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世纪宋代祈雨的研究综述

2019-02-18杨舒雅

卷宗 2019年34期
关键词:硕士论文试论习俗

摘 要:中国古代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降雨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在科学发展不先进的宋代,旱灾频繁人们只能祈求上天降雨,祈雨成为当时重要的祭祀祈年活动,有祈雨文,祈雨法,祈雨诗歌等多种形式。涉及民俗、历史、文学等多个视角。宋代祈雨不仅有文化内涵,还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关键词:21世纪;宋代;祈雨;研究综述

1 选题依据

中国自古灾害频繁,旱灾害尤其严重。每逢干旱发生,人们无力抵抗,人们只能寄希望于上天神明,祈求降雨,禳弭旱灾。祈雨习俗是传统民俗事项中的重要内容,不仅涉及古代社会农业生产,也作为重要的祭祀文化流传发展,反映社会农业信仰礼俗和社会生活的广阔方面,值得研究。学术界对于祈雨的研究,早在上世纪便出现,其主要研究视角包括民俗学研究、历史学研究、以及少量文学研究。专门的论著很少,这一课题有待于探索与分析。

2 历史发展简述

我国的祈雨研究以民俗界为先锋,大致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且祈雨习俗的研究大多与巫术相关联。20世纪90年代,祈雨研究逐渐呈现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后,祈雨研究进入繁荣阶段,关于各个朝代、不同区域、不同对象、不同角度的祈雨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3 研究现状

3.1 相关著作

21世纪以来关于宋代祈雨研究的专门著作很少,这些专著中包括了与祈雨研究相关的部分。著名的有曾枣庄、刘琳《全宋文》中,有许多关于祈雨的文章记载,涉及奏、诏、表、祈雨文、祝文、祭文等多種文体,助于我们了解宋人面对旱灾的举措以及宋代祈雨的内容和特点。皮庆生先生的《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在这本著作的第四章《祈雨与宋代社会》中,综合地探讨了宋代祈雨活动,提及了宋代各种类型的祈雨法,助我们了解各地民众的祈雨习俗。沈宪宗先生的《国家祀典与左道妖异——宋代信仰与政治关系之研究》,该著作第五章详细介绍了宋代常见的官方祈祷类型,提及祈雨活动及其朝臣对待祈雨活动的态度。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中,第三章有求雨记录,并且论述了不同朝代的祈雨特点。

3.2 相关论文

3.2.1 学术期刊

21世纪以来,学者们发表于期刊上的研究成果较多,研究视角各异。苑丽《华北地区祈雨活动中旱魃与斩旱魃仪式》、《华北地区祈雨谣辞研究》是从文学角度来研究华北地区的祈雨谣,指出该区祈雨仪式中,有民间的祈雨谣、道家的祈雨经、官方的祈雨文,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张同胜《水浒文化与祈雨风俗》,人们以扮演水浒好汉来祈雨,水浒文化丰富了祈雨仪式。并且简单回顾了祈雨史。王艳丽《古代祈雨仪式的女性主义思考》从女水浒文化丰富了祈雨仪式性在祈雨仪式的地位演变来说明女性在各个朝代的真实社会地位及其演变,研究视角独特。夏广兴《唐宋时期佛教流播与祈雨活动的盛行》,论述了佛教祈雨的相关意向,宗教与祈雨习俗相互渗透,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产生了影响。李朝军《论梅尧臣的自然灾害题材诗赋》以梅尧臣的灾害诗为研究对象,有提及旱灾与祈雨以及祈雨结果,记载了水、旱、风、沙、暑等多种灾害,有重要的灾害史料价值。王楠的《宋代祈雨考》,对官方和民间两个群体的祈雨方式进行讨论,还对宋代祈雨法的颁布进行了单独部分的叙述,有助于对宋代祈雨的了解。王楠的另外一篇文章《宋代祈雨题材诗歌研究》,则以祈雨诗歌研究为主体,对其内容进行解读,从诗中我们能了解到当时的干旱情况,从中了解宋代真实的社会,此外,文章也描述了祈雨成功后人们的欣喜,人们会为此做诗纪念。但是对祈雨诗歌的艺术性没有提及。黄梁《从祈雨看宋代对干旱的应急处理》,宋代对干旱的处理方式中规中矩,祈雨是其重要应对方式之一,文中罗列了许多祈雨的文献记载,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刘欢萍的《试论中国古代祈雨文主题特征及其文化底蕴》以祈雨文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类和梳理。说明了祈雨文的源流发展及其艺术价值,并且分析了祈雨中的自罪文化的动因。郭宏珍《古代官方祈雨考述》将中国古代官吏、中央、皇帝三个主体的祈雨活动进行了系统梳理。肖玉霞《宋代祈谢雨文的文体类别及其所映现的仪式意涵》中,从文学文本角度出发,向我们呈现了许多祈雨文的文体类型,如诏、奏议、祈雨文、祝文等,最终将祈雨文的仪式意涵归结为反省自身。王翠《中国古代祈雨活动初探——以宋代官方祈雨主体为中心》,以宋代官方祈雨活动为研究对象,揭示其背后的政治意义。王政《诗经,老子与雨兆、祈雨--中国古代祈雨与文学书写史研究之一》,从文献入手,探求祈雨风俗。王菽梅《试论王禹的灾害诗》,其中有提及了祈雨诗,展示了其忧患意识。杨计国《北宋皇帝祈雨灵验现象研究》,通过北宋皇帝的祈雨仪式的记载,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有稳固政权的政治深意。陈伟庆《试论宋代农业信仰》提及宋代的农业信仰,其中叙述了宋代人对祈雨活动的重视。最近的有郜迪《中国古代祈雨习俗及祈雨文学研究综述》内容丰富而深刻。夏广兴《密教传播与宋代民俗风情——以宋代祈雨习俗为中心》、韦彦《天人岂相契——宋代地方官祈雨的一个侧面》、丁佐湘、蒋燕娜《以人性度神性--试论苏轼祈雨文的文化内涵》。

