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阈下乡村文化扶贫体系构建与路径优化研究
2019-02-18刘田飞
刘田飞 陈 刚
文化扶贫是指通过改善乡村地区相对落后的文化基础条件,通过兴办技能教育、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等多种方式,促进乡村地区在获得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文化的同步发展,实现乡村社会的全面进步。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文化扶贫是扶贫工作全面推进的重要内容。在推进乡村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布局与发展的基础之上,实现针对性的、因地制宜的精准式文化扶贫,可以补齐我国在乡村地区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短板,促进乡村地区文化消费的满足,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精准式文化扶贫,也可以提升政府的文化公信力水平,促进社会文化公平,进而实现全社会的文化治理。
一、精准扶贫视阈下文化扶贫的重要意义
(一)改善乡村相对落后的内生动力
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关注,2014年提出在农村要实行精准扶贫。2017年召开的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的基础上,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又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和补充,即到了建党100周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建国100周年,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即将到来的第一个100周年之际,以期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贫困不仅仅是指物质上的贫困,还是思想观念、精神文化上的贫困,物质缺乏只是导致贫困的外部因素,而文化贫困才是内部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曾指出,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智和志就是内因,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要有“弱鸟先飞”的意识和行动,没有要“飞”的内生动力,外部帮扶再多,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以精准扶贫为视角,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实行文化扶贫,才能提高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促使贫困群众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观念转变,才更有利于乡村文化环境的改善和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实现乡村落后面貌的改善。实行文化扶贫,通过乡村的图书室、文化站和文化活动室等一系列公益性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乡村人口居民文化素养,丰富群众的日常生活,便利群众的基本文化消费需求,从外而内实现乡村整体文化环境的改观。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乡村存在巨大的文化产业市场。我国的传统文化植根于乡村社会,大量的传统节庆、民俗活动在乡村社会有着肥沃的生存土壤,乡村世界里的农业景观、文化传统、手工技艺和传统节庆等文化资源,也是一种可资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乡村旅游产业正成为带动乡村社会发展,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社会面貌的重要产业形态。对乡村社会进行精准的文化扶贫,在“扶贫”的同时,也需要“扶智”,更需要以乡村自身的文化为发展动力,实现乡村社会落后的发展方式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通过发掘乡村技能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通过对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方面实现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留,另一方面,以文化产业的带动,实现乡村社会的发展活力由内向外迸发。
(二)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是实现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实现宜居家园建设的重要步骤,而乡村文化振兴又必然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乡村振兴, 既要塑形, 也要铸魂, 要把重建乡村文化自信提上日程并摆在重要位置。[2]我国几千年的文明根生于乡村,乡村社会是保存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与土壤,是新时代我国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而随着城市化的日渐推进,乡村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的进步,乡村社会的“空心化”、乡村老龄人口养老、经济发展的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则显得更加突出。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滞后,文化建设滞后也是当前乡村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乡村人群文化消费难、文化消费意愿不强、乡村整体性的居民文化素养与城镇居民差距过大等问题显示了乡村文化建设在地理区域和推进环节上仍是我国整体文化建设需要补齐的短板。由此,在这种大背景下,以产业兴旺、城乡融合等路径创新乡村治理体系的同时,以精准扶贫为视角,对乡村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进行精准的“文化扶贫”,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步骤。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随着乡村社会的快速发展,乡村地区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落后的文化基础设施条件与乡村群众日益扩增的求知、求乐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不协调,在乡村社会依然存在着村民文化素养不高、乡村社会陋习等客观现象,乡村地区也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较为薄弱的地区,通过精准的文化扶贫,提升居民文化素养,打造和谐的乡风文明,也是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精准的文化扶贫作用在于,通过对乡村地区基础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寓教于乐,打通乡村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通过文化力量的扩散和传播,普及公民道德规范,促进改善乡村地区目前存在的各种陋习和落后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倡导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乡风文明。