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新源作用展现的路径选择*

2019-02-19宋秦中

科技与创新 2019年3期
关键词:协同院校人才

宋秦中



高职院校创新源作用展现的路径选择*

宋秦中

(苏州市职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搭建政府推动、学校主导、企业参与的协同创新平台,展现高职院校创新源作用,服务并引领产业发展,能够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以科研平台建设为载体,以应用性研究和技术研发为重点,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抓手,持续增强支撑地方产业发展的服务能力,对高职院校创新源作用展现的路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协同创新;创新源;产教融合;人才链

创新源是创新构想的起源,通过使用一项创新构想或制造一项创新产品及必需的部件、原料以获利而进行创新的创新者。因此,按其创新目的的不同分为用户创新源、制造商创新源和供应商创新源。不同产业有不同的创新源,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埃里克·冯·希普尔(Eric·von·Hippel)提出了创新职能源的概念,认为创新是以一种可预测的方式存在于用户、制造商、供应商及其他对象的过程。高校本身是创新用户群体之一,同时,与制造商和供应商有广泛而深入的联系,所以,从创新职能源的角度看,高校发挥创新源作用有巨大优势。比如美国硅谷,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创新源和大批高技术企业集群,缔造了包括苹果、英特尔、谷歌、思科等依靠高科技创造巨大财富的神话,并形成了独特的协同创新网络和根植于其中的创新文化,推动了美国的经济发展,成为大学与企业协同创新的成功典范。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是重要的创新源和知识库,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这就要求高校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不竭的创新动力。

1 高职院校创新源研究的意义

协同创新是发挥高校创新源作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一个全新课题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机遇。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教学科学研究,重点关注企业一线技术人才的培养,在人力、技术等创新要素上具有先天优势,在助推产业竞争力中具有独特作用。

1.1 提高政、校、行、企资源配置的效率

校企协同创新有利于整合政、校、企、行等多种资源,并为资源共享、融通提供了一个制度化平台,降低办学成本。通过共建技术应用中心、产学研结合基地为载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为产业升级服务,既为教师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提供了平台,又为企业员工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学习,成为文化传播、继续教育的中心。开辟了职业教育机制、体制创新的新路径,为职业教育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发展转化奠定基础。

1.2 有利于校校联合增强协同创新能力

在政校行企协同创新的框架下,高职院校的企业资源形成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强大引力,并将其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转化为提高质量的催化剂,可形成应用型本科、高职人才特有的办学优势,有效解决高职院校无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不足,在更大的领域和时空内满足企业人才的需求,从而实现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

1.3 增强高职院校综合办学实力

协同创新不仅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内部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也有利于形成特有的综合办学优势。高职院校立足自身特色与优势,积极与企业和其他院校合作,以协同创新平台为基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以及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人员交流等方面建立互利互惠、互补互促的联合与协作关系,借外力壮实力,促使高职院校在合作中提升,在提升中壮大。

2 高职院校创新源作用展现的路径选择

2.1 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效衔接

以基于岗位创业理论的“教、学、做、研、赛”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和课程评价方式、体系创新为“两翼”,是培养创新创业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其能力培养层级如图1所示。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逐步构建一个文化、知识、技术创新的共同体,为国家、行业、城市不断积累知识、技术和技能,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发展。本着“融入行业、整合资源、开放办学”的思想和“合作共赢、资源共享”的合作理念,通过搭建实实在在的合作发展平台,创新平台建设、社会服务和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等具体合作项目,提高了职业院校对科技进步的反应速度,为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升级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从而实现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效衔接。

2017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及其他各省市的实施意见都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苏州市职业大学携手苏州市甪直模具特色小镇,开展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对接,进行技术项目攻关和人才培养。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围绕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单产业生态链,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的科技园区,开展项目对接、投融资对接、创业课堂、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

