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少数民族音乐进中小学课堂的实践教学调查与研究

2019-02-19张倩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6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

摘要:新课标中指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少数民族众多,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丰厚浓郁。将壮族嘹歌引进到当地的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对课堂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教学中的不足,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进途径,让更多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在校园里唱响。

关键词:壮族嘹歌;音乐教学;改进途径

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地方音乐文化传递着地方文化,地方本土的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民间戏曲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都会反映出本土的社会历史发展,流露出真实的乡土感情。壮族嘹歌是流传在广西百色右江流域的一种多声部民歌,是壮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壮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一、教学现状调查

新课程理念改革离不开对音乐实践的探索,要深入教学实践中去了解教学实施现状,转变教学观念,令音乐课程资源多元化。广西政府以及教育部门都十分重视壮民族嘹歌音乐的传承与开发,尤其在百色市的平果县,各学校的教师与学生都积极进行实践。平果八中作为嘹歌的传承基地,具有代表性,嘹歌文化底蕴丰厚、艺术氛围较浓。课堂教学内容为嘹歌文化知识与嘹歌教唱,嘹歌文化知识部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课件教学,教学方式为口传心授。教材以歌书《平果嘹歌》或教师创编的嘹歌为主,教师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歌词进行教学,还会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创编关于歌颂国家、感恩父母、督促学习的嘹歌进行教唱,达到音乐育人的作用。民族音乐进课堂不设置科目考核,但是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节目表演等实践活动。学校不定期会有嘹歌专家,歌王来进行教学指导,如2017年5月15日,中央电视台民族艺术节目组导演王聪,平果嘹歌民俗专家农敏坚,平果哈嘹乐队主唱黄晓琼到平果八中指导嘹歌教学工作;2017年5月24日,平果壮族嘹歌歌王莫掩策到校指导教唱,并指出了演唱技巧方面的不足,这种交流指导的形式不仅为中学生更好的学习壮族嘹歌具有指引作用,更促进了壮族嘹歌的发展。

二、实践教学中的不足

(一)缺乏本土音乐校本教材。目前广西中学音乐课上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音乐》2013版,为公用课本,音乐教材里面传统的中国音乐文化为主要教学内容。在地方音乐教材方面,缺乏针对初中音乐课堂的、系统的、科学的、本土的校本辅助教材,忽视了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学生差异性。地方音乐教材应当由地方音乐教育工作者挖掘,在人教版的基础上,适量渗透教学。教师选取嘹歌歌书中片段教学,具有主观性,缺乏系统性的安排,教学内容也相对局限。

(二)缺少专业的壮族嘹歌教师。很多中学的音乐教师虽然会唱嘹歌,能教学嘹歌的最基础知识,但演唱技巧上还不够老一辈嘹歌歌王娴熟,真正懂嘹歌,精通嘹歌的老师却只有一两个,缺乏专业的嘹歌教学师资团队。现在仍有少部分教师不习惯运用多媒体来教学,制作课件感觉麻烦,并且对课件软件应用有困难,不能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和民族音乐教学有关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若是能够利用好网络资源,查找壮族嘹歌相关资料、音频视频来丰富民族音乐课堂教学内容,那对实际教学是比较便利的。

(三)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课堂实践中发现,教师是在重复的教唱民歌,学生也规规矩矩的进行学唱,注重歌曲整齐划一,没有器乐伴奏,音乐表现力较弱,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不强。这种单一的教授模式,学生的代入感弱,民族音乐的真实美感表现缺陷,很难领略壮族嘹歌的魅力。另外,嘹歌作为原生态民歌,即兴而歌也是嘹歌一大特色,而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调查中发现,教师忽视了嘹歌的创编教学,很少让学生针对歌曲进行创编活动,缺少了课堂上学生的参与互动,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改进途径

(一)开发本土民族音乐教材。为了促使广西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与发展,结合中小学音乐课程来编写校本教材是最有效的教学途径。开发嘹歌教材是对教学大纲和计划的补充,除教育部专家外,优秀的广西当地教师也可以积极参与教材的编写。教材注重章节衔接,按层次承上启下,结合常规音乐课,从实际出发,深入采风,整理曲谱资料,插入相关风情文化照片,利用好音频、录像等手段来满足辅助教学需求。壮族嘹歌有用原生态方式演唱的,有民族声乐风格演唱,现下有加入通俗元素重新演绎等多样形式,教材中可以选取不同风格的作品,以及优秀的创新作品。可采用现代的五线谱或者简谱来编写教材,融入壮族民族文化和壮语教育,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壮族音乐的内涵与情感。

(二)培养教师嘹歌专业技能。音乐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高低,与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堂的传承能否顺利有着直接的关系。增强中小学生传承和保护民间音乐的信心,我们需要培养一批壮族嘹歌教师。通过教师自愿报名或者学校优选的方式,把教师们集中起来培训,可以侧重嘹歌的演唱技能与嘹歌文化知识培训。教师作为文化传播者和弘扬者,要注意把握对壮族文化的理解与教育,把握壮族语言的独特魅力。学校可以经常邀请民间艺人及专家来进行定期的教学与讲座,还可邀请嘹歌的音乐团体来学校进行表演活动,让学生们在校园里也能感受到少数民族音乐的气息,在交流中切磋学习。还可以挖掘高校毕业生中相关的人才资源,担任教学工作,壮大嘹歌的师资队伍,为中小学音乐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另外,中小学音乐教师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能力,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及时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三)丰富民族音乐教学形式。少数民族音乐进课堂的实施主要在于课堂的实践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配合来达到教学目标,离不开师生间的互动。在音乐课堂的实践教学中,教师除了基础的民族音乐教唱外,还应以学生为主体,开发丰富的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的参与感,避免教学形式单一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歌词创编活动,或选择增加壮族标志特色舞蹈动作教学或形体律动,把嘹歌融入器乐教学,如钢琴、打击乐、吉他、沙锤、铃鼓等来丰富艺术表现力。另外,在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上,可以加入独唱、合唱、小組唱、重唱等,提升民歌的整体表现力和演唱效果。

总之,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中国优秀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体现了对多元民族音乐文化的尊重,增加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符合当今社会建设文化强国的使命要求。我们要努力发挥音乐教育的艺术传承功能,让民族精神在青少年一代继续传承。

参考文献:

[1]陈玉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2]范桢.地方音乐资源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开发与利用[D].河南:河南大学,2014.

[3]杨银波.浅议地方民歌进课堂对民歌的传承意义[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9).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gxun- chxzs2018134)。

作者简介:张倩,女,1994年12月,河南三门峡人,硕士学位,广西民族大学,研究方向:音乐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
高校音乐教学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