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艺术元素在书籍装帧教学中的应用
2019-02-18张建龙
张建龙
(长沙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各个领域的设计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作为培养设计师的摇篮——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应顺应时代的需求,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当是现代书籍装帧设计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研究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我们开展了对“传统书画元素在现代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这一课题的研究。通过教学等各方面的引导,使学生能自主地将传统书画艺术元素应用于不同的现代设计领域。下面,就结合课题研究与教学探索,谈谈中国书法艺术元素在书籍装帧教学中的应用。
一 中国书法艺术及其特点
中国书法艺术起源于汉字,而汉字从起初的图画、符号到后来字形的创造、定型,经历了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的演变之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书法艺术[1]。
(一)中国书法艺术
所谓艺术,就是以外在的形象表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抽象的意识形态。中国书法艺术,通俗地说,就是中国汉字的书写艺术。所以,中国书法艺术起源于中国汉字。在中国汉字的演变历程中,汉字在发挥着交流思想、继承文化等社会作用的同时,它又形成了一门独特的造型艺术——中国书法艺术[2]。这里,我们要把书法艺术和书法区别开来,书法艺术与书法是不能等同的。例如,练习书法的人都知道“永字八法”,它规定了汉字基本笔画的用笔特点与方法。当一个人掌握了“永字八法”以后,最多只能说明他掌握了书法的基本技能,而并不能表明他已经迈入书法艺术的殿堂。因此,书法艺术比书法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二)中国书法艺术的特点
中国书法艺术就是汉字的书写艺术,虽然汉字是由最基本的横竖撇捺折组成,但是由汉字形成的中国书法艺术却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
1.变化的丰富性
中国书法艺术的变化丰富性,既包括点画的变化,又包括字体结构的变化。首先,因为中国书法的创作工具是毛笔,而毛笔在其书写过程中,就有粗细、疏密、曲直、浓淡等的变化,所以,在书法艺术创作中,点画就有非常丰富的变化。汉字的基本点画又随着书体的不同而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对于不同的书体,点画和线条的形状、粗细、用笔方法等都不尽相同,有的时候还会有很大差异。 例如,篆书的点画简洁圆润、均匀流畅,而楷书的点画则方整妍美、直线居多,行书的点画是重按轻提、灵活多变,草书的点画往往以曲线为主、多圆转。即使是同一种书体,不同的书法家对点画的书写风格也会差别很大。例如,同样是楷体字,欧阳询的字相对工整,字形方正,而颜真卿的点画就相对丰满一些,横细竖粗。其次,因为汉字的最基本功能是记录信息,每个汉字的字形结构都是有严格要求的。但是,如果对字形结构呆板地进行格式化的要求而没有一点变化,那么,也就不存在书法艺术了。所以,在保持汉字点画和结构的相互位置关系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又可以对字形结构进行灵活的处理,进而达到“变化多端”的书法艺术境界。正因如此,在不同书写者的笔下,汉字的形体总是千变万化的。由此可见,中国书法艺术的变化具有丰富性。
2.整体的和谐性
虽然一幅书法作品是由一个一个的单字组成,但是,字与字之间又常常是彼此联系和交融的。如果把单字与作品割裂开来,不强调字与字之间的协调,不顾点画之间的呼应,那么,我们就感觉不到这是一部书法作品,而一个一个的单字就像没有灵魂的人一样,整个作品也会失去灵气。对于书法作品而言,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是要有前后联系的,做到首尾照应、疏密相间、大小相宜、缓急有度,这样,从整体上看,我们就会有一种和谐之感,能够从中体悟到书法的艺术之精妙。因此,整体的和谐性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又一重要特征[3]。
3.作品的创造性
中国书法艺术立根于写字,但它又是在写字的基础上进行的升华。既然称之为一门艺术,那么,它就必然具有作品的创造性。有人说:字是画出来的。此话确实有道理,这里说的“画”,实际上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书者根据将要创作的书法作品内容,内心会有一个“构思”的过程,也就是创造的过程。只要是一幅书法作品,其中就会蕴含书者本人的性情、修养、审美等。同样的作品内容,不同的书者就会有不同的演绎,这就是因为作品中融入了各自不同的创作情感与表达。
4.创作的唯一性
一幅书法作品一旦创作出来,便具有其唯一性。书法创作与文学创作不同,写好的文章还可以反复地修改、加工、润色,但一幅书法作品创作完成之后,则不可修改,是不可逆的。而且书法作品还不可以模仿,即使是临摹他人作品,也不可能创造出与原作完全一样的书法作品,因为这其中必然或多或少地包含着书者本人的创作思想。即使是同一位书者,也不可能创作出完全一样的书法作品。因为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在创作书法作品过程中,点画的形状、结构的安排、用笔的缓急、疏密等,都是千变万化的,不可能从头至尾一模一样。因此,中国书法具有创作的唯一性。
二 中国书法艺术元素在书籍装帧设计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由于各种新潮思想的融入,使得我们不断改变固有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导致设计的作品逐渐开始远离民族个性,丧失话语权。中国传统艺术是独具特色的东方文化和宝贵财富,具有形式多样、内容厂泛、源远流长以及内涵丰富的特点,是书籍装帧设计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对于设计具有很大的借鉴和启迪作用。结合书籍装帧设计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将书法艺术有效融入其中,发展有特色的书籍装帧设计,做好教育工作,突出书法的艺术魅力。
