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状及策略分析

2019-02-18褚照楠林希玲

社科纵横 2019年8期
关键词:信仰马克思主义同学

褚照楠 林希玲

(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7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1]。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时代,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信仰即马克思主义信仰有两重意义,一是作为人类共同的理想是每个人把握实际、凝聚人心、开创未来的精神动力源,二是作为个人信仰是每个人超越自我、奠立生命不朽价值的终极依托。”[2](P470)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使其在科学信仰的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一、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调研分析

为了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相关情况,我们选取了全国7 个地区不同层次的12 所高校,部属重点院校4 所,公立地方院校7 所,民办院校2 所。我们自制问卷进行调研,从性别、民族、独生子女、专业、年级、学校层次、成长区域、家庭经济情况、政治面貌、以及大学生政治信仰、道德信仰、法律信仰、生活信仰等方面进行调研,覆盖面较广、样本量较大,比较具有代表性。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400 份,回收问卷2346 份,回收率97.75%。从这次调研对象的抽样情况看,样本量较大,各方面的信息基本符合全国大学生中比例分布情况,比较具有代表性。需要说明的是性别比例中女生比例偏高,这与有些专业女生多的客观现实有关;在地区分布上,这次调研以东部地区为主,兼顾中部和西部地区。

(一)大学生信仰调查的基本情况

关于大学生信仰,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大学生信仰的总体概况,主要涉及三个问题:一是人是否应该有信仰的问题,对此,76.7%的学生认为人应该有信仰(回答必须有和应该有的分别占29.0%和47.7%),回答无所谓的20.0%,不知道的0.6%。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认识到信仰的必要性,大学生需要信仰、追求信仰。二是个人有没有信仰的问题,具体到大学生个人,43.4%的学生表示自己有信仰,另有29.2%的学生表示没有信仰,还有说不清楚的占27.4%。即有一部分学生有明确的信仰,而超过半数学生则处于迷茫状态或是在寻找信仰的过程中。这说明如何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信仰,并引导他们选择和确立正确信仰,是我们社会面临的紧迫任务。三是如果有信仰,那么信仰是什么的问题,关系到每个人具体的信仰。在有信仰的同学中,信仰马克思主义的45.7%,信仰个人主义的12.2%,信仰实用主义的18.6%,信仰宗教的6.4%,选择其他信仰的占6.6%。问卷的第二个部分是把信仰具体到政治信仰、道德信仰、法律信仰、宗教信仰和生活信仰这几个方面,针对具体的信仰来进行调查分析。

1.大学生的政治信仰

关于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情况,我们主要调查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指导作用,二是是否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取得的成就。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指导作用的态度上,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指导作用,其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的占44.4%,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有一定指导作用的占43.7%。89.8%的同学都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肯定其取得的成就,其中,超过半数即52.6%的同学很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对其取得的成就赞赏有加。6.0%的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离我们很遥远并且指导作用不大,另有2.0%的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6.9%的同学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般,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并表示可以接受。仅有1.6%的同学不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存在的不足感到愤怒。

2.大学生的道德信仰

调查结果显示,51.2%的同学对当代大学生整体道德素质持乐观的态度,认为整体素质“很好”和“好”的分别占14.3%和37.0%,有44.1%的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整体素质一般。有4%的同学对当代大学生整体素质持否定态度,其中,认为较差的占3.4%,认为很差的仅占0.6%。这说明,目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情况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当被问到“对社会上出现的不道德行为的反应”时,28.7%的同学对社会上出现的不道德行为表示愤慨、谴责,10.2%的同学采取冷眼旁观的态度,55.1%的同学会对社会上出现的不道德行为进行反思并有所行动。

3.大学生的宗教信仰

在有信仰的同学中,信仰宗教的占6.4%,当问及他们信仰宗教的原因,20.2%的学生是受家庭或亲友的影响,另有3.2%、4.0%、2.1%的学生信仰宗教是因为宗教宣传、相信教义和宗教氛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16.8%的学生把宗教当作是一种精神寄托,这表明,在信仰宗教的影响因素中,除家庭亲友影响成因比较牢固外,其他因素和途径是可控的,也是能够正面引导和争取的。关于“不信教同学对信教同学的看法和态度”,超过半数57.5%的学生能够宽容接纳,3.2%的学生对此感兴趣,这说明多数学生对待宗教持中立甚至是肯定态度,他们是理解这种信教行为的,这也意味着这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会有转而信教的倾向。另有13%的学生对宗教持消极看法,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22.8%的学生认为无所谓。

