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二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246例疗效分析
2019-02-18周诗侗
周 飏,周诗侗
(1.成都长江医院耳鼻咽喉科,成都 610091;2.重庆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400014)
鼻中隔偏曲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可引起鼻塞、头痛、鼻出血等症状[1]。研究报道,鼻中隔偏曲患者具有轻度心理健康损害,存在明显抑郁、焦虑情绪障碍[2],因此鼻中隔偏曲的治疗及何种术式更为微创引起了临床的广泛关注。韩德民等[3]根据鼻中隔偏曲产生的生物力学原理提出了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该术式在矫正偏曲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鼻支架骨,可降低手术并发症。笔者在临床应用该术式时发现,绝大部分患者减除第2和第3条张力线后,第1条张力线也可得到松解,因而不再需切除第1条张力线。本研究对成都长江医院246例行该手术的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二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二线减张法)的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成都长江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4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均符合鼻中隔偏曲的诊断标准[4]。其中,男151例,女95例,年龄15~71岁,平均(34.1±11.7)岁。所有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鼻塞,部分患者有头痛、鼻出血等症状,水平位及冠状位CT扫描结果显示,均具有鼻中隔尾侧、高位或后位偏曲,有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适应证。排除伴鼻窦炎、鼻息肉或其他鼻腔鼻窦病变的患者。本研究经成都长江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46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 采用局部麻醉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用1.0%丁卡因+0.1%肾上腺素混合液棉片表面麻醉双侧鼻腔黏膜后,用1.0%利多卡因+0.1%肾上腺素于双侧鼻中隔软骨膜及切口处局部注射麻醉浸润。0°鼻内镜下于凹侧鼻中隔皮肤黏膜交界处行“L形”切口,切开黏膜及软骨膜,呈“扫地状”分离黏-软骨膜,向后至筛骨垂直板及犁骨上后部,向下至鼻中隔与鼻底交界处。不切开第1条张力曲线处软骨,不分离对侧,保留方形软骨。分离方形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的连接,咬除筛骨垂直板及犁骨前缘较厚的骨质,切除第2条张力线;将鼻中隔软骨与下端的犁骨、上颌骨鼻嵴的结合处分离,剥离犁骨、上颌骨鼻嵴对侧的黏骨膜至鼻底部,由前至后水平条形咬除2~4 mm宽度的犁骨、上颌骨鼻嵴和腭骨鼻嵴,切除第3条张力线。若伴有嵴/棘突者,采取楔形切除法处理[5]。切除第2、3条张力曲线后复位骨质无重叠,一般情况方形软骨由于应力变化复位至正中位置,个别方形软骨前位仍然呈弧形偏曲者,于凹面行软骨划痕消除软骨偏曲部表面应力。对侧下鼻甲代偿性肥大者行下鼻甲骨折外移或下鼻甲成形术。彻底止血后,大部分患者术后采取鼻中隔连续贯穿缝合,无需填塞;部分行软骨划痕术后需塑形的患者用膨胀海绵填塞鼻腔,术后24~48 h取出填塞物。
1.2.2观察指标 术前及术后半年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鼻塞、头痛等主观症状进行评估。术中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统计单侧及双侧黏膜破损率;术后半年鼻内镜复查统计矫正满意率及鼻中隔血肿、鼻中隔飘动、鼻背塌陷及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2 结 果
246例患者术中出血量5~90 mL,平均(18.5±7.0)mL;手术时间6~45 min,平均(16.7±5.6)min。术中单侧黏膜破损率2.8%(7/246),无双侧黏膜对穿破损。术后半年患者鼻塞VAS评分为(1.8±0.9)分,较术前[(7.7±1.3)分]明显降低(t=59.973,P<0.01);头痛VAS评分为(1.4±0.6)分,较术前[(5.4±0.6)分]明显降低(t=61.857,P<0.01)。因鼻中隔偏曲引起鼻出血的患者症状均消失,鼻内镜检查矫正满意率95.1%(234/246),有12例(4.9%)矫正不满意。246例患者均无鼻中隔血肿、鼻中隔飘动、鼻中隔穿孔及鼻背塌陷等并发症。
3 讨 论
随着技术进步,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日益向微创方向发展。WANG等[6]根据鼻中隔偏曲产生的生物力学原理,提出通过切除方形软骨前、下、后方的3条张力线减除张力达到矫正偏曲的目的。周诗侗等[7]对三线减张法鼻中隔矫正与传统矫正术进行比较,发现三线减张法鼻中隔矫正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王彤等[8]的回顾性分析也证实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可显著改善患者主、客观疗效。浦诗磊等[9]在该方法基础上简化流程,提出仅切除第2、3条张力线,不切除第1条张力线,并将法此命名为“二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本研究中,246例患者经过二线减张法,最终鼻中隔偏曲矫正满意率95.1%,鼻塞、头痛、鼻出血等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提示该方法能让绝大部分患者矫正满意,改善主观症状。分析其生物力学原理,可能是由于鼻中隔软骨在上颌骨、筛骨、腭骨与额骨等发育完成时还在生长,受到周边骨质的牵拉和错位压迫,在连接部位形成张力导致鼻中隔偏曲,而鼻中隔尾侧只有大翼软骨内侧脚,无其他骨性结构,因此通过解除第2、3条张力线的张力后,鼻中隔软骨的弹力扭曲张力得到释放,从而松解了第1条张力线的张力。
本研究中,24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6.7±5.6)min,平均出血量(18.5±7.0)mL,可见二线减张法通过简化手术流程,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术中出血减少可改善手术视野,降低手术难度,并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切除范围少,创面小,更加微创,大部分患者行鼻中隔连续贯穿缝合即可,无需填塞。术后进行缝合还是填塞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没有对比两种方法,这是本文的不足。但笔者在临床中体会,缝合法减少了患者术后因填塞所致的痛苦,不会增加鼻中隔血肿的发生率,与文献[10-12]报道一致,因此,该方法最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本研究术中单侧黏膜破损的7例(2.8%)患者,均伴有棘/嵴突,棘/嵴突处骨质较厚,张力较大,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最易发生黏膜破损的部位,在切除第3条张力线时,采用楔形切除的方法[5],即在处理棘/嵴突前先分离对侧以保证对侧黏膜完好,采用隧道法分离后减张切除,从而减少黏膜破损的发生,因此术中无双侧黏膜对穿破损者。由于二线减张法更大限度地保留了鼻中隔的支架,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术后鼻中隔穿孔、鼻背塌陷、鼻中隔飘动的发生率,不良反应更少。
随访中,仍有少部分患者行二线减张后偏曲矫正不满意,分析其原因,与高位顽固偏曲术后出现“帐篷”效应或伴有歪鼻有关,可能这部分患者需要扩大切除范围或联合歪鼻整形[13]。对于仅限于鼻中隔高位偏曲或棘/嵴突状偏曲的患者,行局部切除即可使鼻中隔矫正达到满意效果,不必完全按照二线减张切除其他骨性支架。周诗侗等[14]对大量鼻中隔偏曲矫正病例的手术技巧进行了总结,也值得临床借鉴。二线减张仅是在三线减张基础上进一步简化流程的手术理念,术中最终的术式还需根据鼻中隔偏曲的具体形态制订个体化方案[7,15]。由于临床中设计不同方法的随机对照研究较为困难,本研究仅为对二线减张法的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缺乏对照组,还需进一步研究。
总之,二线减张法疗效满意,该方法是在三线减张法基础上进行的改良,更大限度地保留了鼻中隔骨性支架,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该方法遵循鼻中隔偏曲产生的生物力学原理,体现了微创外科技术的宗旨,也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