3.2.2 学位论文

近十年关于宋代祈雨的硕士论文成果颇丰。王果《诱捕众神:朱熹祈雨的思想与实践——兼及中国近世生活风格的开始》提及理学对祈雨习俗的影响,使得祈雨活动带有强烈的理学色彩。邓义文的《从欧阳修诗文看北宋神仙信仰》,第四章“俗神信仰”第二节“祈雨习俗”提及欧阳修的祈雨文,以欧阳修的诗为切入点,探讨北宋的祈雨习俗。曹庆熔的《祈天忧人——祈雨与宋代文人心态研究一文,内容丰富而有深度,文章列举了祈雨有诏令、奏议、祈雨文等多种类型,对它们进行了相关研究,从官方和民间两个角度入手,并且研究了人们对于祈雨的复杂心态及其在分析祈雨失败原因,从祈雨中分析当时宋代对干旱的应急处理措施。赵玉平《唐五代宋初敦煌地区祈雨活动研究》从国家制度、地域环境、宗教信仰等方面,对唐五代宋初敦煌地区的祈雨活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王宇飞《宋诗与宋代灾害研究》其中对宋代官方祈雨活动和祈雨方式进行了探究。王新文《古代山东地区的祈雨风俗考述》。肖玉霞《宋代祈雨文研究》将祈雨文分为了祈雨诏、祈雨奏、御批、祈雨记、祈雨碑五类,这些文本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周玉琳《祈雨习俗与唐五代文学》,叙述了唐五代小说中的祈雨佛俗,道俗,诗歌以及贺雨文,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罗先勇《自然灾害与宋代政治初探》中有一章节涉及了宋代的官方祈雨活动。贵州师范大学王菽梅的硕士论文《宋代禳灾诗研究》,文中提及了宋代祈雨诗,并且通过文史互证的方法,对宋代诗歌中的祈雨内容做了论述,从侧面反映出了当时文人们的忧国忧民的情怀。邵念轩《论巫术活动在宋代社会中的体现》第三章第一节中有提及宋代民间的祈雨方法,探讨了巫术与农业的关系。

3.2.3 日本学者

21世纪以来日本学者的祈雨研究有:今井秀周《中国佛僧所行“札答”(祈雨术)》。村治卫兵《关于宋朝的祈雨》,比较了唐朝与宋朝祈雨形式,研究宋代祈雨,着重强调祈雨法。水口干记《北宋的佛教祈雨礼法——以日本僧人成寻的祈雨为线索》通过将日本僧人成寻记录的祈雨礼法及其相关活动与北宋时代的史料文献做了对照,展示了北宋佛教祈雨礼法的详细过程,对于研究佛教礼仪颇具价值。