4.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调研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肯定了法律的作用,92.9%的同学认为法律重要,只有3.7%和2.2%的学生认为法律可有可无或是根本没用。当大学生的权益受到侵害时,47.6%的同学表示肯定会寻求法律的帮助。另有相当一部分比重(40.1%)的大学生表示有时候会寻求法律的帮助。这表明我们社会的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深得大家的认同,但是由于法制的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了一部分群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仍然选择沉默,不会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大学生的生活信仰

当被问到“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时,34.7%的大学生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比较客观,认为人生价值的大小应由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决定,51.7%的大学生认为人生价值更具有主观性,25.1%的大学生把是否实现人生理想,26.6%的同学把是否幸福快乐作为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还有11%的大学生的价值观比较狭隘,单纯地把社会地位的高低或是金钱的多少等同于人生价值。当对人生感到困惑和迷茫时,38.4%的同学会寻求父母家人的帮助,33.0%的同学会寻求同学朋友的帮助,7.0%的同学会寻求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作用,7.2%的同学会进行心理咨询。

(二)关于当代大学生信仰方面的几点结论

综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能够自觉主动地去确立信仰,但是一部分学生只是在意识到了信仰的重要性,还没有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从而导致信仰的确立度并不高。二是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性与多样性并存,在有信仰的大学生中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度较高,但也有不少同学信奉宗教等非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三是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信仰充满正能量,但是仍然存在世俗化、趋利化等问题,崇尚个人主义、贪图享乐的学生不在少数。

二、大学生信仰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信仰认知出现偏差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强大的利益和就业压力的驱使下,相比树立科学的信仰,大学生们更注重眼前利益的得失。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社会问题,这些都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学生甚至迷失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开始认同“利益至上”,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当做是一种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工具。80.8%的学生都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是接近40%的学生是为了谋求仕途的发展、对工作有帮助或是满足老师和家长的要求。不少学生把利己当作影响他们言行的直接驱动力,把为他人做事,当做是一种投资,具有浓厚的功利色彩。盲目的追求物质生活,必然会导致精神生活的弱化,相应的政治信仰、道德信仰、法律信仰、生活信仰也就逐渐消退。没有理想信仰,人就会得软骨病。那什么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呢?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追求、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心。总之,大学生自身信仰认知出现的偏差严重制约着信仰教育的实效性,而且不断腐蚀其精神世界,从而导致信仰危机的产生。

(二)高校信仰教育有待提高

一方面,在信仰教育内容上,张维为在《中国震撼》中指出:“一个国家的政治话语非常重要,而政治话语的核心是理念。”[3](P126)在目前的大学生信仰教育过程中,我国沿用的话语体系缺乏新的表述,多是生硬的口号和苍白的界说,尚未形成新的话语体系。新时期的大学生们虽然文体娱乐活动精彩纷呈,但陈旧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与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是格格不入的,这导致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越来越陌生甚至是一味地抵制与排斥思想政治理论课,严重影响信仰教育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信仰教育的主体上,良好的信仰教育效果的取得离不开教师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优秀的道德品质等等,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核心力量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但是当前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并非都是在马言马、在马爱马的教师,有的教师肆意评价历史,蔑视党的理论,盲目地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归结为理论上的失败。还有一些高校只是表面上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上却将其边缘化,随意安排思政课教师,随意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制约着信仰教育的有效展开。

(三)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不断发展,加之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各种文化、思潮之间相互碰撞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信仰教育环境的复杂性。西方国家一直想要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长期对我国推行“和平演变”的策略,不断地向我们输出西方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等,且有的是伪装成“糖衣炮弹”的形式,极具煽动性。例如,西方的特色节日大受追捧,有的其受欢迎程度已经超过了某些中国传统节日;有的学生盲目追求“小资”,把西式的生活方式当作一种时尚;现在代购行业风生水起,不少学生购物时盲目追求进口,认为进口的就是好的,对国货不屑一顾;热衷于好莱坞大片,认为英雄改变世界,崇尚英雄主义等等。这些西方文化都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冲击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地位。

三、应对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的策略

(一)完善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

我国高校一直都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生从小到大接受的也都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信仰教育的内容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一般而言,教学内容的载体就是教材,教师们根据教材的内容来安排课程,但是现在所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仍然存在内容缺少现实感、语言较抽象、与学生实际联系不密切等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过程中的枯燥,学生的兴趣并不大。

