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初探

2019-02-19刘三良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6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地理生活化

刘三良

摘要:高中地理课堂是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地理新课改的主要阵地。高中地理生活化的探索,顾名思义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开展教学。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研究强调学生活动的主动性,提倡思考、探究、实践的方法。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拓展了高中地理教学方式。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地理;生活化

引言:新课标地理教学贴近生活,强调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传统观念教学模式脱离生活实际,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理论性较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学习中老师启发和引导学生,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理论为基础,掌握技能为根本,是全面提高高中学生地理素质和自主能力的教学方式。在学习中,重视学生学习对日常生活有用的地理,重点强调终身发展的地理知识,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教学资源,合理开发学生校外学习实践资源,积极开展户外实践,社会实践学习,考察地理现状等地理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周围事物产生思考和探究的思维。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教学特点

(一)强调地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能在学习、生活中分析实践问题,并作出正确判断。高中生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也为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生活化的重要意义,能顺利的将生活化地理带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僵硬的书本知识。在探究“人与自然”话题时,教师可以在课堂讲述生活中的正反实例,如:如果我们善于观察生活现象的话,会发现现在河边很少有垂钓者,原因是人们过度的捕捞活动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但有些国家,人与自然就能友好相处,在加拿大,街头的鸽子在行人中悠闲散步,有的鸟儿会飞到人们的身边玩耍,这让人们过得很惬意。在垃圾处理问题上,让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明白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二)培养学生学习素养

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下也使教材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例如:新增设自主阅读窗口,活动板块等,这些内容的设定,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和学习精神以及与同学的合作意识。创新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地理现象,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牢记地理知识,并可以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责任感、环保意识和学习素养。生活化地理可以让学生从地理的角度认识生活,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在探究“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问题时,面对自然灾害的侵略威胁,作为学生你如何看待?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人地矛盾的协调,坚持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注重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地理信息资源也越来越发达。GPS、GIS、RS涉及生产生活多个领域。例如:汽车导航系统,搜救系统、遥感监测系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多媒体教学系统引入课堂,将生活中的地理现象通过多媒体形式展现出来,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兴趣。在生活中,旅游是重要的休闲方式,学生对不同地点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充分了解其他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风土人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向同学介绍丽江雪山美景,讲解如何在南方地区形成雪山景区。讲到欣赏地貌的酷似造型时,最好以当地有名的景观为例,给学生们讲它的神话传说,如新宁县崀山风景区的将军石、老虎石的来历,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生活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将生活情景渗透到教学中

在生活化地理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将生活中的现象渗透进去,为学生构建贴近生活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能主动的进行学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传授基本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中死记硬背,没有动力,没有学习兴趣。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使高中地理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例如:讲到“梅雨”,就可以联系到端午节时涨端午水,有利于赛龙舟,此时也是杨梅成熟的时节,以之来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印象。

(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生活化方式开展教学,坚持开展具有开放性、生态化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中保证足够的师生交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方式。生活中随处都会涉及到地理知识,知识以一种动态开放的方式呈现在生活中,地理知识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地理背景下形成的,与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存在内在聯系,需要学生在探索研究中发现其中奥秘,掌握相应的地理知识。由此可见,地理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开展课堂实践活动,给学生一个特定命题,学生自由结组、自由分工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坚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每位学生有事做,对胆小不敢说话的学生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与生活相结合,从而提高新课程标准高中地理课堂效率。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回答问题,也要学会如何学习知识,追求学习的创造性与新颖性。在学习中,要注重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交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是地理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今后教学发展的主要路径。教师在课堂中全面发展教学方式,将生活化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化教学环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和学习技能,从而提高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马汉程.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190.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高中地理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