精准的文化扶贫,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相对不发达、位置较为偏远的乡村地区,通过系列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立,深入宣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乡村居民的技能和素养,通过建立乡村培训、传统文化研习等新的长效机制,引导乡村居民利用新的知识、技能增收致富,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丰富村民自身的精神生活,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提高。
二、乡村文化建设所面临的的困境
(一)乡村人口的空心化导致文化服务受益主体的流失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导致乡村呈现出人口空心化的地域态势。其中的青壮年是乡村接受基础教育较为普遍、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他们向城市的移动,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建设的群体受益面趋于狭窄,文化建设投入和文化服务受益度产出不成正比,这也是当前我国乡村地区文化建设面临的难题。“投入”与“产出”的不协调,困扰着乡村地区的文化建设。一方面,受益面的狭窄,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人均核算成本增加,且由于人口密度较城市而言相对较低,这就造成了许多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空置和浪费,如许多乡村的农村书屋、文化活动室就面临着空置的窘境。文化服务受益主体的流失致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效益不高,对地方政府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影响。如笔者在云南省的一些乡村经过实际调研发现,很多针对乡村地区的送戏下乡文化活动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仅仅是为完成上级部门指派的任务,形式主义严重。一些乡村地区政府有送电影下乡的文化活动,但执行力不强,有的乡村面积较大,送电影下乡成本过高,每月一次的电影下乡放映服务经常中断。同时,电影下乡的电影节目内容“不接地气”,老百姓不喜欢,也导致该项文化服务活动的成本较高、效益较低,地方政府对于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意愿不高,这更不利于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很多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流于形式或仅仅只为应付上级检查。
(二)乡村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乡村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地域面积的广阔,都让其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难有如城市般的规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承载乡村居民文化活动、满足乡村居民日常娱乐、精神生活的重要场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与密度决定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投送能力和覆盖能力。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基层政府往往会缺乏建设资金和维护资金以进行必要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地域面积较大,也是困扰乡村文化建设的难题之一。许多行政村又包含面积较大、较为分散的自然村组。人口的居住和分布较为分散,也增加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的难度。在现实条件中,诸如村民图书室、村民文化活动广场一般建在村委会,给距离村委会较远的村民进行看书、文娱之类的文化活动带来了不便。
(三)基层文化工作群体缺乏
文化扶贫在由粗放向精准的转化过程中,贫困地区基层文化人才稀缺已成为发挥文化基础设施功能、激活文化扶贫项目的关键性制约因素。[3]基层文化工作者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部门与民众之间的“桥梁”,起到了连接民众公共文化需求导向和满意度的“纽带”作用,创新和完善公共文化配送机制成为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升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建设,促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民覆盖、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全民共享的客观要求。加强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真正做到文化惠民,直接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基础性、公益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特点。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技术迅速扩张和蔓延,网络生活几乎占领了当代社会人们生活的每一寸空间,人们的文化消费也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依赖于科技,互联网正在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文化消费方式,对于乡村地区而言更是如此。即使“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城市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在贫困地区仍无法长效发挥其在信息供给中的作用,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仍然是传统的电视、广播。[4]互联网加速了乡村地区民众获取文化消费信息的便利性,却由于懂技术、懂网络等文化人才队伍缺乏,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乡村的文化建设。
三、乡村地区精准文化扶贫的体系构建和路径优化对策
(一)精准识别贫困群众需求,以期实现无缝对接