要想完善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必须要处理好信仰教育内容的稳定性和变化性之间的关系。信仰教育的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其核心内容或者是基本内容是一以贯之的,但也有一定的变化性。所谓变化性是指信仰教育的内容要根据时代的特点,依据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的特点来有针对性的进行信仰教育。新时代条件下的信仰教育,必须把信仰教育的内容立足于现实,与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信仰教育的有效性。

(二)创新大学生信仰教育方法

作为大学生教育活动中的一部分,大学生信仰教育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学生信仰教育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信仰教育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育方法多采用理论灌输的形式,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传统的信仰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方法迫在眉睫。

1.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二者的有效结合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教育的过程中,理论知识是基础,实践教育要以正确的理论知识为指导,理论知识的发展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实践教育的发展。如果只是单纯的依靠理论知识的灌输,大学生的信仰教育难免会成为空中楼阁,如果只依靠实践的作用而忽视理论,那么大学生的信仰教育难免会陷入错误方向。良好的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效果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作用。

一方面,高校要抓好大学生信仰教育方面的相关教学工作,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资源,紧跟时代潮流。另一方面,把学生的信仰教育内容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引导大学生参加有利于信仰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认知,也有利于真正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总之,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方法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一项基本的方法,我们不仅要重视理论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基础性作用,还要在现实生活中帮助大学生真正树立起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2.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

多个个体组成一个集体,个体不能脱离集体,集体也不能脱离个体而存在。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信仰教育中比较常见的方法。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与集体教育分不开,集体教育关注的是整体性,个体教育关注的是每个个体的差异性。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密不可分,优势互补。在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过程中,要以共同的价值观为导向,用科学的信仰来进行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

一方面,在集体教育时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发挥班集体的组织和带头作用。首先,教育者要充分学习与理解什么是科学的信仰,应该怎样进行大学生信仰教育等问题,在集体学习中发挥自我教育的优势,从而才能够树立起标杆,成为学生看齐的榜样。其次,在榜样示范的作用下,受教育者要主动自觉地接受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化于心,从而转化为自己的信仰目标,真正做到外化于行。另一方面,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都是不同的,当集体教育之后个体思想上仍还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就要进行个体教育。个体教育要求教育者一定要注重每个个体的差异性,如性格、理解能力等方面,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大学生信仰教育。教育者要现实条件,发现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和心理诱因,主动激发个体形成信仰的内在动机,为信仰教育提供良好的受众群体,从而帮助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显性和隐性相结合

顾名思义,显性教育是指有明确的教育目的,采用某种外显的教育方式进行信仰教育的方法,例如,课堂上关于信仰知识的讲授等都属于显性教育。隐性教育则是一种无意识的、融合在受教育者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教育方法。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各有特点,二者的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大学生信仰教育良好效果的取得。

一方面,学校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开展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加强学校的作风建设。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要阵地还是在学校,所以要善于利用校园建设来加强隐性教育,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整合。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去参加健康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访问、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了解战争年代革命先烈们为了心中的信仰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进行社会调查,掌握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状,从而对信仰教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参与社区服务,在实际生活中加深对信仰的认识,从而达到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的高度统一。总之,为了更好地运用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来促进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不止需要加强显性教育中的隐性渗透,还需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手段来进行隐性教育,完善隐性教育的方式方法,科学优化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营造良好的校风与社会风气,大学生在无形中受到熏陶与感染,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三)优化大学生信仰教育环境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树立科学信仰的过程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推崇生活教育的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4](P633)所以,树立科学的信仰必须要优化我们生活的外部环境,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协调的信仰教育大环境。

第一,就大学生信仰树立的过程而言,家庭的影响是最基本、最直接的,父母的信仰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信仰取向。例如,在信仰宗教的学生中,有20.2%是受家长或亲友的影响;当被问到“对理想信仰有影响、励志作用最大的一项”时,23.9%的学生选择了父母的教诲。原生家庭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家长,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塑造优良的家风。第二,学校可以说是学生成长的第二个家园,学校环境是否健康向上也会影响着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成效。对大学生而言,学校是学习和生活的栖息地,老师、同学的影响无处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信仰观。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时,高校教师及管理者要把握好主流信仰的一元化,坚持信仰取向的科学化,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第三,就社会层面来说,则要弘扬正能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5](P162)从而为大学生信仰教育营造一个科学向上的社会氛围。

猜你喜欢

信仰马克思主义同学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