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亚日报》:党报助力农村脱贫攻坚的实践

2019-02-18卢巨波

中国记者 2019年1期
关键词:三亚日报党报

□ 文/卢巨波

内容提要 2018年以来,《三亚日报》在新闻报道中,加大对贫困村脱贫攻坚的关注力度,挖掘了脱贫户女儿小吉芬的“奔跑梦”、三亚“守桥哥”“三亚神鹿”、扶贫女法官欧颖等一批正能量典型。

“能走路了吗?”2018年9月13日上午,当来自中国唯一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境内大山深处的10岁黎族残疾女童小吉芬走出病房时,病人家属们都面露惊喜。39岁的脱贫户吉昌洚搀扶着女儿,父女俩缓缓穿过医院走廊。“今天出院了?”“阿芬,我们合个影!”小吉芬的出现,在医院住院部引起一阵欢呼,护士、病人、家属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来。小吉芬要出院了,这是《三亚日报》全媒体刊发推送31篇稿件,67幅图片,历时50多天持续关注后迎来的好消息。

小吉芬1岁时被开水严重烫伤,导致右脚畸变,9年来无法正常行走。像同龄人一样穿鞋、奔跑,曾经成了她遥不可及的梦。阅读《三亚日报》微信公众号关于小吉芬出院报道的网友“菠萝麻麻”感动地说:“梦想总是要有的,哪天真的实现了呢? 好人总是常在的,没准哪天帮着的就是你。 给党的精准扶贫项目点赞,给党报记者点赞,给医术高明的医护人员点 赞。”

一、党报扶贫小组变身全媒体融合报道组

2018年7月26日,又一季台风擦过海南岛,三亚狂风暴雨。上午8点,三亚日报扶贫小组根据前一天与村民的约定,顶风冒雨从市区出发。目的地是抱安村的10户人家,是报社帮扶的脱贫巩固提升户,小吉芬家就在其中。这个黎族村庄,距离三亚市区80公里,在深山老林中。

扶贫小组挨家挨户走访,光着脚的小吉芬躲闪着,可还是被大家发现了,她一跛一跛地走路,说不清用脚的哪个部位发力。9年了,她的右脚始终没法穿鞋,只能趿着拖鞋走。

小吉芬,这位漂亮的黎族小姑娘,1岁时被开水烫伤。随着慢慢长大,9年来小吉芬脚上的伤疤带给成长的痛,越来越触目惊心,被毁坏的皮肤无法生长,同时牵制骨骼、肌肉的发育,原本正常的小脚丫越长越畸形。医学上把它称为疤痕挛缩。如不及时治疗,进入青春期后,右脚会以更加疯狂的速度粘连到小腿上。那时,她将彻底残疾。

总编辑立即成为一名一线记者,开始采访提问,两位副总编开始记录,一名编委抓拍视频,一位即将退休的老记者负责摄影,扶贫小组变身全媒体融合报道组,一心救助小吉芬。

二、融合报道让读者感觉到党报的温度和情怀

三、脱贫攻坚一线是党报新闻工作的大舞台

“我想读书上大学”“我想让我的脚好起来”“我想穿漂亮的鞋子”“我想和同学在操场上快乐地奔跑”…… 2018年7月28日,黎族女童小吉芬含泪的大眼睛诉说的图片、视频、文字,同时在《三亚日报》、三亚新闻网、新华社“现场云”、官微、微博、掌上三亚APP推出,引起读者、网友的较大反响。

报道推出当天,海南省内包括解放军301医院海南分院、博鳌超级医院在内的5家知名医院与报社联系,明确表示愿意救助,同时减免大部分手术费用。理由简单直接:“党报报道的,我们相信,我们全力以 赴。”

我们与小吉芬爸爸反复商量,最终选定三亚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7月30日,我们再一次来到抱安村,接小吉芬到医院进行术前准备。

《三亚日报》报纸、网络、视频、微信、微博同时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使小吉芬的故事迅速传播开去。网友“武大刀”说:小女孩,你很坚强棒棒的。网友“家田”评价:《三亚日报》的这篇报道贴近普通居民生活,点赞!建议家长和报社帮助联系烧伤科与康复科水平较高的医院,争取帮助孩子康复并恢复正常生活!争取看到后续报道!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昭通考察时强调,要把扶贫工作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2018年以来,《三亚日报》在新闻报道工作中重心下沉,接地气,察民情,认真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6月中旬以来,每天开设“脱贫攻坚·三亚行动”专版,报道三亚脱贫攻坚的民生政策、措施、动态和新闻故事。截至10月30日,已刊发110个专版,先后设立了“扶贫一线”“扶贫人物”“扶贫日志”“扶贫故事”“我脱贫 我光荣”等接地气的栏目。

2018年7月26日,三亚日报社党组班子到黎族残疾女童吉芬家中走访,拍摄视频。(三亚日报记者陈文/摄)

