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县森林资源现状调查及质量效益分析
2019-02-18邱苏华
邱苏华
(福建省上杭县林业局,福建上杭364200 )
1 基本情况
上杭地处福建省西部,地理坐标为116°16′~116°57′E,24°46′~25°25′N。全县土地总面积285539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27769hm2,占79.8%,有林地面积220924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7.4%,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97%。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不酷热,冬短不严寒,干湿季节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6.4~20.8℃,极端最高气温39.7℃。最低气温-5~-8℃。无霜期248~301天,年平均降雨量1520~2130mm,年日照时数1900h多。全县有17镇5乡,331个行政村,12个小区居委会,3644村(居)民小组。全县总人口为5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6万人,城镇人口10.2万人。现有省属国有林场1个,县属国有林场3个。
2 上杭县森林资源现状调查
2.1 有多样丰富的森林物种
上杭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种数繁多的森林资源。全县共有7个森林植被类型,13个群系纲,60个群系,258个群丛。已调查并经鉴定的维管束植物有184科734属1628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25种;上杭特有名贵树种2种:梅花青冈和上杭锥。野生动物27个目,48个科,362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43种;境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华南虎活动踪迹。
2.2 有较稳定的森林生态保护系统
上杭县生态公益林61213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6.8%,建成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积22168.5hm2,自然保护小区(点)116个,面积12064.9hm2;建成上杭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上杭白砂省级森林公园各1个,面积4895 hm2。境内溪流纵横,被客家人称为母亲河的汀江纵贯全境。厦蓉高速、长深高速、蛟城高速、赣龙铁路和龙湖库区、古田会议周围一重山等,这些重点区位的森林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稳定保护。
2.3 森林覆盖率稳中有升
上杭县通过“三五七”造林绿化工程、世行贷款造林、绿色通道工程、长江防护林建设工程以及现代竹业、现代油茶和速生丰产林等重点造林工程更新建设,上杭县森林面积持续增长,有林地面积从2010年的197591hm2,提高到2015年的220924hm2,森林覆盖率从2010年的73.1%,提高到2015年的77.38%。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稳中有升,为构建现代林业生态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4 森林蓄积量持续增长
上杭县通过严格执行林木限额采伐管理、禁止采伐天然林、强化对占用征收林地调查、跟踪监测和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等措施,已逐步形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合理供地、节约用地”的使用林地长效机制,保证活立木蓄积量持续增长。据统计:全县活立木蓄积量从2010年的1900万m3增长到2015年的2000万m3。
3 上杭县森林资源质量效益分析
3.1 森林资源质量总体不高
3.1.1 树种结构不够科学。从树种结构比例分析:上杭县针叶林面积171879hm2,占77.8 %,阔叶林49045hm2,占22.2%,针多阔少,不仅难以满足社会对木材多层次的需求,也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功能发挥。
表1 树种结构
3.1.2 林种结构不够合理
表2 林种结构
从林种结构比例分析:按现代标准划分,防护林和特用林皆划入生态公益林。上杭县生态公益林仅占25.01%,其所占比例偏小, 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青山绿水”的要求。同时经济林比例也偏小,难以满足现代人对林副产品多元化需求以及山区农民致富增收。
3.1.3 林分单位蓄积量较低。上杭县林分平均蓄积量89.25 m3/hm2,略高于全国88 m3/hm2平均水平。由于长期受森林传统粗放经营管理影响,林地利用率较低和集约经营水平不高,这与同样为南方重点林业县相比还是存在有较大差距的。
3.2 现代经营理念意识不强
上杭县是个山区林业大县,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权呈现主体多元化,经营模式多样化,降低了林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影响了现代林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也造成经营森林成本的提高和森林多重效益的发挥。
3.3 投入经营林业资金不足
由于从林业所获取的木材生产周期长而风险较大,前期投入较大而收益又慢的特殊产业。所以林农获得金融贷款资金额度小、年限短,造成森林经营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只能依靠林农单户经济实力大多采用传统耕作方式经营。
3.4 林地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越来越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建设项目的占征用林地需求量日益增大。因此林地既要承担经济建设发展的社会责任,又要承担满足人们对现代生活的生态需求。所以林地保护与利用开发的矛盾日趋突出。
4 提高上杭县森林资源质量效益探讨
4.1 加强森林资源培育, 提高林分质量
上杭县每年有0.17万hm2左右的采伐迹地和部分宜林荒山要培育森林后续资源。要指导林业经营者在造林重点上、方式上和经营目标上力争三大转变:一是造林重点以山上为主,向山上山下统筹转变,加快城乡建设一体化进程,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二是造林方式上要大力推广不炼山造林和现代先进技术造林,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要提倡以乡土树种为主,大力营造珍贵混交林,做到造绿与造福并举,造林与造景相结合。三是经营目标上要大力推进集体商品林的中幼林抚育力度,提高林分质量;对重点生态位采用林分修复补植、人工针叶纯林改造等措施,调整优化树种、林种结构,以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
4.2 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发展林下经济
油茶和笋竹是上杭县发挥森林经营效益潜力巨大的特色林业产业,也是林农在经营森林中可获得持续增加收入的重要产业。所以抓好优质油茶和丰产竹林的集约规模基地经营,采用现代科技管理,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浇灌等技术,达到“丰产、优质、高效”目标。要充分利用林下的土地资源、适宜环境和林荫空间,在林冠下开展种、养、农和景观利用等多种活动的复合式经营,从而增加林业附加值。对保护环境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从而达到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4.3 加大资金投入比重,确保生态优先
林业具有生长周期长、投资多而见效慢、风险大,又兼有生态、社会的公益事业。要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扶持林业政策,争取国家和省林业建设资金扶持。在所预留的育林基金中要部分或全部用于森林经营,每年还要从木材销售收入中预留部分资金用于幼龄林抚育和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科学试验等要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从而持续推进城区周边、乡村周边和汀江河两侧、水库库周及国省道、高速路两侧等重点区位一重山林分修复工程,突出重点地段的绿化、美化、香化,提升生态功能和生态景观效果。
4.4 大力培育新经营体,巩固林改成果
要持续深化林改,推进林业产权制度的配套完善。对已经落实各类经营林地要进一步明晰产权,在产权明晰和自愿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村级新型经营主体,鼓励支持村集体和林业大户成立村级林场、林业股东会、林业专业合作社、股份制合作林场和家庭林场等新型林业经营组织,扩大林农合作组织覆盖面,推进林业经营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巩固深化林改成果。
5 小结
森林资源是数量与质量、利益与效益的统一体。首先森林资源要在保证达到一定的量,才有实现质和利益的可能,而人类在整个森林资源为其发挥生态、社会、经济等多种效益的生产活动过程中始终是主导者,所以必须持续深化林改,激活林业各要素活跃分子。其次要有效控制和扼制有林地的流失,才能不断增加有林地面积,为培育森林后续资源提供物质基础。只有有了一定的量的森林资源,才能加强森林经营管理,改善林分结构,才能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效益;只有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效益,才能最终实现青山绿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