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美术思潮对现实主义艺术教育的拓展
2019-02-19陆猛
陆猛
伤痕美术思潮兴起于20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一般被视作是对“文革”艺术模式的反思,向现实主义的求真传统回归,是思想解放运动的组成部分。今天讲授伤痕美术,应把握这类作品只是对“三突出”“红光亮”“高大全”艺术模式的反叛,回归并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进行拓展与深化。
一、领袖与人民“心连心”的艺术拓展
周恩来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其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1976年至1979年,在弥漫全国的哀悼、怀念与歌颂氛围中产生大量以“悼念周恩来”为主题的艺术创作,是伤痕美术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红年的《送别》在宽银幕式构图中,突出自发参加送别总理灵车的人群的“赶”、“挤”、“恸”。林岗、葛鹏仁的《万众心相随》中,大面积阴冷的天空与长安街两旁翘望灵车的人群共同营造出悲天恸地的氛围。高潮的《雨》以新奇的手法展现了驶过长安街的某辆公交车上乘客的哀恸之情。夏培跃、简崇民的油画《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以更具探索精神的构图,通过三个空间层次的塑造,“使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主题得到潜在又贴切的表达。李天祥、赵友萍的《寒凝大地发春华》是举国哀悼周恩来的的一个缩影。
艾轩的《保卫》、蔡景楷的《真理的道路》、尹国良与张彤云合创的《千秋功罪》均以“四五运动”为背景,描绘了保卫悼念总理花圈的青年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无畏,讴歌了勇敢者追求真理的坚贞与不屈。罗中立的《忠魂曲-记1976年天安门事件》汲取“耶稣受难-下十字架”的图式,彰显出受难者的神圣精神。闫振铎的《潮》采用象征主义手法,表现“受难者的鲜血汇成大海”这一悲剧意象。
“悼念周恩来”热潮中的伤痕美术作品,是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传统的拓展与深化。首先,领袖与人民“心连心”的主题从重点描绘毛泽东到自发转向周恩来;其次,“悼念周恩来”为主题的悲情性氛围在之前宣传画传统中未曾出现过,使全国人民获得了一次宝贵的集体情感宣泄机会;再次,对“四五运动”中的历史场景呈现,是现实主义求真精神的回归。
二、“新英雄”形象的艺术拓展
烈士是指那些在革命斗爭、保卫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及为争取大多数人的合法正当利益而壮烈牺牲的人员。1979年3月31日,中共辽宁省委为张志新(1930-1975)平反昭雪,并追认为革命烈士。在她被公开平反之后,全国掀起了宣传张志新的事迹、学习她的思想和精神的热潮。
刘宇廉、李斌和陈宜明合创的连环画《张志新》,以新闻报道式的手法、诗歌式的语言与政论式的腔调,采用历史照片和画像相结合的新颖方式,强化了现实主义艺术的反思与追问之力。张红年的《发人深思》用独创的“意识流”画法,尽情展现张志新在悲剧性命运中的孤独、坚强、热爱生活的一面,告诉每个人在面对强加给命运的暗无天日有说“不”的权利与勇气。闻立鹏的《大地的女儿——纪念张志新烈士》运用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将烈士受难的身体置放于开满各色野花的群山之巅,体现了崇高、悲壮与优美相融的艺术意蕴。
“学习张志新”热潮中的艺术创作是伤痕美术思潮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一题材的风行与新英雄形象的深入人心,唤起了一股人道主义的热情与强烈的悲剧意识,引发人们自觉对历史与当下进行深刻反思。张志新作为“革命烈士”的英雄形象在1949-1978年的革命英雄谱系中未曾出现过,乃是对革命英雄谱系的新拓展。
三、“知青生活”呈现的艺术拓展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高潮发生在“文革”期间,为了响应和落实“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的最高指示,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到农村定居和劳动。张绍城的《广阔天地新苗壮》、周树桥的《春风杨柳》与陈丹青的《给毛主席写信》等作品将知青上山下乡的昂扬气势与美好感受以醒目的形象、突出的主题与明快的风格表现出来,鼓动、制造上山下乡的美好氛围与热烈的社会舆论,极富宣传感召力,是歌颂知青上山下乡的代表性作品。
“文革”结束之后,掀起了“知青大返城”热潮,部分有知青经历的艺术家拿起画笔,创作出略带忧伤迷惘倾向的现实主义作品,重新审视结束不久的知青生活,构成了伤痕美术的主潮。王亥的《春》在反“主题化创作”“情节化叙事”中流露出一种模糊但很浓厚的迷惘情绪。王川的《再见吧,小路!》描绘一名女知青在告别插队生活,回望付出青春的土地而产生的眷恋与苦涩交融的复杂情绪。张红年的《那时我们正年轻》通过非中心性的叙事组合,充分突出知青一代忧伤、迷惘的精神面貌。作品《在命运的列车上》运用意识流的手法,将两个素不相识的男女知青在命运的列车上相遇、分离,有一种朦胧的爱情味道。陈宜明的《我们这一代人》呈现男女知青们在冬夜中挤在一起相互取暖的场景,在历史老照片的气息中将知青一代人的群像定格,尽管有过困惑与苦涩,但仍然有对未来的信仰与憧憬。何多苓的《青春》营造了一个“青春”融入荒凉的意象,是对知青岁月的纪念与告别,使人在青春与命运、宇宙与生命、过往与未来的维度中产生一种难以言述的忧伤诗意。
这类创作也被称作“知青绘画”,主题是对知青生活的重新审视与深切怀念。其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的拓展主要表现在:实际生活不一定都是昂扬、火热的战斗性场景,也可以是略带忧伤、迷惘的诗意呈现,丰富了社会主义现实艺术的创作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