图1 创新能力培养的层级

2.2 引领工匠精神,搭建大师工作室

技能大师工作室是校企协同创新最具活力的组织单元,能够充分释放彼此人才、信息、技术、设备等创新要素的活力,从而实现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按照企业出题,工作室接题、破题的工作主线,及时抓住制约企业生产的技术难题,在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及学术交流等活动中,能够有效推动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横向课题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学生实训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实现双赢。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的邵泽强机电技术名师工作室,成为优秀教师的发源地、聚集地和孵化地;济南职业学院的德国企业专家大师工作室,搭建了对接企业先进技术和工艺的桥梁与通道。

2.3 聚焦知识产权,成立技术创新团队

协助政府和企业,组织教师和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创新任务进行研发,实现学校的智力资源与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成立创新技术团队,以知识产权为突破口,促进专利为主的知识产权项目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尤其是技术转移带来的产品和产值,通过孵化小微企业、制订行业标准、获取科技奖等成果形式,既形成了深度的产教融合,也有效地破解了企业的技术难题和高校创新成果转化的难题,更培育了由教师、学生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三方组建的专利创新团队。政府牵头、企业和学校深度参与,最终形成三位一体的高价值知识产品培育中心,磁吸效应能够吸引更多技术创新人才加盟,打造人才链的高地,服务产业升级。如常州5所高职院校以及常州市知识产权人才形成专业“智库”,构建常州科教城高职院校知识产权协同创新中心,为常州市乃至全省的协同创新中心提供知识产权支撑、培养及培训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开展知识产品咨询及服务。

2.4 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创建创新中心

将服务地方经济及产业发展的高职院校积极融入区域创新体系,面向中小微企业开展应用技术研发,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人才、技术、信息等科技资源优势和政府及所属企业的政策、资金、市场及产业化优势,汇聚优势资源,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组建多专业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应用技术研发与服务协同创新中心、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研究院等技术服务平台。

以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以服务地方需求为目标,协同开展技术创新攻关与开发,能够有效带动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如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投资建设产学研园,形成“创新在院校、创业在中心、实业在镇区”的“总部+基地”协同创新格局,不仅限于满足地方产业需求,还能引领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共建企业或行业学院也是一种成功的尝试。如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省模具协会及昆山科森股份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合作成立的“江苏模具行业企业联合学院”,90%以上专任教师主持企业横向项目,孵化博赢“校中厂”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并成功上市,不仅促进了模具及相关产业转型升级,而且提高了专业及专业群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与吸引力。

3 结束语

借鉴国内外协同创新理论成果,探索构建以职教集团、合作学院、产教融合为基础,积极搭建内、外部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公共实训平台与协同创新平台,发挥高职院校创新源作用,能够提升服务力和贡献度,实现高职教育与产业两大主体的深度协同。通过创新引领,推动传统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人才链、专业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对接和互动,不仅能够提升高职院校办学的市场观念、品牌意识和核心竞争力,而且为高职院校创新源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成果。

[1]昌道励,李鹏程.广州知识城,如何担当湾区创新源?[N].南方日报,2018-11-16.

[2]梁艳燕.中山职院有条“街”遍布大师工作室[N].南方都市报,2017-07-10.

[3]张跃良,邱强攀,苏艺珍.福建泉州:建设新型科研机构激发创新源动力[N].中国工业报,2016-08-10.

[4]周建松.专业群是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基石[N].光明日报,2018-07-26.

[5]周兰菊,曹晔.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制造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J].职教论坛,2016(22).

宋秦中(1980—),男,湖北孝感人,讲师,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测控技术、工程教育。

201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17JSJG300);2018年苏州市高职高专院校教改课题(项目编号:2018JG104);2018—2019年度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市级课题(项目编号:GJNP201811);2018年苏州市现代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教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项目编号:zbzj201803)

2095-6835(2019)03-0102-02

G640

A

10.15913/j.cnki.kjycx.2019.03.102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协同院校人才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人才云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