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为传统广播的智慧化赋能

2019-02-18牛存有

视听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音频广播智能

牛存有

4G时代将手机的数据通信能力互联网化,将互联网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融合为一体,实现了移动终端设备的智能化,完成了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换代。4G在改变用户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媒体的生态环境。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冻结,2018年成为了5G发展的元年,5G正式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人 工 智 能(AI)、 云 计 算(Cloud)、5G、大数据(Big Data)、物联网(IOT)、区块链(Block chain)成为2018年科技领域最为关注的话题,而最热门的当属“5G”。2018年12月7日工信部确认,三大运营商已经获得5G试验频率使用许可批复,这意味着全国范围的大规模5G试验将展开;据推进全国“智慧广电”建设现场会披露,工信部已经同意国家广电国网公司参与5G建设,意味着国内四家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在5G的发展中将处在同一起跑线上。5G到底是什么?5G会带来怎样的改变?5G给消费者带来什么体验?5G能否给传统广播带来一次蜕变的机会?

一、5G实现万物连接,释放数字经济红利,为传统产业的智慧化赋能

(一)关键词:万物连接

5G这个“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在很多人眼里,就像1G、2G、3G、4G一样,无非是网络速率的提升。但事实并非仅仅如此。自1980年代以来,从单纯简单模拟语音移动通信而改变人类通信方式的移动电话(1G),到以GSM为代表的全球数字移动通信时代移动电话独立组网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数字语音功能移动电话(2G);从提升手机数据通信速率而具备视频通话能力,进而使手机有了类似电脑的操作系统,并可以在操作系统之上开发各种应用(APP),使具有电脑功能的移动电话(3G)永远在线,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成为现实,移动通信和互联网开始正式融合;而4G技术的引入把手机数据通信能力彻底互联网化,高速率、低时延的数据通信能力保证高速接入互联网的需要成为4G的核心变革,4G时代是真正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沟通交流不再是单纯的语音,还是视频和图像;消费不仅仅是网上随时比选购物,而是可以全面参与制造过程,从而让商品的普适更具有了可定制的私人个体性。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模式除了原有的B2B、B2C、C2C商业模式之外,O2O模式得以快速发展,消费者可在实体店购物,也可以通过智能设备、智能移动设备在线上渠道先行预约再行体验式购物。消费者有了越来越多的渠道模式选择,基本实现了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购物需求。

4G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硬件设备的大范围普及、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和移动支付技术的成熟。因此从模拟语音到数字语音,从移动宽带到移动互联网,移动通信一直以大约每十年一轮的速度,不断改变整个世界。5G不再只是从2G.txt到3G.jpg再到4G.avi的网速的提升,而是连接一切,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通信扩展到物与物之间的万物连接,打造全移动和全连接的数字化社会。

(二)关键词:数字经济

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未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下一个万亿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5G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政府、产业和社会的高度关注。5G正在推动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5G给社会带来的改变将是通过无处不在的渗透,驱动各行各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以5G为网络基础的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无人机、无人驾驶技术、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物流等新兴应用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使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更加快速、实时地互通,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红利,为数字经济的未来方向——人工智能经济发展奠定基础。5G时代,网络设备的演进将更加智能、高效、云化、密集,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与物联网将呈现融合趋势。5G也将支撑我国数字经济走向新的高度和深度,拉动国内信息消费。

《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和《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27.2万亿元,数字经济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5%。截至2018年6月,我国4G用户渗透率进入全球前五,5G研发进入全球领先梯队,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位居全球首位。另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18年6月末,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13.4亿户,其中,手机上网的用户数达12.3亿户;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266亿GB,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262亿GB,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98.3%。每个移动互联网用户所产生的数据量超过20G,因此5G符合大数据发展的需要。其次,物联网的发展将实现设备与设备间的万物互联,将IT领域的数据采集从传统的采集计算机相关数据扩展到实物领域,因此从物联网的发展角度也迫切需要5G。第三,人工智能就是利用科学技术来模仿、延伸、扩大人的智能。如果把计算机当作大脑,那么移动通信系统就是一个神经系统,而人工智能对神经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让5G成为现实,就可以很大程度地提升网络的能力,有力地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回顾过往,我国之所以能在数字经济领域获得比其他各国更快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在我国的迅速普及。

