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将成为电子信息产品包装发展的主旋律

2019-02-18中国包装联合会电子工业包装技术委员会叶柏彰

上海包装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产品包装电子信息绿色

■ 文/中国包装联合会电子工业包装技术委员会 叶柏彰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绿色发展成为时代潮流。

2019年6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三部委联合印发了《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此《方案》聚焦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发布一系列鼓励消费政策,进一步巩固产业升级,增强市场消费活力,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促进消费升级和畅通资源循环利用提出了各项具体措施,并为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包装行业是一个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包装是国际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节能环保已是众多企业发展的共识。因此,绿色包装将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及其他工业产品包装发展的主旋律。

一、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包装现状

绿色包装、低碳经济作为具有典型“新经济”特点的领域,有很多创新模式和理念。因此,在我国现有能源和材料消耗还不能大幅度降低的现实条件下,除了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和发展新能源之外,开发应用新型材料是有效减少碳排放的另外一条主要途径。十几年来,实践证明瓦楞纸板、微细瓦楞纸、纸浆模塑、纸护角、纸蜂窝等,其结构、材料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以最为廉价的纸为原料,而研制的轻质、高强度、用料省的纸基结构复合材料,可作为木材、EPS发泡塑料等主要优选替代材料。与此同时,其材料和制品可以100%循环,再生利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功能和价值,因此赢得了电子信息产品包装的青睐。

近几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包装已朝低碳方向发展,逐步以瓦楞纸板、微细瓦楞纸、纸护角、纸蜂窝、纸浆模塑等环保材料替代木材、EPS塑料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推广应用工作,并取得了重大进展,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国电子信息产品源源不断地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低碳环保的新路子,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包装及其他工业产品包装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作用。如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通过整合资源优化设计,在保证安全、环保、质量的前提下,以纸蜂窝箱替代瓦楞纸板箱和EPS发泡衬垫,近两年降低包装成本1200多万元。

确实如长虹,海尔,海信,格力,美的、TCL等家电巨头,在低碳包装上有所大动作,成效显著,他们对环保包装的紧迫性和举措以及成功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其强大的实力后盾无疑让众多的企业家们大开眼界。但无可否认的是还有些企业依然是徘徊在转型的十字路口,既不愿贸然前进,又不敢断然割舍。正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观望等待心态。近些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包装应用木质制品、EPS发泡塑料屡见不鲜,还不尽如人意,如在国内市场内销家电产品的内包装缓冲垫依然是EPS发泡塑料唱主角,仪器设备还采用木质包装箱,优胜劣汰是生物进化的根本法则,市场竞争也是如此。木质制品、EPS发泡塑料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我国电子产品包装的主流,为我国电子产品包装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社会快速发展,能源和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课题。电子信息产品包装走节能、低碳、环保、循环、再利用,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然的选择。

二、电子信息产品绿色包装任重道远

电子信息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多年来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

据权威部门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为9.4%,营业收入4万亿元,同比增长6.4%,与此同时,出口销售值增速4%。今年1—6月,我国家电行业运行稳定,稳中有进,产销均高于去年同期,其中内销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零售总额达到4297亿元。

随着5G、物流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消费电子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研究表明,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在未来几年内仍会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0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的收入将达到29761亿美元,为相关产业发展带来利好,众所周知,包装产业需求也将与日俱增。

在能源与环境的巨大压力下,“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产品包装不可能逆势而为。“绿色包装”势在必行,任重而道远。因此,电子信息产品“绿色包装”是实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平稳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电子信息产品“绿色包装”产业是面向未来,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抉择。

电子信息产品包装工作不仅是电子信息产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包装产业中具有特殊性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于包装生产企业来说是一次下大力气的整合重组供应链,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受益的机会,所以包装生产企业应尽早积极参与电子信息产品包装的革新,加大力度、优化结构、推陈出新,自觉地将发展“绿色包装”为己任,实现先进技术手段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产量,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优质服务,以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需求,去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就行业而言,同行之间应强化交流合作共赢理念,杜绝恶性竞争。市场开拓中既要敢想敢做,又要自重、自力,不能自毁信誉,要着眼于做大终端蛋糕。推动产业和企业健康发展,就要走专业化、创新型的路子,去迎接“绿色包装”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

三、助力电子信息产品“绿色包装”的几点建议

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各工业中发展速度最快,产业规模最大,外贸出口最多的重要支柱产业。为破解欧盟“绿色贸易壁垒”,贯彻落实2019年6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三部委联合印发《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精神,电子信息产品“绿色包装”、节材代木、以纸代木、以纸代塑是完全符合资源循环利用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为此,笔者针对电子信息产品包装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地位和作用

不忘初心、聚力前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桥梁和纽带作用,在信息、政策等软服务上为企业发展助力。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制定“绿色包装”发展规划和法规,优化系统服务机制,推动产品创新,精准施策,共同破解难题,进而促进产业升级,加速构建绿色产业生态,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产业科学、健康、有序发展。

(二)注重产品包装科学设计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关键。电子信息产品包装设计成为重中之重,设计与应用拓展一种新的思路,采用新的技术、工艺和包装材料,降低在设计、生产、使用与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源头抓起,精心设计,不仅低碳、循环经济,而且要表达出产品的品牌特性和个性,真正体现出电子信息产品的魅力,提高附加值。

(三)制定和完善相关技术标准

找准技术标准的着力点,掌握产业话语权。低碳绿色包装是刚起步的新兴产业,制定和完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在产品的技术创新,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应用开发中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权威性,为产业科学、健康、有序地发展保驾护航,消除国际贸易的障碍。

(四)加强产学研用结合、促进技术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是“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引擎,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催化剂。产学研用生态链的催生,能创造良好的协同研发环境。毫无疑问,未来的创新必将是跨越行业、跨越区域的融合创新,必将是产学研用上下游产业链协作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力推动和营造的创新氛围和产学研用的生态链的成熟,同样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绿色包装”着力推动的重要砝码。为此,要着力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打造一支思维活跃、意识超前、富有创意的包装队伍,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校、政府部门协作,使资源、人才、管理、技术、市场、交流、培训、咨询服务等有机整合,形成一批“绿色包装”产业龙头骨干企业;构建一批绿色包装科技研发机构(中心或基地)和创新平台;攻克一批“绿色包装”关键技术和推广一批示范项目,促进产业链互动和协调。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包装应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引领,以协同创新为动力,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无论是“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推行,还是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的实施,都必须突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义,必须以协同创新作为发展之本与力量之源。必定是顺势而为,乘势而进。

(五)制定激励措施

为促进低碳经济、“绿色包装”,制定激励措施,对大力提倡、研发、生产、推广、应用低投入、低消耗、零排放、可降解、高效率、高效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品的企业给予资金扶持,对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四、结语

“绿色包装”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多项技术融合、产业链长的特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类学科、关系到各项技术、渗透到各部门和行业。只有通过政府、协会、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推动“绿色包装”产业健康发展。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主动融入这一发展的历史契机,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经验的同时,从国情和发展创新出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因此,希望大家关心和关注产业发展规律,积极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找准创新方向,在“绿色包装”产业和和谐社会构建中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产品包装电子信息绿色
绿色低碳
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与处理的措施探讨
产品包装设计
以创新力为导向的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书籍装帧、画册、产品包装(设计)
产品包装在线评价的开发与研究
基于立体纸塑的产品包装设计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设计方法研究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