通过110个“脱贫攻坚·三亚行动”专版的策划、采写和版面编排,全媒体同步传播,三亚日报社党组深深认识到,脱贫攻坚一线是党报新闻报道的富矿,越深入挖掘,就越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新闻题材和来自老百姓身边的好作品。党报记者只要深入脱贫攻坚一线这座“宝山”,用心、用情、用功,跟贫困群众打成一片,就绝不会空手而归。

一是增强新闻职业使命感。

人生最好的奖励,就是让我们有机会为值得奋斗的事业而奋斗。当一个新闻工作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有意义的工作中取得成就,实现人生价值,自然会感觉到职业生涯是充实的、神圣 的。

2018年8月,《三亚日报》记者康景 林以“爱,就让你奔跑”为主题,讲述报社爱心接力帮助小吉芬圆“奔跑梦”的故事,获得2018海南省第五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一等奖,2018年10月代表海南参加全国新闻界“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

三亚市市长阿东在全省脱贫攻坚大比武中,以脱贫户女儿小吉芬“奔跑梦”为典型案例,面向全省讲述三亚脱贫攻坚一线故事。《三亚日报》全体采编人员在总结小吉芬“奔跑梦”报道时,刚入行的年轻记者梁秋枫感叹:我们的努力,竟然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老记者杨洋欣慰:这是我们笔下又一职业荣光!

二是主动搭建脱贫攻坚报道的大舞台。

《三亚日报》为调动记者下基层的积极性,专门实施“记者包村”行动,全市贫困村“包点到人”,每位记者负责两个村,每周必须下村一次,与农民谈心交朋友。

通过深入田间地头,《三亚日报》接连挖到了好几个独家新闻:8岁才穿上鞋,小学每天走32公里山路上学,2018年高考以400米短跑55秒多的专业成绩全国第一,用“双脚”把自己跑成“草根偶像”,“‘跑’进清华大学的三亚神鹿”黎族姑娘林进霞的报道;心系贫困群众,周末冒雨下乡路滑翻车后,第一时间不是赶去医院检查,而是赶去包点村组织村民开会的扶贫女法官欧颖的报道;多年如一日,为保障村民和过往车辆安全,在风雨中守护村里逢雨必淹的漫水桥,被网友称为三亚“守桥哥”的三亚青法村村民黎建雄。这些我们身边可亲、可敬、可学的典型,无一例外都得到广大网友的点赞。

三是为大学生关注脱贫攻坚畅通渠道。

2018年7月,《三亚日报》特别开设“大学生眼中的脱贫攻坚”栏目,策划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 “大学生扶贫观察团”下乡入村,通过大学生走访、观察、体验,以大学生日记、记者撰写新闻稿件、拍摄图片等方式,多方位展现三亚基层脱贫攻坚工作。

大学生在三亚先后走进了华丽村、过岭村、罗蓬村、长山村,所到之处,他们感受到了农村在党的脱贫攻坚政策下的巨变,心灵受到了震撼和教育。大学生李枕威说:“这些年,乡村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散发出拨动人心弦的乡愁,让我越来越深爱这里的一草一木。” 大学生谭佳认为,农村可以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另外,要拔掉穷根,重在改变村民的思想,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围绕脱贫致富想办法,大胆尝试新的产业发展。

四是引导农民向上向善。

《三亚日报》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报道,让新闻跃出版面,精心设计,用主题版式说话,让读者感觉到报纸的温度和情怀,感觉到党报在真正深入基层一线,关心贫困群众的喜怒哀乐,引导他们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同时向上向 善。

8月5日,得知小吉芬顺利完成手术后,抱安村村民自发在微信群里为她祝福,并发起爱心捐款。作为三亚市最偏远的山村,抱安村村民收入不高,村里有90多户是巩固提升户。8月7日早上,3位村民代表带着110户村民和7位帮扶责任人的心意——5070元爱心捐款,坐车赶到医院,把村民滚烫的爱心送到小吉芬手中。

“守桥哥”黎建雄台风天顶风冒雨义务守桥的事迹经报道后,受到多方点赞。“他是村里的老实人,平时在工作上都是任劳任怨。”青法村党支部书记胡新江告诉《三亚日报》记者,黎建雄在大伙眼中是个“热心 肠”。

三亚市政协社法委原主任罗灯光认为,“守桥哥”是基层群众的代表,他身上闪耀着新时代的正能量之光,记者发现并报道了这个典型,慧眼独具。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社会,呼唤、需要千千万万个“守桥哥”!我们的媒体需要多多报道这些“守桥哥”们!平凡的“守桥哥”,行为并不平凡,为了村民和路人的安全,他自发在风雨中守桥3个半小时,用土办法实施一系列的安全措施,足见他心地善良,品德高尚!报道对象选准了,人物事迹生动感人。

猜你喜欢

三亚日报党报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海南三亚之旅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贵州小三亚』——罗甸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灵感日报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三亚的海
灵感日报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