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TOD近期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2019-02-18徐飞朱晓兵
文/徐飞 朱晓兵
在我国轨道交通高速发展、新型城镇化以及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这几大浪潮的复合推动下,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公共交通导向发展)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截至2018年底,中国内地累计有35个城市建成投运城轨线路5761.4公里,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4个城市建成运营了TOD项目。目前,几乎所有在建和规划发展轨道交通的城市全都在大力推进TOD,以成都为例,市领导提出“TOD模式是轨道交通时代城市发展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城市开发理念的更新和城市运营方式的重构,具有战略性历史性意义”,市政府出台了系列支持政策,成都市轨道集团确定了105个站点和75个场段进行TOD开发、2019年内要开工13个示范项目,以新津县为代表的沿线区县主动“拥抱地铁时代”、聘请“TOD全流程总顾问”推进工作。
TOD理念简单,难在实施!TOD是典型的跨界、多专业、多产业链全过程整合产品,面临着技术边界、主体边界、利益边界以及政策边界不明确和不稳定的问题,需要打破城市既有利益格局进行优化重组。虽然TOD大潮已起,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内地TOD实践的教训远多于经验,堪称精品的TOD项目更是屈指可数。根据我国TOD推进情况,结合国内外其他城市经验教训,在此提出以下思考与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形成“TOD利益共同体”。以“有利于TOD全生命周期增值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合理设定TOD各参与方,包括各级政府、轨交企业、社会开发商/运营商以及市民的角色定位、职责划分、合作模式与利益分配等,使得各相关主体真正树立“参与TOD开发就是融入城市利益共同体”的认识,目标一致、协作共赢。
二是政策设计与路径策划并重,统一认识。很多城市都以东京、香港的TOD案例为学习榜样,也出台了不少支持政策,但并非有了政策就能顺利实现目标。要特别重视“源头策划”,根据具体国情市情,针对性地策划TOD推进路径和工作程序,同时还需要对TOD各参与方进行培训、统一认识。相应地,在策划团队的选择上,要注意境外专家技术团队和具备国内TOD项目实操经验的本地专家团队的有机组合。
三是轨交企业使命改变,能力需全面升级。TOD浪潮中,除了传统的建设运营外,轨交企业事实上已成为肩负着轨道交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使命的城市综合运营商,同时也是大多数TOD项目的操盘者。新的定位下,轨交企业的格局担当、思维方式、专业人才储备、工作方式等,都需要全面升级方能应对。
四是TOD合作开发途径有待拓宽和规范。轨交企业与具有品牌和专业度的开发商或运营商紧密合作,对最大化TOD增值至关重要。目前政府支持TOD的“政策红利”基本为轨交企业或地方国企所专享,大多数合作开发模式及项目取地方式限于在既有政策和体制环境下打“擦边球”,如何既让TOD项目的开发程序阳光、规范与公平,又能找到国有与和民营企业合作开发的利益平衡点,是确保合作共赢、实现TOD增值效益最大化的关键所在。
五是科学、有序开展TOD工作。TOD绝对是对的事情,但更是难的事情,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事情。在举国高度重视TOD的同时,千万不可用搞运动的方式推进TOD,而是要充分尊重专业、尤其是前期策划规划,以合理的时间和流程有序开展工作,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少留遗憾。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密集批复了逾万亿元投资额的城轨和铁路项目,轨道交通又迎来新一轮建设热潮,TOD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承载着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和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使命。从国情市情看,我国城市土地非私有属性,这是实行TOD综合开发的先天优势。此外,我国政府出台支持政策以及推进协调的力度更大,并且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借鉴国内外城市的经验教训,进行更为系统和有预见性的规划与部署。相信未来越来越多的“完美TOD”案例一定会在中国大陆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