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民间艺术在小学美术特色课程中的运用探讨

2019-02-19刘晓荣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6期
关键词:特色课程民间艺术小学美术

摘要:教育改革背景下,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小学阶段教育不仅要以学生学习成绩为目标,还要提高其综合能力。基于此,本文以传统民间艺术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传统民间艺术应用与小学美术课堂的意义,分别从民间艺术资源、艺术作品鉴赏与学习等方面阐述传统民间艺术在美术课堂的实践。

关键词:民间艺术;小学美术;特色课程

引言:一直以来,传统民间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产与活动中形成的智慧结晶,有了较强的艺术性,人们通过鉴赏民间艺术作品可以提高自身审美能力。教师在特色美术课堂中应用传统民间艺术,可以让学生在缤纷多彩的艺术氛围中提升美术素养,学习艺术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与创造力,有利于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1.将民间艺术引入小学美术特色课程中的意义

分析傳统民间艺术应用于小学美术课堂的意义,具体如下:(1)有利于传承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千年来文化发展的精髓,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民间艺术的传承面临着发展瓶颈。未来传承传统民间艺术,教师可以将其因素小学特色美术课堂,让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接触民间艺术,并对艺术产生兴趣,从而更好的传承民间艺术。(2)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传统民间艺术大多数来源于人们的真实生活,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民间艺术的艺术形象很直观,学生可以接受,且民间艺术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形式多样,是我国文化瑰宝,自身有着极高的审美意义。小学生的思维多是形象思维,通过鉴赏传统民间艺术,有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念。(3)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网络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使人们的思想受到改变,人们开始了解西方文化,并对传统文化失去了兴趣,将民间艺术带给小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辨别能力,使其关注传统文化,正确看待多元文化的影响[1]。

2.传统民间艺术开展小学美术特色课堂教学的策略

2.1发掘民间艺术资源,丰富小学美术特色课堂内容

教育改革下,素质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小学美术特色课程应重视对教育资源的高度开发与利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需要深入开发各类资源,引导学生接受多元文化,并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美术课堂中教师需要引入当地民间艺术,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民间艺术资源的价值。比如,在某美术特色课堂中,教师讲解了玩具知识,为了丰富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寻找了很多民间玩具,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演示了民间玩具的玩法。学生从图片中了解到泥可以制作小泥人,面可以制作面人,纸可以用来剪纸,可以用来做风筝,这些民间玩具都是自己身边常见的物品,却可以变幻出多种玩法。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学生们拿出彩纸,按照图片中的图案,加上自己的想象力开始进行剪纸游戏。不仅如此,教师还会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民间玩具,并从其中感受生活中的民间艺术,从而起到艺术传承的作用[2]。

某小学美术课堂将刻纸艺术融入其中,作为传统民间艺术,刻纸属于剪纸的一种。学校聘请专业人员,在了解学生兴趣与爱好的基础上,将这种古老且富有内涵的民间艺术传授给学生。学校美术教师中,有装裱好挂在墙上的刻纸作品,有黏贴在册页内的刻纸作品,也在摆放在参观台上的刻纸作品,使美术教室看起来像是刻纸艺术收藏馆。这些作品都是学生所作,有以十二生肖为主题的,也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学生们从生活中和民俗中获得学习资源,使传统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2.2鉴赏民间艺术作品,提高小学生审美情趣

小学美术特色课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美术技巧,还要丰富学生的视野,组织美术鉴赏活动,通过鉴赏课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各色各样的鞋”一课时,通过互联网搜集到我国各民族服饰相应的鞋子,学生观看鞋子寻找其中的特点与区别,感受鞋子文化的艺术性。从满族的“花盆底”、朝鲜族的“勾背鞋”、彝族的“虎头童鞋”中感受我国多民族文化的艺术价值,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传统民间艺术就是过去各族人民的生活文化精髓。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各式各样的鞋子中感受材质、色彩与纹饰的不同,并以自己理解为主对其进行艺术鉴赏,从而了解欣赏鞋子的艺术性,感悟其制作过程与传统工艺。将传统民间艺术作品引入小学课堂,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着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从而更好的理解传统民间艺术。

2.3学习民间艺术作品,提高小学生艺术创造力

素质教育发展背景下,应用型人才是社会所需,小学美术特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希望通过美术课程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传统民间艺术作品中,原材料简单,制作比较方便,学生在课堂中可以直接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提高其想象力与动手能力,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民间艺术。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纸、水彩以及木棍,引导学生手工制作风筝,学生将自己喜爱的图案画在风筝上,并按照教师提供的步骤制作风筝。学生制作的同时可以近距离观察这项民间艺术,了解风筝的原材料选择与工艺技术要点,并学会手绘图案和糊风筝的技巧,从而做出具有特色的风筝。

“妆糕人”是我国经典的传统民间艺术,普通的面团在“妆糕人”的指尖上会变成人们喜爱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教师将“妆糕人”引入美术课堂中,可以以丰富美术课堂内容,让学生对这项传统民间艺术有更深层的了解,从而提高自身认知能力与动手能力。课堂上,教师可以引进新型黏土材料,设计出符合学生当前生活的课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们发散思维,创作出更多的人物形象。兴趣引发了需要,刺激了学习动机的产生,从泥巴、木板、磁片、麦秆、蛋壳、石头到种子、果实、树叶等都是制作的好材料。某美术教师在《美丽的石纹》一课中为学生展示许多漂亮的石头画作品及花纹漂亮的石头,让学生根据这些漂亮的范例及自己的构思去创造自己喜欢的石纹画,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学会将传统民间艺术赋予新的生命。

总结:总而言之,将传统民间艺术引入小学美术特色课程中,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文化自信与审美能力。教师需要积极探寻美术课堂教学与传统民间艺术之间的共性,从中找出有效的结合方法,积极发掘民间艺术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艺术鉴赏,从而增强美术课堂活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娜.谈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206.

[2]江夏. 传统民间艺术在小学美术特色课程中的运用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刘晓荣(1985.06-03),女,汉,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人,西南大学美术教育专业本科,肥西县严店学区中心学校美术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美术。

猜你喜欢

特色课程民间艺术小学美术
民间艺术篇
传承·民间艺术
小学数学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探讨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