(三)关键词:应用场景

5G并不是独立的、全新的无线接入技术,而是对现有(包括2G、3G、4G和WiFi)的技术演进。5G能够提供超大带宽、超可靠与低延时通信,不仅满足了人与人的通信需求,也承载着构建万物互联的重任,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以5G为通信技术基础进行实际应用,共同改变着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场景。

国际电信联盟ITU第22次会议上所确定的5G未来典型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增强移动通信体验的连续广域覆盖场景和低时延高可靠及万物大连接场景。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应用的兴起,未来10年中,整个社会将大量使用连接到云端的各种人机界面,并引入语音和触摸等多种交互方式,主要包括网页浏览、手机游戏普通视频业务、物联网视频等;以及4K高清视频、8K高清视频、3D高清视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侧重于关注多媒体类应用场景,5G将显著提升这些服务的质量。最先商用的将会是以人为中心,保证用户的移动性和业务连续性为目标,追求人与人之间无缝极致通信体验的增强型移动宽带,主要包括了低速类的智能手表(带语音)、电子签名款POS机、电梯卫士等和高速类的智能抄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物流追踪、市政物联等。5G网络的超大连接数,为大连接物联网场景的应用和开发提供了基础平台。

而着力于设备数量巨大且需要传输的数据相对较少,对延时性要求不高的大规模设备连接和对延迟时间、性能可靠性等要求极高的机器到机器的实时连接的万物大连接场景,则是5G新拓展的场景,主要包括车联网、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智能电网等应用以及高铁、地铁、城区等广域覆盖场景,重点解决传统移动通信无法很好支持的物联网及垂直行业的应用场景。

因此4G改变的是生活,5G改变的将是社会,相比于前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5G不只是涉及移动通信,也包括了更多的物联网未来应用场景。5G社会将使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无人驾驶、智慧城市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迅捷。5G将解决人们对更高质量美好生活的需求,解决人与物、物与物的通信,实现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5G将深入渗透各行各业,满足不同智慧应用场景的需求,从而推动行业变革,为各垂直行业的智慧化赋能。

二、5G为传统广播的智慧化赋能

4G时代移动设备的智能化,彻底实现了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换代。4G在改变生活的同时也在改变媒体受众的消费行为,改变媒体的生态环境。就音频媒体而言,传统广播的地域覆盖特点、即时伴随模式、单向传播方式等特点将受到更大的冲击,广播接收终端不再是简单的从固定到移动的传统发射模式

(台式/便携式收音机到汽车收音机)的改变,而是移动客户端的互联网收听革命。广播电台的直播互动传统优势与移动音频的时空矩阵交互传播模式得以有机结合,形成“内容+互动+平台”的多元化信息传播模式,构成“无线广播+移动音频”组合传播、“音频+视频+图文”的多元化分发体系、“内容+主播+互动+电商平台”用户导流的基本生态模式。随着5G标准的全面商用与深入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应用的普适,整个社会将大量使用连接到云端的各种人机界面,并引入语音和触摸等多种交互方式,满足用户对更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在解决人与物、物与物通信的基础上,为传统广播的全面智慧化赋能。

(一)关键词:智慧广播

5G时代信息传输通道的整合,不仅仅是简单的三网融合以及新旧媒介之间的融合,将会是一个“物物互联”的高速移动互联时代,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车联网的新格局。5G将重新塑造“移动媒体”,也可以说移动媒体行业生态将面临新的一轮变革。5G网络传输能力大幅度提升,超高速、大容量、低时延、大流量密度、移动性更强的5G网络将使信息传播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场景限制,广播服务将转向IP网络,即从特定分发网络转到多用途的通用网络,消费者已经可以通过多种网络接收广播电视信息,而5G的频谱效率是这一正确方向上的关键一步,将不再需要向每个接收者分别发送实时内容,“无时无刻”且“无所不传”。5G将进一步深化体现媒体移动的重要性,用户将实现向移动端的全面转移,从而对移动媒体的信息传播提出新要求,即“人在哪儿信息及信息的传播重点就应该在哪儿”。

媒介终端全面移动化还将进一步带来信息组织形式和内容形态的变革。就像4G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终端芯片和开放操作系统“创造”了APP和微信公众号两大媒体形态,所有的信息和内容都依托于独立APP应用和微信公众号进行传播一样,5G也会形成符合其终端特性和网络特征的独特的信息组织形式,例如不间断的、实时在线的音视频流。