提高文化扶贫的精准性,必须进行文化扶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比如电影题材、戏剧内容、体育器材、图书报刊、互联网信息等,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村户、不同性别、不同代际的需求。[6]群众的满意度是评价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真实标准,一切以群众的现实需要为目标,让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更接地气,充满更多的“乡土味道”是进行乡村精准文化扶贫的重要方向。如乡村图书室的图书要多陈列如农业技术、科普等老百姓现实生活中较为需要的书籍;送电影和戏剧下乡,要缩短电影、戏剧同老百姓之间的文化距离,降低观众欣赏的难度;乡村文化活动广场要尽可能贴近乡村人口聚集区,且广场的数量分布要尽可能照顾到更多的自然村人口;在乡村建立完善绩效考评机制,以群众满意为评价标准,对公共文化配送效能进行考核。通过精准对接群众的文化需求,维护群众日常文化消费需要,是文化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步骤。
(二)精准帮扶,因地制宜提高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进行乡村地区精准文化扶贫的前提要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是文化扶贫的基础性、保障性的环节,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式覆盖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文化扶贫的精准一环。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的增加,对文化消费的需求的愿望也更加迫切,乡村对文化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种类逐渐趋向于多元化,这就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乡村公共文化供给侧在内容层面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在乡村地区的建设中,首先,要加强基础性的文化公共设施建设,促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式覆盖,如综合文化活动室、农村书屋和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着眼点,通过建设各类惠民文化设施,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创新和丰富。其次,要着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最后一公里”障碍,根据乡村人口的分布情况,合理规划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与数量,缩短文化活动广场与居民聚集区的距离。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便利民众基本文化消费,方便各种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将更多乡村人口囊括进“文化圈”中来,便利群众进行文化休闲与娱乐。
(三)精准帮扶,以文化产业引领文化扶贫
文化产业是将地方文化资源优势转为产业优势,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新兴产业。[5]乡村社会存在着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古迹、信仰民俗、农耕文明等多样化的文化资源,随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速度的加快,更为乡村文化精准扶贫提供了新的契机。而文化产业的发展正是乡村地区释放文化内生潜力,激活地方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将乡村地区传统文化优势转换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优势的重要出口,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切入点,引导乡村文化扶贫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乡村文化资源进行精准定位,结合不同乡村的文化资源环境,因地制宜地将乡村地区的乡土手工艺品加工业、乡村文化旅游业、传统节庆文化开发等业态做大做强,通过对文化品牌包装与宣传,结合文化市场的需要,不断推出受市场喜爱的乡村文化产品,通过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实现乡村人口致富增收。同时,要发挥政府的桥梁和引领作用更多地吸引社会资本、文化企业投入乡村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和促进多元化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反哺乡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形成对政府投入力量的补充。
(四)精准考核,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乡村地区的基层文化服务群体的建设,可以促进公共文化配送机制的不断优化,供给流程和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许多质量优、老百姓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才能及时地送到民众身边。加强乡村地区的基层文化服务群体的建设,首先要围绕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的服务建设进行。在人员配置上,要加强人才引进,给予基层文化服务中心一定的专业人员编制配额,不断吸引毕业大学生、返乡年轻人才等群体充实基层文化中心。脱贫攻坚战,尤其是在深度贫困地区是坚中之坚,要派最能打的人,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在脱贫攻坚期内,对于表现优秀的,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可提拔重用。同时,也要解决软弱领导班子的问题,让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真正发挥出战斗堡垒的作用。[1]基层文化扶贫队伍建设不仅要着眼于贫困地区文化扶贫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更要为基层文化工作者考虑, 在脱贫攻坚期内,对其工作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估,将其自身职业发展纳入考量, 以期形成文化扶贫工作者与文化扶贫事业进步良性互动。[7]其次,通过短期培训、城镇文化部门工作人员驻村等形式优化基层文化服务中心人员的素质,通过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不断的服务和管理作用,促进文化精准扶贫。
结 语
文化精准扶贫应作为一个可持续的发展过程,以助力于乡村文化建设,推动发展我国的乡村振兴事业。乡村社会发展的相对落后不应成为乡村被城市化时代洪流抛弃的理由,相反,中国城市化的基础是乡村,乡村社会保存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与土壤,其区域面积广阔,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乡村地区的文化精准扶贫应成为我国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建设乡村人才队伍、尊重乡村文化传统、对接乡村群众文化需求等文化精准扶贫方式,促进基层扶贫工作更加全面,在推动乡村社会更加全面发展的同时,使乡村社会更具文化活力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