中国书法艺术元素在书籍装帧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既是实现我国传统文化推广与应用的需要,又是培养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原创设计师的需要,而且适应面广,能让学生受益终生。
(一)中国书法艺术元素的应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
教育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任,而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要实现对它的传承,就必须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来进行推广,在推广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其传承。比如,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标志,就是借用中国书法艺术元素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4]。书籍装帧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宽阔的知识面、富有创造性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创新型专业人才。中国书法艺术元素在书籍装帧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正是借助教育的平台,从中国书法艺术的角度入手,将我国书法艺术元素渗入到现代书籍装帧设计教学中,这将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虽然近年来书籍装帧设计有一些能够为世人所认可的原创作品,然而,这与我泱泱大国、与我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极不协调的。越是具有民族性质的,就具有更高的世界价值。要使我们的书籍装帧设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并占有一席之地,借助教育的平台,传承中国书法艺术这一传统文化是最便捷的。
(二)中国书法艺术元素可直接利用或渗透到书籍装帧设计之中
中国书法艺术元素不仅可以用于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字体设计、标志设计等,也可渗透到书籍装帧的整体布局设计之中[5]。
文字作为书籍的主要载体,对信息的传达、表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书法不仅仅是汉字的简单书写,其本身也体现了一定的设计意识。书法与书籍装帧设计同属于艺术,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并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用书法字体来表现书籍的封面文字,在我国很早便有了,如宋元时一些翻刻的诗集经书等封面就采用了书法字体。而最早在这方面表现出明显设计意识的作者,大概要算鲁迅了。早在1909年鲁迅在他《域外小说集》的封面上,就用了陈师曾用小篆题写的书名,外加一幅外国插图,为近代的书籍装帧设计带来一股新风。
书法介入到书籍设计只是一种途径,一种手段。要创造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书籍设计,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表现形式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从我校近几年的书籍装帧设计教学来看,均有学生不约而同地以书籍装帧设计作为探讨研究的对象。然而,由于平常教学中缺乏系统的引导,学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研究缺乏应有的深度,直接导致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往往浮于现象的表面,缺乏文化内涵及深度,也缺乏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原创设计性。
三 中国书法艺术元素在书籍装帧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在书籍装帧设计教学中,可以把中国书法中的字体、神韵和布局以及应用创新等应用到教学中,既发挥了中国书法的艺术价值,又提升了学生的书籍装帧设计艺术水平。
(一)中国书法字体元素的应用
中国书法之所以称为书法艺术,是与它变化万千的字体形态息息相关的。只有通过各种不同的字体形态才能完美地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书法作品。书籍装帧设计与书法创作也十分类似,它的设计创作也要求具有自己的特色,否则,书籍装帧设计就失去了个性,也就失去其艺术价值[6]。
中国书法字体形式丰富多样,并且对于其中的任何一种字体,都有着独特的艺术性。例如:楷书字体的端庄,隶书字体的优雅,行书字体的流畅,草书字体的狂放等。每一种字体都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艺术元素。如果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字体应用到书籍装帧设计中,将大大增强书籍装帧设计的艺术性。
例如,在讲到吕敬人先生对《朱熹榜书千字文》一书的木刻装帧设计时,教师可以抓住“字体元素”这一点,着重向学生介绍:设计者把朱熹的原版大字通过复刻的技术印于封面,同时又以点、撇、捺作为区分上、中、下三册书的特征,使整套书籍装帧的艺术性大大增强。所以,在书籍装帧设计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学会把书法的字体元素应用到书籍装帧设计中,从而提高书籍装帧设计的艺术感染力[7]。
