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区域性股权交易融资模式分析

2019-02-18郭一霖

卷宗 2019年34期
关键词:股权融资中小企业

郭一霖

摘 要:随着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的不断成立,给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便利。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的特殊性,满足了中小企业融资的要求,具体包括准入门槛低、资金配备时间快,信息披露方式简单,融资模式多样性以及融资额度灵活的特点。但是,现阶段融资模式依然有着诸多的问题,尤其是股权交易中心体制不健全,投资者的投资顾虑多,以及融资企业缺乏投资亮点。所以,强化融资主体的规范性,才能真正的发挥出股权融资的功效。

关键词: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区域性股权交易

1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现阶段,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国有企业的改革是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同时完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项配套设施,也是经济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目标。正因如此,扶持中小企业走向经济的快车道,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点。银行贷款是大多数企业的融资来源,然很多中小企业的信用结构不能与银行风险控制体系完全匹配,最终造成了企业银行贷款的路径被封堵。

1.2 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表现在,直接融資渠道信息不对称、间接融资规模过小等特点,究其原因与企业自身财务问题、信用问题有关。银行担心结构性风险,企业有没有完善的信用与财务体系,使得两者不能得到有效的沟通。很多学者都尝试着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并提出了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案。有的学者认为,可以引入券商参与到股权交易市场中,也有些学者从OTC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多层次及资本市场体系,综合分析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然而,直接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出发,探讨区域性股权结构的研究课题却很少。笔者从中小企业如何从股权交易市场获得融资的问题出发,对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融资模式的有效运营机制进行研究。

2 区域性股权交易融资及其发展

所谓的区域性市场属于场外交易市场,它是设立在行政区域内,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各种融资服务的私募市场,具体的融资方式包括,挂牌融资、股权与债券的转让服务、以及股权质押贷款。区域性市场股权交易融资有着明显的特点,最突出特点是准入门槛低,主板市场主要服务于大型企业的融资活动,中小创市场主要服务于“二高六新”企业,虽然新三板也是全国股权代办转让系统,但却有着行业与高新区的限制,科创板着重于科技研发。只有区域性市场,才以本地企业为主要对象,且对企业的盈利条件不做限制。

当前,区域性股权市场不需要各种审核,也没有上市审核与等待期,挂牌交易时间大约在3个月,相比主板市场1至2年的审核期而言,区域性股权市场大大的降低了融资耗时,使企业不会错过发展良机。中小企业提供的申请材料相对比较简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搜索咨询的成本。融资模式多样性,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便利,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通过增发、股权转让、股权质押等方式进行融资活动。灵活的融资额度,满足了企业多次融资的需求。

3 区域性股权交易融资的运行机制

3.1 区域性股权交易融资的参与主体

区域性股权融资的参与主体包括,中小企业、投资者、交易所、中介机构四个方面,交易所是融资模式的组织者也是规则的制定者,起到了协调中小企业与投资方的需求,同时也要接受当地有关部门的监管。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挂牌提供财务与法律的咨询服务。投资者一定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其中包括了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中小企业是融资方,同时也是创造市场价值的主体,在中介机构的指导下,健全企业的财务、制度、管理结构等,进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3.2 区域性股权交易融资的基本流程

区域省级政府负责股权交易中心的设立,尽管具体的运作方式并不一致,但基本流程也不会有太大的出入。因此由中小企业提出融资申请,股权交易中心组织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中介机构评估企业价值后,拟写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与融资方案,并推荐给在交易所注册的投资方,投资方根据自身的偏好、投资风险、投资收益等综合评定,确定是否进行该项投资,股权交易中心负责股权的等级与托管,并将投资者的资金划转到中小企业。

3.3 区域性股权交易融资的利润分配

各个参与主体的互惠互利,是区域性股权交易融资模式的设立初衷,股权交易所在运营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会员单位的会费还能在企业发展壮大后的转板过程中获取收益。中介机构在融资模式中,不仅实现了稳定的客源还增加了新的收入点,尤其是对优质企业的深度挖掘,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后的转板过程积累客源。受益最大的莫过于中小企业,实现了对资金的迫切需求,投资者在议价过程中占据了主动的地位,可以通过科学的方式,合理的获取较低成本的企业股权,在日后的股转再次转让过程中获取高额差价。

4 区域性股权融资模式的不足与原因分析

4.1 市场定位不明确引起同质恶性竞争

对企业业绩、法律形态、融资方式、融资规模的不限制,成就了低门槛的挂牌制度,而且融资主体也可以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只要当地政府与企业所在地政府有效沟通后,办理相关证明就可以跨区域挂牌。因为每个区域性股权交易所的挂牌条件不尽相同,所以中小企业会选择符合自身企业特点的交易所挂牌,进而加剧了行业的竞争。

