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卧位护理在后腹腔镜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2019-02-19梅巧云
梅巧云,胡 庆,柏 艳,王 红
随着微创技术的开展,后腹腔镜手术日趋广泛地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外科治疗,病人对术后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术后体位是病人休息和适应治疗护理需要采取的一种姿势,安全有效的体位护理对疾病的治疗、症状的减轻、并发症的预防、减轻疲劳和增进舒适均有良好的作用。泌尿外科后腹腔手术后的病人为避免对术侧的压迫和促进肾脏功能的恢复,早期应卧床休息,采取平卧位或健侧卧位[1]。而合适的侧卧位角度一直困扰着临床护理人员,有研究者[2]比较了仰卧位、半侧卧位、90°侧卧位和半坐卧位4种卧位时局部体表的压力特点,指出半侧卧位时体表各受压点压力相对较轻,病人身体比较舒展,更加安全舒适。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模式,强调把病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重视病人的感受,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因此,探索一种更符合泌尿外科后腹腔手术后特点的卧位方式,是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一项内容。本研究对实施后腹腔镜手术后的病人采取30°健侧卧位和平卧交替的改良卧位,与传统的翻身卧位进行比较,现将结果作一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行后腹腔镜手术的病人80例。纳入标准:(1)术前无颈肩及腰椎疾病史;(2)术后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3)术后意识清醒、沟通表达能力正常。排除标准:(1)非自愿参与本研究者;(2)有严重认知功能和沟通障碍者;(3)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者。手术分别为肾切除术、肾癌根治术、肾蒂淋巴管结扎术、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以及输尿管切开取石术,麻醉方式为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7~76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3~76岁;2组病人在性别、年龄、麻醉方式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术后返回病室安置病人于去枕平卧位。对照组6 h后协助病人翻身采取常规健侧卧位,即90°侧卧屈膝,背及两膝之间垫一普通软枕,2 h后去除软枕取平卧位,2种体位交替进行。观察组2 h后协助病人翻身取30°健侧卧位,在病人背部垫以翻身垫(外形呈直角梯形,长50 cm,上底宽4 cm,下底宽25 cm,高14 cm,斜面与下底呈30°角),两膝之间垫一普通软枕,患侧下肢稍向后放,身体重心位于翻身垫上,2 h后去除翻身垫取平卧位,2种体位交替进行。2组病人均于术后6 h头下垫枕。
1.3 评价方法 (1)病人舒适度:采用朱丽霞等[3]修订的Kolcaba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获取研究对象的同意后,于术后24 h对病人舒适度进行床边评估;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适用于外科术后病人的舒适状况研究;共30个条目,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以及环境4个维度;采用1~4级Likert评分法,其中正项题10题,1表示“非常不同意”,4表示“非常同意”;反项题20题,1表示“非常同意”,4表示“非常不同意”;最低30分,最高120分,分值越高说明越舒适。(2)术后24 h期间观察2组病人健侧卧位有效保持及矫正体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病人术后24 h整体舒适度及各维度评分情况比较 术后24 h,观察组病人整体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从各维度来看,观察组病人生理舒适度要比对照组高(P<0.01);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病人术后24 h整体舒适度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分)
2.2 2组病人健侧卧位有效保持及矫正体位情况比较 观察组病人40例,因术后6 h内增加一次翻身,术后24 h共协助翻身健侧卧240次,其中健侧卧位有效保持223次,17次发生翻身垫移位未保持有效体位而予以矫正;对照组病人40例,术后6~24 h内共协助其翻身健侧卧200次,其中健侧有效卧位保持75次,因垫子移位、变形和身体移动有125次发生体位变形而予以矫正;观察组健侧卧位有效保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病人健侧卧位有效保持及矫正体位情况比较[n;百分率(%)]
3 讨论
舒适是个人对安然、舒服和超脱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结果,是一种主观感觉,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4个方面[4]。美国麻醉护士协会于2004年已发表声明,对疼痛和舒适的评估当作护士围麻醉期日常护理常规来执行[5]。降低术后病人的痛苦,增进术后病人的舒适度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改进的翻身方法提高了后腹腔镜手术后病人的舒适度,尤其可以增进病人生理维度的舒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生理需要是人类最低层次、最基本、最强有力的需要,只有满足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才能获得最基础的舒适[6]。卧床不适是影响术后病人舒适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影响各种引流管位置和手术切口的同时选择正确舒适的体位可提高术后病人的舒适度[7]。全麻术后常规安置病人去枕平卧6 h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长时间维持此种体位,因颈部呈不同程度地扭转,病人常自觉颈部疲劳而不舒适;另外,泌尿外科病人全身麻醉后在机体完全处于松弛的状态下经历后腹腔镜手术,长时间保持90°健侧卧位,已有可能造成躯体受压面、受压支点以及部分伸展肌束的疲劳与血供障碍,若术后翻身继续予90°健侧卧位,将使这种损伤产生累积,造成局部损伤区微血管反应,积聚致痛物质而产生疼痛[8],而导致病人不适。改进翻身方法中术后2 h即给病人翻身取30°健侧卧位,病人头颈部与身体保持在同一条轴线,及时缓解了因头颈部扭转而引起的不适;30°健侧卧位时病人的肩背至臀部区域垫在翻身垫上,支撑斜面大,身体的支点和负重点均发生改变,软组织承受压力及拉力的部位和强度亦随之变化,身体比较舒展,可减少关节、肌肉的疲劳,增加病人的舒适度。
术后病人因感觉、运动能力都未完全恢复,又由于切口疼痛和腹膜后引流管、输液管、吸氧管等牵绊,病人床上移动能力较弱,手术病人是院内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9]。定时翻身和持续保持翻身后有效卧位是减轻局部皮肤受压和预防压疮的有效方法。在本研究中,30°健侧卧位有效保持率为92.9%,显著高于90°健侧卧位者(P<0.01)。采用翻身垫保持30°的健侧卧位时,翻身垫能够维持面积较大且稳定的支撑面,能够有效维持侧卧体位,大大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综上所述,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后病人采取30°健侧卧位和平卧交替的改良卧位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有助于病人健侧卧位的保持,有效地提升了泌尿外科专科护理质量,减轻了护理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