通过上面的教学,学生就能够领悟到中国书法字体元素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并在以后的设计中能够应用字体元素。
(二)中国书法神韵元素的应用
“神韵”是书法与写字的一个根本区别。人们常对临摹者说:“有其形而无其神。”这里的“神”实际上指的就是书法的“神韵”。什么是神韵?可能还无法用一个确切的定义来概述,因为它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有的人在模仿经典书法作品时,往往只是学到了笔法和结构,但是在模仿的过程中,原书法作品的变化法度是学不来的。对于水平较高的临摹者而言,可能学到了原作中的章法,但是,仅有章法而无气象,仍然无法达到原作中的“神韵”。
神韵是中国书法的一个重要的艺术元素,它讲究书法作品中蕴含的一种艺术品格,体现了书者与作品、作品与情感之间的一种和谐。而书籍装帧设计也需要讲究书籍与封面的和谐。所以,在书籍装帧设计教学中,教师需要引领学生把中国书法中的“神韵”这一艺术元素应用到书籍装帧设计中。
书法艺术神韵的表现是十分突出的,对于书法神韵来说,是书籍装帧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能够完全地展现神韵,还需要教师依据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来设计教学工作,也就是所说的动之以旋,以便于提高设计教学的整体水平。
例如,在讲到吕敬人先生对《赤彤丹朱》的封面设计时,教师可以从中国书法中的“神韵”这一艺术元素出发,对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进行分析:设计者没有沿用过去的“文字+图片”的设计模式,而是对设计进行了大胆地创新,将书名以略带拙味的宋体文字进行巧妙地安排,恰到好处地形成一个窗口,在其四周采用了古朴的朱红色调,从而使得封面与书籍内容之间相得益彰,实现了完美而又和谐的统一,这就是将中国书法中的“神韵”运用到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典范。
通过这样的教学和引领,学生对中国书法神韵元素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就有了一个深刻的感悟,从而促使他们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学会应用。
(三)中国书法布局元素的应用
我们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的时候,往往注重的是作品整体的美,而不是先去欣赏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字。所以,我们评价一幅书法作品成功与否的时候,最主要是看它的整体布局。如果整体布局得不够美,即使其中的一个一个单字都写得很漂亮,那也不能改变我们对这幅作品的评价。由此可见,书法作品的布局尤其重要。
其实,在书籍装帧设计中也同样要注重布局。只有从整体性出发,布局好设计中的每一部分,那么,整个书籍装帧设计才是成功的,也才有艺术价值。所以,在书籍装帧设计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中国书法的布局元素应用到书籍装帧设计中。在封面设计时,要力求像完成一幅书法作品那样,做到一笔不多,一笔不少,用精湛的艺术语言来进行装帧设计,从而最终达到“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一滴水见大千世界”的艺术境界[1]。
(四)中国书法艺术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创新
在书籍装帧设计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对各种书体有着系统的了解,并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书法字体的运用必须要和整幅平面设计作品相协调、相融合。我们总结的方法有:
1. 集字
从历代书法碑帖中查找需要的书法字,用摹印、复印剪贴、摄影、扫描等方法获取。在进行集字时要注意所选的书法字与书籍内容相一致,这样才能发挥出文字感染力的最大功能。另外还要注意字形风格的统一,书体的风格要一致等等。
2.创作
学生自己挥墨或是请名人或擅长书法的人进行书写。创作的优点是字体的风格一致、气韵贯通、个性十足,缺点是往往过分注重书法意味,而忽视设计的统一性。
3.后期处理
在书籍设计中书法的表现形式应是多样化,并富有创新的,它应该与书籍的文本内容、书籍造型、色彩浑然一体,这样才能使作品产生巨大的视觉效应和感染力。
(1)色彩转换法。可以对书法字体运用多种色彩排列甚至采用对比或渐变的手法,增强文字的色彩感染力,使文字呈现出图案化的美感,更富于设计趣味。
(2)图文透叠法。这是将文字放在图片里,做成反白或压色字,也可以以文字为主将图镶入文字的字骨当中。使用这种设计时,书法字体的笔画应厚重一些,否则会降低设计的效果。若选择一些特殊图案来叠放,效果更佳。
(3)计算机辅助设计。借助电脑,使用一些图形处理软件如Photoshop、Painter 等对书法字体进行填色、错位、变异等处理,不但速度快而且效果理想。
(4)装帧工艺。利用各种印刷手段,如起凸、压凹、烫电化铝、烫漆片、过UV、覆膜、激光雕刻等工艺手段为书法字体塑造现代个性表达,为书籍装帧设计实现工艺之美,追求美感和功能的完美和谐,提升书籍内涵和品质。
书籍装帧设计教学是不能缺少传统文化意识的。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应该在书籍装帧设计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总之,在我们倡导传承传统文化的今天,将中国书法艺术元素应用到书籍装帧设计教学中,既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培养书籍装帧艺术设计人才的需要;既提升了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又使学生设计的作品更具文化内涵。只要我们在书籍装帧设计教学中善于应用中国书法中的字体、神韵和布局等艺术元素,就能够促进学生书籍装帧设计水平的提高,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原创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