结发现,西方国家对于工匠精神培育的研究成果是全面的、系统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关于工匠精神历史传承和内涵的研究。西方的职业教育理论,从词源的发展角度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归纳总结。在西方文化中,工匠一词的本义来源于拉丁语中的一种被称为“ars”的体力劳动,含义是把某种东西“聚拢、捏合并进行塑形”,后来随着这种劳动形式的逐渐丰富发展,才演变出“技巧、技能、技艺”(art)等的意思;而“artisan”作为从事这一种劳动的人群,逐渐成为一门特定的职业,并发展出特定的社会阶层,从而具有了工匠、手工艺人的意思。该名词于16世纪最终定下来,并于17世纪早期开始广泛传播使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工匠精神的形成发展过程是社会对工匠劳动观念认知不断解放、工匠劳动价值评价不断提高以及工匠传统影响不断外化的历史渐进过程。时至今日,赋予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精雕细琢的专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以及对创造、创新的发展内涵等。

2.关于工匠精神失落的原因分析。西方学者认为,随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变革,社会生产方式以及职业伦理精神悄然发生着转变,欧洲中世纪传统工匠们那种带有浓厚宗教奉献和自我拯救的劳动观念受到巨大冲击,工匠群体的社会地位及其工匠精神开始逐步走向衰落。具体来看,首先,15世纪以来,手工业行会对手工业的发展不再具有较强的统筹力和凝聚力,对行会内工匠的约束力也越来越薄弱。 以家庭场所作为劳动场所的工匠数量稳步增长,他们往往没有经历较长时间的学徒生活,不具备成为短工或师傅的条件。随着游离于手工行会工匠队伍的壮大,他们与行会管理的师傅展开了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同时,行会学徒面对严苛的行会规则,不堪忍受奴隶般的且不稳定的漫长学徒期,纷纷选择逃离了城市。无序的竞争和人才的流失造成了城市手工业人才的不足。其次,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科学知识武装的实验主义者、自然哲学家逐渐成为技术变革的主流,技术变革不再单纯依赖传统工匠的长期实践。再次,由于新兴产业资本家的出现,工匠们作坊式生产模式在与工场批量生产模式的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手工业逐渐被取代或者向机械工业化转型。不少工匠因为迫于生计,不得不转入工场谋生,曾拥有精湛技艺的工匠变成了工场车间流水线上的计时计件工,更有甚者成为新兴“机器工匠”的附庸。最后,得益于科学知识的发展及其与传统技艺的结合催生了技术教育的新范式,出现了以旨在培养高水平的工匠技师和技术官员的国营技术学校,这对传统工匠技能传习的行会师徒制带来致命冲击。

3.关于当代工匠精神培育和发展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早期工业革命以及后来科技发展推动机械化普遍应用带来的工匠精神衰落的阶段,随着工业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和持续的走向成熟,产品品质和质量重新成为商品竞争的生命线并提升到新的高度。越来越多的学者重新关注工匠精神的回归和发展,主要集中表现在大力保护工匠职业威望,引入现代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完善职业保护措施;为工匠提供更高的薪酬待遇,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开展培训,完善人才流动体系,等等。工匠精神培育方面的研究成为最为广泛的一个研究领域,并且在此基础上推动西方发达国家形成了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支撑起了西方国家庞大的“制造业帝国”的崛起。

(二)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工匠精神培育研究的滞后

李克强总理倡导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近些年来充斥媒体的“中国智造”、“中国精造”、“中国创造”、“工匠精神”,如今成为决策层共识,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谈及工匠精神,我们总会想到瑞士手表、德国机械、日本电器。其实,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也讲究“工匠精神”,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了大批的卓越工匠,比如善于解牛的庖丁、精于木工的鲁班等。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传统工匠秉承的精神,这种精神也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推动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动力。但是经过晚清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科技落后的惨痛阶段,我国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断。与上述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匠队伍职业人才的数量更加无法满足如今逐渐复苏并引领世界发展的中国经济的需要。职业教育作为当下时代工匠人才培养、工匠精神孕育的摇篮,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表现的尤其明显。