同时,市场定位不明确的前提条件下,造成了同区域内建立多家股权交易中心,直接导致了资源闲置的现象发生,企业融资需求与服务过剩,是引起同行业竞争的根本原因。例如,京津冀地区有3家股权交易所,尽管可以从区域发展规模与企业数量方面进行解释,但具有主导性的股权交易中心只有一家,同时也说明了另外两家的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进而造成了服务资源的浪费。

4.2 交易方式不灵活,缺乏价格发现机制

随着股权交易所的不断建立,极大程度的拓展了企业的融资渠道,然而真正获得融资的企业却为数不多,实现挂牌到股权转让的企业更是为数不多。其中,天津股权交易所是成交量最大的,有将近九成的挂牌企业都真正实现了有效融资,紧接着是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尽管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与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数量遥遥领先,但却缺少股权交易记录,这也说明了现阶段我国股权交易市场各方面都要提升,尤其是运作效率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的。

4.3 会员单位的职业素养良莠不齐

现阶段,大多数的股权交易所的推荐会员中,只有少数的知名券商与银行,绝大多数都是不知名的投资管理公司等,专业服务会员也多为本地企业,进而造成业务水平的良莠不齐。甚至有些会员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客户资源,铤而走险,选择与中小企业合谋期盼投资者,造成了投资者投资积极性不高,亦或者会员单位与投资者合谋低价买进高估值的企业资产,为企业带来了损失。

4.4 业务单一,未能体现多种融资方式

多数的股权交易所都设有股权、债券转让,定向增发,权益质押以及私募债等多元化融资服务,然而现实中各股权交易中心业务却呈现了单一的状态,通过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为止,只有天津交易所的业务体现出了多种融资方式,其他绝大部分都处于单项业务,或者单项活跃业务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企业自身问题,二是中介未能发挥业务水平,三是投资者偏好,四是交易所发展过程主要一项业务,比较单一。

5 完善区域性股权交易融资模式的对策

5.1 统一的挂牌制度和多层次市场相结合

解决同行恶性竞争的最好办法是统一挂牌制度,并结合多层次市场,具体可以通过如下四个方面来解决。首先,按照区域方位内市场容量确定交易中心数量,类似交易所进行合并處理,降低市场运营成本。其次,各个股权交易中心信息共享,统一企业挂牌制度,规避市场乱象。再次,在区域市场内,按照企业信息披露与监管要求,设立不同层级的挂牌制度,满足不同水平的企业挂牌。最后,完善市场间转板制度,对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升级,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降级。

5.2 完善交易制度,加快股权与资金的流动性

引进做市商制度能激发股权交易市场的活性,但我国现有法律束缚了做市商制度的建立,间接的降低了股权的流动性与市场活跃度。因此,国家要加快修改《证券法》与《公司法》的不合理条例,解除对区域性市场股权持有人的限制,改善市场环境,加快股权与资金的流动性、

5.3 加强会员 单位的管理和引导

服务会员的形象充分体现在职业素质与业务素质上,因此提升推荐会员等服务会员的业务素质,交易中心要定对会员机构进行培训,确保职业素养,并设立相关的奖罚机制。对服务会员采取分层级管理,设定相应的考核标准,随挂牌企业的升降而升降等级,让会员市场充满竞争,有竞争才会有更好的服务,才会督导服务会员加强自身管理。

5.4 合并价值性的交易所,活跃各种融资方式

谈化行政干预,强化市场作用,打破常规,按市场要求重组交易所,对价值小的交易所进行充分合并。交易所内的服务会员要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为其科学打造融资方式,挣脱单一融资模式的禁锢,避免融资企业错失良机。同时,交易所积极引入券商、银行、私募投资基金以及集合信托计划等投资者,增强市场的活跃度,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发展。

6 结论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始终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只有解决企业融资困难,才能真正的实现整体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区域性股权交易融资模式的出现,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便利,尽管交易所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但随着不断改进与提升,最终一定会实现中小企业需求与资金流动的完美结合,促进市场经济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洋.区域股权交易市场融资优化问题探讨——基于A股份转让中心挂牌企业的考察[J].财会通讯,2019(20):49-51.

[2]张煜琦.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04):96-98.

[3]高嘉悦.互联网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18(36):283-284.

猜你喜欢

股权融资中小企业
浅谈企业融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