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学子:在大陆感受真实

2019-02-19

今日中国 2019年2期
关键词:北京电影学院学子大陆

文|本刊记者 陈 君

随着两岸民间交流的不断深入和大陆高等教育的发展,台湾学子赴大陆求学深造已经渐成趋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进一步了解、感受真实的大陆,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纽带。

随着两岸民间交流的不断深入和大陆高等教育的发展,台湾学子赴大陆求学深造已经渐成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上万名台湾学生来大陆求学,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进一步了解、感受真实的大陆,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纽带。

第一次来,就爱上了大陆

张先鹏,1968 年出生在台北,现在北京清华大学攻读公共管理学博士。学生只是张先鹏现在的一个身份,他还是大陆三家台资小微企业的负责人。生意虽不大,但是却做得很稳健。和蔼可亲、健谈开朗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由于年长一些,在大陆的台湾学生都亲切地称他为“鹏哥”。

作为最早一批来大陆从事新闻采访的电视摄影记者,张先鹏在1996 年第一次踏上祖国大陆的土地,就爱上了大陆。

对第一次来大陆,张先鹏至今记忆犹新。“当时经香港转机到达北京,北京给我的印象非常淳朴。”在北京只有一周,除了采访,张先鹏最爱去的是北京胡同,在那里他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无处不在,这是他最想看到的。此时,他也明白为何父亲从小就告诉他“长大后有机会一定要去大陆看看”。

张先鹏爱去华侨大厦对面那条胡同吃小吃。虽然20 多年过去了,张先鹏还记得当时那儿有几家老字号,比如“百味水饺”。“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水饺还可以论斤卖,台北卖水饺都是按个数的。”

除了北京的胡同文化,北京的“宏大”也吸引了他,“和台北比,北京城才叫大城市。”张先鹏说,第一次采访全国两会,一进人民大会堂,从二楼看下去,整个人都震撼了。“从未见过这么雄伟的建筑。”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张先鹏开始萌发在大陆发展的念头。

张先鹏

2008 年11 月4 日,海峡两岸同胞都会铭记这一天。时任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时任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达成了海运、空运、邮政、食品安全等四项重要协议。根据海协会与海基会台北会谈达成的协议,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于2008 年12 月15 日全面启动,宣告两岸“三通”时代来临。在此背景下,张先鹏认为到大陆发展的时机已经到来。2009 年,张先鹏辞去公职来到大陆,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做起,办起了自己的公司。而这一干就是10 年。

2013 年,张先鹏在与北京清华大学的老乡闲聊时,一句“‘鹏哥’你也可以来清华上学啊”,让张先鹏重新审视自己。他认为,“要在大陆发展得好,就需要融入当地,而在大陆求学无疑是很好的方式之一。”工作经验以及之前硕士阶段学习的积累,让张先鹏在2014年顺利地考入北京清华公共管理学院攻读博士。

在攻读博士期间,张先鹏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大陆学生的热情。博士课程中有一门学科是计量经济学,这对学文科出身的张先鹏来说简直是一头雾水。为了能顺利拿下这一课程,张先鹏就向班里的同学请教,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班里同学都十分热心地帮助他。“他们会熬夜跟你分享课件,一起和你做课题报告,会主动约你去咖啡厅学习,帮你解决学习上的疑问,”张先鹏说,在学习期间结下的同学情谊也更显珍贵。

近几年来,到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呈暴发式增长。张先鹏说以报考清华大学的硕博生为例,两年前只有300 多名,到了2018 年则达到900 多名。“这反映出到大陆求学已经是一个趋势,大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不争的事实,台湾学子愿意到大陆寻找更具发展前景的未来。”不过,张先鹏也对有意到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提出建议,“到大陆求学前,要先到大陆多看看,多感受大陆的风土人情。而在大陆求学时要接地气,多和大陆学生互动。”

2019 年1 月13 日,第三届在京台湾跨校新春团圆会在北京举行,吸引了340 名来自台湾的在京学子参加

大陆改革开放40 年所取得的成就,让张先鹏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将扎根大陆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事业,“大陆的发展就是我的机会。”

更大的平台

24 岁的袁勋来自台湾桃园。2017年,他以港澳台地区联招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班,开始在大陆追逐他的“电影梦”。袁勋看起来有些拘谨,但一谈到他对大陆的感受,话匣子就打开了。

在来大陆之前,袁勋对于大陆的认识仅限于地理和历史课本和照片。“幅员辽阔、文化底蕴深厚、气候比较多样”。2010 年,16 岁的袁勋第一次来到海峡西岸的福建厦门,“这里人口多,生活节奏快。”袁旭说,“感觉大陆的发展真是太迅速了。从那之后,我会利用暑假到大陆,福建、广东、湖南等地都去过。”

特别是在支付的便捷性上,“我已经一个月没有用纸钞付钱,所有支付都来自于微信、支付宝。”远途用滴滴打车,近途用共享单车,购物用淘宝,吃饭送上门……甚至这年头街边卖艺拉二胡的都可以扫二维码收费了。“而台湾还在纸币时代,计程车也要路边拦。”袁勋开玩笑道,“来了这边之后感觉已经回不去了。”