目前我国的职业学校教育体系尚不完善,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却缺乏对他们职业技术文化的关注。主要表现为:一是职业教育相对规模明显不足。首先是办学相对规模仍显不足。20年来,我国的高职院校从400所增加到1300多所,在校生由100多万增加到1000多万,办学规模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大。例如,在德国、瑞士、奥地利、比利时等国家,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适龄学生占比超过了70%,而在瑞士,更有“全民办职教”之说。二是层次结构不够健全。早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瑞士、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就逐步建立起了从中职、专科到技术学士、硕士、博士的应用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但我国的高职院校一直停滞在专科层次且无权授予专业学位,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三是制度保障不够完善。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制度瓶颈不少。比如,尽管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呼吁加大高职教育的投入,但实际上,在不少地方,高职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没有落实到位,一些高职学校对生均拨款政策只能“望梅止渴”。来自259所公办高职院校的数据表明,2015年有73所生均财政拨款水平低于6000元,占25%。再如,高职生的学历门槛依然没有打破。一方面,不少用人单位招人时动辄要求“本科学历以上”,令高职生“望洋兴叹”;另一方面,高职生直升本科以上学校的政策落地不理想,深造对一些高职生来说可望而不可及。

在当前国内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企业越来越看重从业者除技能之外的职业精神尤其是职业态度。关注从业人员工匠精神的培育,顺应了国际制造业发展的趋势,符合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有利于劳动者职业素质的提升和未来职业的发展。然而,在我国职业教育研究领域尤其是作为理论研究高地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对工匠精神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目前,虽然对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作了较多的探索,并结合中国实际需要介绍并引入了相当多的国外研究成果和成功案例。但是,工匠精神的培育要切实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并引领各领域的改革发展,还需要从历史继承、文化建设、教育改革等方面开展系统、全面、长期的理论研究。

二、工匠精神的现代文化伦理内涵

时至今日,工匠精神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整体社会价值观,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成为一种价值追求的体现,是一种人生态度。从伦理文化的角度分析,它包含丰富的伦理内涵。

(一)精益求精的匠心品质

古代工匠具有高超的技艺,获得很多赞誉,形成了以“精益求精、止于至善”、“德艺兼修、以德为先”为代表的“工匠精神”。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明和手工造物中无不蕴含着这种敬业精神和人文情怀。他们把匠心品质的修炼和体悟作为追求,强调在工作过程中持有严谨细致的态度,于朴实中不断实现技艺的精湛和升华,创造出匠心独具的作品,从而实现自我的一种“道技合一”的人生境界。这种品质仍是当今社会最为高贵的价值追求。2015年,《大国工匠》纪录片,介绍了八位身处不同工作战线的普通劳动者,这些劳动者通过自己真实的劳动,履行着崇高的社会责任,展现着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传承并发扬了大国工匠精神。在当代,要使工匠精神成为全社会共同遵行的价值选择,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全社会劳动者持之以恒的付出,将对技艺的追求、实现自身价值的探索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职业操守贯穿在事业之中,排除杂念、精益求精,在实际工作中创造价值,实现人生理想。

(二)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

中国古代工匠把对自然规律的感知和对人生的体悟融入作品中,创造出了繁若星辰的精美作品,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宝贵文化遗产。回顾中国历史,朴实无华的先秦青铜器具、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文化瑰宝唐三彩、赵州桥、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人工开凿里程最长的京杭大运河、穿越崇山峻岭的万里长城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等,这些不胜枚举的珍贵文化遗产,无不反映了,中国古代工匠追求卓越和完美的创造精神。

中国工匠一代代人,坚持守、破、离的创造规律,在遵循和继承以往成熟的经验和技艺基础上,不断消化吸收,探索寻求合理突破,最终另辟新径,创造出了无数的具有自己特点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当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大国崛起之路上,也正是遵循这一创造精神,不断的创造着“中国制造”的优秀品牌,并寻求突破,引领发展,不断的让“中国创造”再次闪亮世界。

