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摄影不仅要讲故事,更需扎根大时代
2019-02-18王芯克
□ 文/王芯克
内容提要 近期,中国摄影金像奖揭晓。本刊特邀获奖者之一王芯克撰文讲述他的长期专题摄影心得。笔者认为,专题摄影只讲故事远远不够,必须结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大背景,才能迸发出感人的力量。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年,在这个大时代,作为一名亲历者和记录者,我的每一篇有影响力的报道都源于深入基层。从家门口拥堵不堪的火车道口到沿海第一条高铁开通;从窗外的“龙须沟”到中国大运河的申遗成功;从水乡古镇到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在长期深入生活,聚焦普通劳动群体的实践中,我力求用独特视角去发现、挖掘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坚守和创新始终贯穿我的摄影创作全过程。
在第十二届中国摄影艺术节上,我被授予中国摄影金像奖。这既是对我多年来摄影报道的肯定,也是对我今后摄影事业发展的勉励。我拿起不太擅长的笔梳理这些年来的摄影创作和思考。
一、钱江追潮20年
世界上出现涌潮的著名河流有三条,即恒河、亚马逊河、钱塘江。钱塘江两岸观潮习俗由来已久,尽管每年都会发生潮水伤人事件,但年年有成千上万的人涌到江边,一睹大潮盛况。我从1995年开始关注钱塘江大潮,最初的念头就是想把这个危险怪潮凝固在胶片上,给观潮者一个警示。初拍潮水不懂“潮路”,我被巨浪卷翻,浑身湿透,一只4000多元的镜头进水报废。洗了这次“咸水澡”之后,我开始下决心追潮。每年涌潮的时候,我都会骑车来到江边。2000年9月16日,我终于拍到了一张能上头版的图片。就在抓拍到这个“危险怪潮 ”时,突然发现,我对潮水的认识才刚刚开始。钱江潮的意义远不止几个潮头。从此,潮水成了我长期关注的题材:从骑车到开车,从家门口的江边到出海口,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地捕捉、一次次地追逐。
2002年9月8日,受台风“森拉克”影响,大潮越过防洪大堤卷入公路,十多辆汽车被掀翻、损坏,致多人受伤,一人死亡。拍摄前,我提前摸清逃跑线路,并试跑三遍。最后,迎着触手可及的大潮按下16张照片后,我在几秒钟内冲到5米开外的一根门柱后,躲过一劫,但相机镜头又一次进了水。2015年8月18日,在杭州智头角,我被潮水冲翻,导致右脚骨折,多处擦伤。作为追潮人,先后有5台相机在追潮中损毁,我常常成为别人镜头里的“群众演员”。我拍摄的“大潮袭人”惊险画面被管理部门喷绘在江边观潮警示牌上。央视和法国电视台曾专程来杭拍摄我追潮的纪录片。
钱江潮给两岸带来灾难,它也演绎了数不清的历史传奇。在《全唐诗》收录的2200多位诗人中,有300多位诗人不远千里亲临钱塘江观潮赋诗。面对钱江潮撼人心魄的咆哮,每个人的心中会体会到截然不同的感受,这也许就是钱江潮的魅力所在,钱江潮也成为了浙江精神和力量的象征。
如果说,拍潮表现的是潮起潮落,那么,跟踪聚焦高铁及其建设者,向世界讲述中国速度和建设故事,则是表现当今世界都在追赶的“速度潮”“效率潮”。
二、把劳动者的力量转化为视觉张力
专题只讲故事远远不够,必须结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大背景,才能迸发出感人的力量。9年前,沿海的第一条高铁——沪杭高铁开建。这是我跟踪拍摄30年铁路道口后又一组反映中国铁路变迁和发展的专题。拍摄之前,我着重思考如何改变以往的切入方式和拍摄模式。我曾拍摄过金温铁路、三峡大坝、秦山核电站、杭州湾跨海大桥等重点工程建设,与一线劳动者打过多年交道。但之前的图片遵循传统“三部曲”:即只拍开工、拍合龙、拍竣工。与劳动者“零距离”是还原真实的前提,与其关心劳动者的表象,还不如深入了解关心他们的思想感情。通过与业界同仁的交流,我开始在主题思想和影像呈现上进行转型:用全天候、长跨度、零距离、全身心融入到劳动者之中,捕捉更多鲜活内容,真实反映劳动者的生活和工作场景。起初,每当我的镜头对准劳动者时,他们不是把帽子压低,就是躲开。他们觉得自己是个民工,在画面中会被人取笑。他们不关心外面的世界,不清楚高铁建设在中国铁路运输史上的重大战略意义。他们最大心愿是干完活,拿到钱,早回家。在无数次的交往和沟通中,种种误解和隔阂消除了。我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最终成为了好友。