5G时代万物互联的基本条件就是传统设备的智慧化,融合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等形成的综合解决方案,对传统广播的智慧化进行赋能,从而形成以“云网”为驱动,以“数智”为引领,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AI技术为领先运用,突破时间界限,向空间发展,形成时空并行、时空互补的移动平台,收听端口全面智慧化,为音频用户提供优质的“平台+场景”智慧化服务。

传统广播将通过智能家庭大屏、智能家居、智能移动设备、智能车载设备以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已知及未知的智能设备提供音频内容的智能收听端口,为室内固定环境和户外移动环境状态下的音频用户,通过5G广播网络提供广义音频产品服务,从而实现“无处不在”的音频内容消费。

(二)关键词:万物皆媒

4G时代移动互联网短视频和直播应用的发展使得UGC内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增长。5G将会影响移动互联网应用业务向“视频流”的趋势发展,用户个人参与信息传播的深度和普及程度、频次和时长都将获得更大程度的提高。

4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给新闻传播行业带来的巨变尚在进行中,5G时代的智能家居已经宣布物联网时代的到来。5G智能时代的新闻媒体行业将再一次面临颠覆与重生。传统的媒体传播端口是固定在报纸、广播、电视、手机等有限且相对区隔的媒介上进行播发,而物联网使信息的传播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疆界,每个智能设备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收集端和输出端,每个智能设备都可能被媒体化,这就意味着未来“万物皆媒体,一切皆平台”。移动互联网在4G时代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有了数据,算法才有用武之地,算法才可以迭代,算法才可以突破算法本身,才有可能实现传播的人工智能。而未来的5G时代,物联网将使这个“数据”的体量呈几何级增长。广覆盖的物联网、多样化的传感器共同为数据的采集、传输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实现途径。收集和分发信息将面对的智能终端更加多样化,新闻将会变得无处不在,呈现形式也将千变万化。这将为新闻媒体行业带来依靠捕捉海量数据推动新闻向快速和深度发展的同时,实现“人机共生”新闻。

(三)关键词:公共广播

广播作为大众主流媒体的主要社会功能是社会环境的瞭望者、政策的塑造者、知识的传播者,担负着维护社会良性运行的职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讲好中国故事、提高传播效果,强化广播作为主流媒体在网络时代的公益主导作用。从“媒体宣传的喉舌功能”到“媒体为政府、社会和个人搭建服务和沟通的桥梁”的认知,在当前的传播语境下,彰显其在“社会性”和“社会化”层面的优势,确立广播作为声音媒体行业潮头的发展地位,始终占领音频传播权威的制高点,坚守责任担当。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移动音频为音频消费者提供了超市仓储式的音频产品消费模式,极大地满足了音频消费者的非属地、非时效的多元化个性消费诉求。5G将使信息传播不再受时间空间的场景限制,也将进一步深化媒体移动的重要性,用户将实现向移动端的全面转移。而强属地化、强时效性的功能性传播则是公共广播的内容传播优势,与移动音频形成相对的传播内容区隔,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音频无法取代的公共广播独特优势。

公共广播独特传播的优势在于强属地化、强时效性传播基础上的弱陪伴性。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消费诉求,不受时空限制地获取自己消费所需要的音频节目,公共广播的伴随性特点将被极大限度地弱化,反之收听的目的性则被强化。而公共广播的信源可靠性、内容专业性,以及全社会音频内容生产和传播标准性的高位则是移动音频难以匹敌的,在音频用户收听诉求个性化、目的化、时空性以及媒体移动性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广播平时服务突发应急的功效则集中体现在强属地化和强时效性的服务功能,服务功能提升的核心在于满足公共广播听众的目的性收听诉求,而不再是声音的背景式伴随,因此“广播伴随性”特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弱化,甚至去陪伴化。

5G时代“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如果4G改变的是生活,那么5G将改变社会,真正实现万物互联。对于广播媒体而言,5G不仅仅是改变了广播的传播通路和传播方式,对广播的内容生产方式也将带来变革。但是广播作为大众主流媒体的主要社会功能不会改变,网络时代主流媒体的主导作用不会改变,因此,确立广播作为声音媒体行业潮头的发展地位,始终占领音频传播权威的制高点,成为全社会音频内容生产和传播标准的制定者和提供者,将成为广播媒体的主要使命。

猜你喜欢

音频广播智能
柏韵音频举办Pureaudio 2021新产品发布会
开盘录音带音频资料的数字化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