(三)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价值”。对于造物活动来说,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更多是贯穿在追求事务完美品质和实现技艺升华的劳动过程中,关乎于实现劳动这一过程的“有价值”、“有意义”。而“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则是关乎于劳动价值实现的结果,是造物活动所得成果最终价值的内在体现。古代民间造物,正是在为了“用”而造物。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体现为“诚实质朴”的实现造物的“用”的价值,强调“致用节用”、“物为人用”、“践行工巧而不为淫巧”、“因材施技”等。但这种注重用器功能效应的功利性决不等同于唯利是图,民间造物所表现出来的功利倾向是向善的、节制的。[3]

当代中国,“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有、所共享。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正是“人民为中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化大生产和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工匠精神价值意义的集中体现。同时这种精神,摆脱了商业社会“实用主义”、“利益至上”原则的禁锢,工匠精神体现着劳动者适应时代需要的价值和意义。

三、中国当代工匠精神失落的伦理文化原因

农耕时代,我国古代工匠创造了辉煌的成就。进入工业时代,中国制造也已经成为世界品牌。但是我们必须正视,当前,我国制造业的质量和数量不相匹配。一方面,我国的制造业总产值位列世界第一,另一方面,我们的消费者国外抢购、代购成为一种潮流。当代中国的工匠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造成这一现象的伦理文化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传统职业等级观念的影响

古代工匠在中国灿烂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书写了辉煌的成就,工匠精神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但是,我国传统社会以农耕文化为主导,传统儒家思想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价值观念,孟子也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士族社会更是将工匠技艺和成果创造称之为“奇技淫巧”,存在“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和职业偏见,工匠阶层在我国传统社会的地位不高。时至今日,虽然认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人们对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歧视的现象仍较为普遍,计划经济下产生的“干部、工人、农民”的身份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在入职选择方面社会上普遍将高学历作为入职、就业的评价标准。教育方面家长是从小教育孩子成为科学家、教师、医生、官员等,只有成绩不好的差生才会“不得已”选择技能院校或者高职院校就读,孩子没有上“一本”、“二本”往往被认为是没有出息的表现。正是由于“君子不器”,工匠们的技艺被视为“奇技淫巧”等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少有人愿意传承手工技艺,工匠精神的失落在所难免。[4]

(二)敬业、进取职业道德精神的缺失

相关统计显示,世界上5586家200年以上的企业中,日本有3146家、德国有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5]我国这样的企业仅有9家,剖析诸多的“长寿企业”在这些国家出现的秘诀,我们发现它们都很好的传承了精益求精、敬业进取的工匠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追赶者的姿态竭尽全力的发展经济。后发展优势让我们的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但是却难以摆脱追赶者盲目追求速度至上和急速扩张的泥淖,经济增长谋求短平快,社会发展追求跨越式,导致了很大地不协调不充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的职业道德生态发展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不健康的发展态势,职工道德素质良莠不齐,出现了一大批一味追求个人利益、经济至上的群体,甚至个别成为渎职枉法、贪污腐败的不法分子,导致了社会整体敬业、进取职业生态的破坏。

(三)市场经济驱动下的实用理性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实用主义,“实用”、“实行”,关注于人生日用。这样的实用理性具有两个缺陷:一是急功近利、只求有用,容易导致唯利是图,背信弃义;二是目光短浅,容易造成短视行为。在这种传统实用理性的影响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尤其是企业群体中追求利润和规模效应的“商人精神”大行其道,企业一味追求短平快的发展模式,投机取巧、唯利是图,追求利益最大化被无限放大,中国工业制成品规模和数量上在世界上已经处于前列,但是质量和品质却仍有较大追赶和提升空间。社会上拜金主义、奢靡之风、铺张浪费等社会不良风气都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人们在就业入职时更多地考虑社会地位、职业声望、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工资收入普遍较低,“慵懒散”的工作面貌对“工匠精神”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四)匠师品质的没落

中国传统文化尊崇“师道”,讲求“因材施教”、“施教无类”,这一点在工匠技艺教习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师徒关系是工匠技艺传承的核心载体,工匠技艺、经验、感悟依靠口口相传。在学习过程中,师徒共同工作生活,师傅即是技艺的传授者,又是为人师表、学生道德塑造的示范和指引者。当今社会,我们主要依靠完善的教育体系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这是社会进步和人才队伍培养的需要,更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必然选择。因此,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体系,试图通过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技能人才。但是,发展过程中我们将教育的主体放在学院里,技艺的传承者以学院派的教师为主,缺乏土生土长的匠师的指导,背离了工匠精神传承的一般规律,造成了学生对职业的迷茫和社会的不适应。目前,国家正在探索实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匠师精神的培养,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重视文化知识和技艺的共同提高。