袁勋从小就喜欢看电影,高中时期偶然的机会接触了DV 摄影,第一次对电影创作有了一些体验;到了台湾大学本科期间,他参加台大电影研究社、加入台大数字影片创作社并在大二期间接任社长,台大四年来不断持续参加各种影展与短片比赛,利用晚上的课余时间到台湾艺术大学电影学系夜间部进修……在这期间,知名摄影师林良忠先生在台湾艺术大学的授课让袁勋了解到大陆电影市场的广阔前景,而袁勋认为自己是一个“想创作,有表达欲望”的人,为实现自己的“电影梦”,在充分评估后,决定选择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ISFVF) 是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的一项国际学生影视作品交流活动,每年的10 月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在为期一周的展映时间里,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学生创作的短片,“上百部作品的集中放映,可以让你从中取长补短,了解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青年电影人的发展状态,这是一个很棒的平台。”袁勋说,“在台湾是很难有机会接触到这么大量的国际性影片的影展,我认为这是北京电影学院可以引以为傲的标杆。”

2018 年5 月,袁勋参加了两岸青年“京彩骑行”活动,他负责随队拍摄纪录短片。20 位在京津冀工作、生活的两岸青年,用时13 天途经三省三市一江一河,跨越1400 公里,最终抵达目的地上海。两岸骑手们一路骑行,一路体验沿途各地的历史人文风情,同时也感受祖国发展的变化与成就。

袁勋

当骑行到山东德州时,队伍中有位北京的女台青练过瑜伽,她偶遇德州一位练瑜伽的大叔,两个人当即就对瑜伽这个话题聊了起来,还当场切磋了一番。敏锐的袁勋立马把这情景记录下来,放到脸书,结果这个视频在台湾的点击率特别高。袁勋分析说:“在台湾,练瑜伽已经非常普遍了,可能大家没想到在大陆瑜伽也这么流行,连大叔都在练。”而这件事也给袁勋对于两岸民间交流带来了思考:“要多寻找一些两岸共同的经历或者兴趣点,引发两岸民众的共鸣,这样台湾民众更能了解大陆的真实情况,两岸交流才会更有意义。”

对于将来毕业后的打算,袁勋认为首选是在北京工作。在他看来,北京是一个包含了昨天、今天、明天的城市,“北京有着非常厚重的历史文化,同时,北京的城市发展又非常的快速,而对未来也有清晰的规划,如:通州城市副中心、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兴新机场建设、2022 北京冬奥会等,可以发现北京对未来发展有清晰的蓝图。这样我们年轻人会知道未来的发展在哪里,然后跟着这个趋势去做自身的准备和调整,将来就能够快速地融入环境和市场。”袁勋说。

林旻舜

在大陆要更拼

“实在抱歉,让您久等啦!”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林旻舜不停地向记者表示歉意,“在大陆找工作不容易,所以要珍惜每个面试机会,多试几家。”林旻舜笑着解释道。

26 岁的林旻舜在来之前对大陆的了解只停留在台湾媒体的报道,“基本上就是那种片面的看法,设施落后、环境脏乱之类的。”林旻舜说,“但是,当你真正到大陆亲身体会后,你才会发现原来一切根本不是那样子。”这一认识上的转变,来自于她在台湾东海大学就读时的两岸交换生经历。

从2007 年开始,两岸各高校之间纷纷派遣交换学生到对方学校交流学习,以增进两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林旻舜在本科大四学期作为交换生,到北京大学学习一个学期。

有一次,林旻舜和同学们到北京的南锣鼓巷参观传统文化,由于太过专注,不慎将手机丢失。“当时,手机还是很贵的,随行的同学们告诉我,手机丢了是找不回来的,别太难过。”

然而,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当天晚上一位好心人,通过手机上的通讯录,从同学那里找到了我,表示要将捡到的手机物归原主,并特意邮寄给我。这让我既惊喜又感动。”林旻舜说,像这样的美好回忆还有很多,比如,她曾经因为贫血,在路上晕倒,身旁路人立刻过来扶她并帮忙叫救护车,这让她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温暖。

也正是因为这些点点滴滴,让林旻舜对北大和北京这个城市产生了情愫,“哪里都有好人坏人,哪里都有人情冷暖,原来大陆并不像之前想象的那样。”在对大陆有所认识和了解后,林旻舜在报考硕士时再次选择了北京大学。

在北大读研期间,林旻舜的感受颇多,“北大的学风自由,学术氛围好,同学们经常可以在课堂上发表各自的看法,讨论激烈而又友好。你会发现北大的学子都很拼,图书馆、教室经常是坐满了上自习的同学。”林旻舜说,在这样好的学习氛围中,会让你情不自禁地加入他们,跟他们一样用功。“不是有句话这样说的吗?‘比你优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在大陆这边要更拼才行,一刻也不敢怠慢。”

在生活上,林旻舜也是深有感触,“北京的物价涨得好快。”她举例说,同样的物品寄往同一地方的快递,以前只需要5 元,现在需要14 元;以前23元的外卖套餐现在需要28 元。“要找份好Offer,才能养活自己了。”林旻舜开玩笑地说。

对于目前找工作的情况,林旻舜表示,去年为方便台湾同胞在大陆应聘工作,大陆在惠台31 条政策中推出“推动各类人事人才网站和企业线上招聘做好系统升级,支持使用台胞证注册登录”。这个对于正在求职的台湾学子来说是一大便利,以往由于注册证件选项中没有台胞证这项,导致很多网上求职无法进行,“如今有了这个政策,我们真的是更有机会去和大陆同学竞争了。”林旻舜透露:“目前已经收到几家公司的录取通知了,但还是想再多找几家看看。”

猜你喜欢

北京电影学院学子大陆
玉泉学子的“疯狂动物城”运动会
玉泉学子的趣味农场劳动课
北在哪?
北京电影学院艺考有考生称“被交卷”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冰之大陆
冰之大陆
解构二次元
冰之大陆
“北京电影学院·雅马哈联合实验室”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