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困境与出路探究
2019-02-18陆云发
陆云发
摘 要: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是社会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保证社会稳定、实现与人全面发展的主体内容。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整体的文化素质提升较为缓慢,影响了新时期下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发展势头。本文简述了农村群众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就目前农村文化发展困境分析了几点文化发展出路。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群众文化;困境与出路
社会性文化的主体就是基层大众,群众文化活动具有自我娱乐、自我完善、自我教育与创造文化艺术等特点,同时具有强烈的辐射效应特征。群众文化活动之所以能够开展完全是因为群众的兴趣支撑,这一点在农村群众文化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由于大多数农村人口并没有“农村文化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主体内容”这一基本意识,因此在实际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时会受到重重阻碍。
1 农村群众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文化是影响一个国家与社会经济繁荣度的关键因素,包括民族经济增长效率与国家的政治稳定性。我国特色主义文化其中的主体内容不仅包含了诸多实际的生产发展规律与工作成果,更与人民群众密不可分,具有科学性与时代性特点,文化范畴包含的范围较广,这与其服务人民的、源于人民的实践特性有着密切关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农村群众文化作为贴近群众的文化类型,不仅具有广泛参与性,同时在社会稳定性的维系与经济的全面发展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1.1 农村群众文化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生存需要早已经不是人类生活发展的唯一,除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人类还需要多种文化活动来保持本质的充实与社会的进步特征。其中包含宗教、科学、艺术以及政治等多种活动内容,这也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全新证明[2]。目前我国走的主要路线是社会主义发展路线,并且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但仍让需要将实现人的共同发展与共产主义目标的实现作为我们的根本追求。人民的全面发展与精神文化的丰富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文化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需要将精神文明作为群众文化的建设主体,同时也要注重农村精神文明的发展与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应将其看做农村整体发展的基础工作类型。
1.2 农村群众文化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杠杆
在社会关系中所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与聂荣才是保持社会关系稳定性的重要基础,这也是保证社会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作为国家与民族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建立的基本依据,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支撑着生活方式的理性表达。文化维护社会稳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点是社会需要一个精神与理想的共同目标,为人际关系提供必要的思想动力与文化支持[3];第二点是社会需要一个和谐的价值取向,尽量保证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畅通性,增强人与人间的亲和力,更好的融入到社会生活中;第三是人们的行为需要一个完善的道德准则, 在规范人们日常行为的同时也能够不断强化人们的道德意识。农村普遍具有邻里间关系紧密与淳朴善良的人情社会特征,但由于各种因素的不确定,邻里间出现矛盾或甚至发展为打架斗殴等事件也屡见不鲜。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在群众中多多展开文化活动是最好的处理方式,通过不断以文化教育陶冶人民群众的情操不仅能够农村生活的和谐稳定提供基本的保障,同时也因为在文化活动中人与人间的情感与交流增多无论是在客观上还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都达到了促进邻里和谐关系建设的目标,有效维持了社会的稳定性。
2 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困境
2.1 主体严重缺乏
当下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主体严重不足,文化的形成与素质的革新不仅需要完善的文化发展工作流程,同时也需要有足够的文化主体对象。目前农村的整体面临着无人困境,因此虽然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但仍然存在着无人参与与管理的主要问题。
产生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有两点。第一是当下农民思想较为落后,没有基本的文化发展意识。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虽然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带动下逐渐引导着农村群众接受新的文化,但一些落后的思想仍然泛濫成灾。以广场舞为例,这一文化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娱乐属性,不仅吸引力较强同时群众融入其中也较为容易,无论是文化知识的普及还是素质的革新都较为容易[4]。但还是有很多农村群众认为这些活动过于时髦,自己参与不进去同时也有也因为动作幅度大甚至产生了“伤风败俗”的说法。这些人不仅自己不参与,同时还对已经接受的村民指指点点或是说出一些具有嘲讽意味的话语。这种情况长期持续必然会在农村中形成抵制文化活动的浪潮;第二是很多村民迫于生计万般无奈下只有出去打工,老人与小孩根本没有时间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即使有年轻人留在了农村也会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生计上,根本无暇分心其他的文化活动。
2.2 文化发展阵地缺失
造成阵地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在现如今的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下很多空地都被用来修建住房或是建设其他具有提高效益的项目;第二是一些文化活动的展示主体,例如农村书屋或是广播站根本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闲置的现象较为多见。再加上新的阵地还没有开发,即使组织起了文化活动也没有新的阵地用以支持丰富的活动类型,从而失去了创新活动的最初意义。
3 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出路
3.1 充分发挥老人优势,解决活动针对主体不足问题
现如今的留守在家的老人虽然缺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但其中也有许多具有一技之长或是对活动有热情的老人,这些老人一是由文化基础,二是有时间与精力,因此将其作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完全可行的问题解决方案。通过组织这些老人开展更多有关他们爱好的文化活动,或是绘画或是书法,以此来带动整体的群众文化发展[5]。再加上这些老人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文化知识学习,也具备深入群众的基本条件,因此也更容易带动身边人参与到文化活动中,甚至可以将其作为农村文化发展的基础引导者。
3.2 发挥资源优势,解决阵地不足的问题
想要解决阵地不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将平时限制的场地作为放映电影的场地或是文化活动场地,二是将一些政府出资修建的广播站以及农家书屋等重新翻新,融入更多现代信息技术以充分发挥出这些资源的文化宣传作用。开拓更多文化活动阵地需要遵循多样与便利原则,以更加完善的文化活动为基础从根本上解决阵地不足的问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确定与诸多文化活动的展开,农村群众文化也在不断革新与进步,整体的素质呈现不断提升的趋势,必然能够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曹栋姣.新时期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问题及解决思路的探讨[J].长江丛刊,2018,(12):58.
[2]杨智宏.浅谈新时期农村文化活动的着眼点与落脚点[J].大众文艺,2016,(3):15.
[3]陈正凤.浅析新时期如何开展农村基层群众文化活动[J].大众文艺,2017,(8):20.
[4]杨竑.论新时代下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4):12-13.
[5]郭睿.新时期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性思考[J].大众文艺,2018,(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