四、工匠精神培育的伦理文化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创造灿烂文明的根基,工匠精神的培育离不开社会伦理文化的支撑,我们要从“文化自信”的厚植土壤中不断汲取养分,通过加强伦理文化建设,为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创造条件。

(一)消除职业歧视,提倡体面劳动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工业生产各领域的改革成效逐步显现,传统的“中国制造”正向“中国智造”渐进的转变。推动这一革新的关键,不仅需要广大劳动者的辛勤付出,还需要工匠群体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持续发挥。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制造已经不满足于大规模的生产复制,当代的工匠精神已经日益发展为科学、技艺和艺术三者的结合体。这三者结合的纽带和关键正是依赖于工匠精神创造意识和创造力的不断发掘。也正因为这样,传统古代工匠赖以生存的精耕细作的原始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工匠技术、技能由经验性技术向科学性技术转变,工匠社会职业角色从居于社会底层的手工艺人嬗变为以产业工人、社会职业新阶层为代表的技术工匠,工匠职业角色实现了社会化的根本转变,工匠也在逐渐成为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中的精英代表。传统工匠摆脱职业身份的藩篱,逐渐消除职业歧视,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我们要推动工匠精神成为一种普适的职业精神,提倡劳动者的无差别体面劳动。

(二)倡导爱岗敬业,培育良好职业道德生态

敬业精神是工匠最重要、最基本的职业态度,是职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良好的品德是工匠精神培育的首要任务。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并不只有一种,而是从高到低分为若干层次的。具体地说,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层次。[6]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逐步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并正在为真正强起来而努力,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社会的主要诉求。也就是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成为当前急需要实现的需要层次。而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的达成不仅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也需要劳动者个人能够提高自我价值实现的道德自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面貌。这样才能实现个人被社会认可,社会最终承认并褒扬个人努力的价值。从职业的角度讲,个人要尊重自己的职业,发扬敬业进取的工匠精神,推动全社会努力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生态。

(三)改变社会教育认知,树立职业自信

当前“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的观念仍大有市场。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育体制的影响,也有教师、学校的因素。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学习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试图改变我国职业教育落后的局面。德国“双元制”教学的核心理念在于注重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职业的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双重认同。我国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借鉴其先进理念和管理方式,将职业精神的培育作为教学重点,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教师本身也应当成为“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典范,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坚定的职业理想,让学生真正领会“工匠精神”的价值与意义。

(四)追求劳动之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工匠精神展示的是中国文化中的实用指向与审美的诗性品格相互融合的哲学内涵[7]。中国传统工匠追求安其居、乐其业,在劳动过程中培育尊贤重能、精益求精、踏实肯干的朴实品质,通过与自然事物进行合乎人性的交流,实现人的价值。他们拥有自然平和的胸襟,造物活动注重“崇德向善”、“吉庆祥和”、“与自然亲和”,相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匠人们因为有了对于美的精神追求,才会在劳动的过程中将个人的实用价值诉求和人性关怀、审美情操融合的落地到劳动的实践中,使劳动摆脱单纯的实用属性,被赋予劳动审美的属性。当今社会,正是由于劳动者缺乏工匠精神,丧失了对于职业劳动之美的体悟,过度的将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生存的简单方式,急功近利,造成了职业和自我的对立。通过培育工匠精神,增加劳动者职业本身的兴趣,发展积极情感,增强职业本身吸引,逐步消除个人与职业的对立,实现物化实用价值和个人价值追求实现的统一,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工匠精神在我国的发展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同时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新的历史方位,文化的自信和时代的呼唤无不在激励着我们重树大国形象,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我们必须正视国内工匠精神培育研究和实践探索还比较缺乏的现实,更好的关注工匠精神培育的文化伦理建设,努力激发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形成工匠精神培育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工匠精神真正成为各行各业从业者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职业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职业写作
拿出精神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