“他们不能表达自己,他们必须被呈现。”在沪杭高铁开通之际,我用高铁基石作为封面标题,分节奏、力量、日子、归途等5部分内容,用8个版的篇幅首次在《青年时报》上给高铁劳动者制作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图片特刊。内容上,以劳动者的工作、生活和情绪为焦点。形式上,把劳动者的力量转化为视觉张力;把肢体语言演绎成美的韵动。专题推出后得到了业界和读者的高度认可,当天网站上的评语就达1000多条。作品先后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工业摄影大展金奖、中国摄影艺术展银奖、中国摄影金像奖。
□ 上图为2014年4月,建设者们在会稽山隧道里安装线路支架。(王芯克/摄)
□ 中图为2010年8月,在杭州,建设者们在29米高的高铁墩身上浇筑垫石,高铁墩身高低误差不能超过5毫米。(王芯克/摄)
□ 下图为2010年12月15日,建设者叶跃跃在杭州高铁工地管理设备。(王芯克/摄)
浙江是高铁建设大省,我从沪杭高铁建设开始拍摄,到即将开通的杭黄(杭州至黄山)高铁,前后6条专线,历时9年。高铁作为世界高端工业,建设者一直是我镜头中的主角,用影像留住他们,以此表达我对高铁建设者的深深敬意!如今,每次乘高铁行驶在曾经拍摄过的路段,在我的眼前,会闪现出一个个建设者的身影。这些建设者们或许舍不得坐一趟高铁,但是,高铁的每一块基石都留下了他们的汗水和年华。他们是我国高铁建设和发展的基石。
三、从明清古镇到互联网重镇
我拍摄的专题都来自于日常生活,甚至是童年记忆的追寻。桐乡是我外婆家,当时,轮船是主要交通工具。我历时30多年拍摄的《大运河重生》取材于小时候往返外婆家的这条水运航线,以及两岸的人情风物。
我小时候在乌镇东栅住过很长一段时间,对小镇东南西北四栅颇熟。作为大运河在杭嘉湖航线上的主要站点——乌镇,逢年过节,周边地区的人便云集而至。住在数十公里以外的人,除了坐船还要步行才能到达乌镇,尽管来回需要一整天,但人们依然乐此不疲。这里货源充足、样式新颖,年轻人很喜欢。一些日用品,尤其是做衣服的面料都要专门到乌镇去买。乌镇的姑娘时尚漂亮,周边乡镇的小伙子如果能娶到一个乌镇姑娘,那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改革开放后,小镇的工农业得到较快发展,居民生活渐渐富足,古朴的民风、热闹的茶馆、水乡的悠然却依然如故,说起来真像一个传说。从拿相机这天起,乌镇成了我的拍摄基地,每年都要去上五六趟,用掉的胶卷数以百计。
随着航道改变,水运萎缩,周边经济不断发展,古镇开始谋求与时俱进的发展之路。从印刷、电子媒介的文学奖、影视剧,到多媒体融合的戏剧节;从老茶馆的口口相传,到百兆宽带上桌面;从村民挑担赶集,到互联网大佬云集,多种基因的发展和演变,使这座千年古镇成为一个“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地球镇。2015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国内外多家媒体报道和转发了我拍摄的乌镇影像,这些影像记录了乌镇30多年来的变迁。开幕当天,我的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超5万。
从自然之“潮”到速度之“潮”,再到信息之“潮”,这也许是我对这些年时代发展变迁的追寻和影像定格。我不是一个聪明人,有时还挺笨,在摄影上能发展除了遇到一批好老师外,我也有幸碰上了这个大时代。这个时代的许多人和事都值得去拍摄、记录,因为这些事都很有价值,我的许多作品拍摄成功,本质上与这个时代的变迁有紧密联系,因为这个时代本就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