4 局限性与展望

综合研究现状看,基于历史、文学视角的研究并不多,大多数学者都将其归结为民俗研究范畴。祈雨活动本身与历史、宗教、民俗息息相关,有跨学科研究趋势,从文学视角对祈雨进行研究,要坚持文学本位原则下的交叉研究,而从历史角度的祈雨研究可以文史互证,从而尽可能还原社会风貌,了解人们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曾枣庄、刘琳.全宋文[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2]皮庆生.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沈宪宗.国家祀典与左道妖异——宋代信仰与政治关系之研究

[4]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5]苑丽.华北地区祈雨活动中旱魃与斩旱魃仪式[J]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01期.

[6]张同胜.水浒文化与祈雨风俗[J].民俗研究,2006,3期.

[7]夏广兴.唐宋时期佛教流播与祈雨活动的盛行[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06期.

[8]王楠.宋代祈雨考[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3期.

[9]王楠.宋代祈雨题材诗歌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1,1期.

[10]郭宏珍.古代官方祈雨考述[J].广西大学学报,2012,2期.

[11]黄梁.从祈雨看宋代对干旱的应急处理[J].才智,2011,08期.

[12]刘欢萍.试论中国古代祈雨文主题特征及其文化底蕴[J].文化遗产,2012.

[13]肖玉霞.宋代祈谢雨文的文体类别及其所映现的仪式意涵[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04期.

[14]王翠.中国古代祈雨活动初探——以宋代官方祈雨主体为中心[J].贺州学院学报,2012,04期.

[15]王政.诗经,老子与雨兆、祈雨--中国古代祈雨与文学书写史研究之一[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06期.

[16]王菽梅.试论王禹的灾害诗[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3,01期.

[17]陈伟庆.试论宋代农业信仰[J].古今农业,2013,03期.

[18]杨计国.北宋皇帝祈雨灵验现象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2013,03期.

[19]陈伟庆.试论宋代农业信仰[J].古今农业.2013,03期.

[20]王艳丽.古代求雨仪式的女性主义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7,09期.

[21]郜迪.中国古代祈雨习俗及祈雨文学研究综述[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4,02期.

[22]夏广兴.密教传播与宋代民俗风情——以宋代祈雨习俗为中心[J].民俗研究,2015,01期.

[23]韦彦.天人岂相契——宋代地方官祈雨的一个侧面[J].史学集刊,2016,02期.

[24]丁佐湘、蒋燕娜.以人性度神性--试论苏轼祈雨文的文化内涵[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

[25]王果.诱捕众神:朱熹祈雨的思想与实践——兼及中国近世生活风格的开始[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26]邓义文.从欧阳修诗文看北宋神仙信仰[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

[27]李朝军.论梅尧臣的自然灾害题材诗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

[28]曹庆熔.祈天忧人——祈雨与宋代文人心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29]赵玉平.唐五代宋初敦煌地区祈雨活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30]王宇飞.宋诗与宋代灾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31]王新文.古代山东地区的祈雨风俗考述[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32]肖玉霞.宋代祈雨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33]周玉琳.祈雨习俗与唐五代文学[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34]罗先勇.自然灾害与宋代政治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35]王菽梅.宋代禳灾诗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36]周玉琳.祈雨习俗与唐五代文学[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37]邵念轩.论巫术活动在宋代社会中的体现[D]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4.

[38]張东锋.北宋祈谢雨文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5.

[39]周倩如.宋代祈雨诗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

[40]今井秀周.中国佛僧所行“札答”(祈雨术)[J].东海女子大学纪要,2004.

[41]村治卫兵.关于宋朝的祈雨(日本)

[42]水口干记.北宋的佛教祈雨礼法——以日本僧人成寻的祈雨为线索[J]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2008,03期.

作者简介

杨舒雅(1993-),女,汉族,山西省吕梁市,硕士,云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宋辽金元史

猜你喜欢

硕士论文试论习俗
试论《说文》“丵”字的来源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试论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Next-Generation Materials for Cutting Tools: Superhard Materials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泰国来华留学生硕士论文语言特征分析及教学启示
“双一流”视域下导师学术品质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基于安徽省四届优秀硕士论文评选的实证研究
信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