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七十年社会建设逻辑和实践

2019-02-19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社会主义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民生逻辑法治

文 朱 秦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方面。新中国成立70年社会建设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科学化,是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规律和有效方法。

新中国70年我国社会建设的内在逻辑

新中国70年我国社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逻辑、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

我国社会建设的理论逻辑,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观。循着这一逻辑,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建设始终贯彻“人民性”这一主线,坚持服务于群众的需求,满足群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坚持依靠人民推进社会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观的回应。

我国社会建设的历史逻辑,伴随着两对关系的动态调整。一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社会生产力落后,群众的民生需求处于低水平保障时期,受计划经济影响,人们将平均主义等同于公平,真正的公平并没有得到实现。改革开放的前20年,为了发展经济,我国采取“先富带动后富”“东部带动西部”的非均衡发展策略,更为重视效率。进入21世纪,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公平问题却日益凸显,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住房、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公平问题越来越被重视,民生改善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不平衡问题成为实现公平的题中之意。二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关系。在我国70年社会建设的变迁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动态调整,决定着政府从管控走向传统管理继而走向现代治理的动态演变过程。1949~1978年,国家与社会高度融合,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一元化社会管控的时期。1978~2002年,社会力量逐渐成长,这是市场改革取向下社会管控解体和社会管理逐步形成。2003~2011年,国家与社会关系逐步制度化,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管理体制制度性构建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调整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国家与社会的界限逐步制度化。2012年至今,国家与社会关系走向法治化,这是新时代现代社会治理的构建时期。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管理体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强调社会管理要以法治作为基础性的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用“社会治理”取代了以往的“社会管理”概念,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向市场放权,也要向社会放权;不仅要解放生产力,也要增强社会活力。

我国社会建设的实践逻辑,是在深化改革中推进的。一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社会职能回归,政府不仅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要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二是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70年来,政府不断向社会放权,让群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多中心社会治理格局逐步形成,各类社会主体在更广范围更深层面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协同治理社会公共事务,社会力量不断发展,社会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提升。三是加强法治社会建设,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计划经济时期,注重行政手段化解社会矛盾,同时辅以群众思想工作。在市场经济时期,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强调社会管理的“法治保障”,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行政手段、法治手段、德治手段综合施策。

我国70年探索的社会建设框架体系

经过70年的社会建设实践,我国的社会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果,目标任务、基本内容、框架体系越来越明确。

立足人民性和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我国社会建设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强调努力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努力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明确判断,充分说明党和国家的关注点已集中到更高层面的公平正义,目的是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而其途径就是全面深化改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抓住增进民生福祉的社会建设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执政理念,不断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方略,强调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大要求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

完善有效处理社会矛盾冲突机制。建立健全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治理机制,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机制;依法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引导群众通过法律程序、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重视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维护内外安全的社会环境。把激发活力和维护秩序、维护权益和维护稳定、保障安全和服务民生结合起来。既要维护公共安全,也要做好社会治安工作,还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

新时代我国社会建设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推进我国的社会建设,就是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的社会建设工作基本思路、目标要求,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既要发挥理论先导作用,又要注重实践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建设面临的困难矛盾和风险挑战,需要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对我国社会建设进行理论归纳和探索。同时,要注重实践,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要求,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坚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推进我国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

既要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又要注重基层探索创新。

社会建设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作用,对社会建设的工作体系、组织体系、政策体系、方法体系等进行系统设计;又要尊重基层自治,充分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培育和提升基层群众的自治能力,不断总结基层的有效做法和经验。

既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又要抓住重点力求突破。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一部分,需要与其他领域建设协同推进,还要与行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等相统一起来。同时,要找准突破口,突出基本民生,突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脆弱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等重点地区,突出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

既要发挥我国本土优势,又要注重汲取国外经验教训。社会建设是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受到我国历史发展、传统文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既要弘扬我国传统社会治理的优秀成果,又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同时,对国外先进国家的做法要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猜你喜欢

民生逻辑法治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创新的逻辑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