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跬步 葆初心 成千里
2019-02-18孔德明
□ 文/孔德明
2018年金秋的北京,灿烂而静美。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五届长江韬奋奖评选在这里揭晓,我有幸获得了职业生涯中的最高荣誉——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
回望来时路,我深知自己并非生而聪敏的那类人,读书时,老师对我的评语也多是“踏实勤奋”。从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青涩记者到省级主流媒体的负责人,再到荣幸地获得长江韬奋奖,如果说我取得了一点点成绩,我想其中的缘由既简单又质朴:一是一步一个脚印咬定青山不放松,二是不忘初心永葆对事业的热爱与敬畏。所以,从北国春城到热带海岛,我先后经历了八个工作单位,但一直没有离开我所热爱的新闻事业,我也能够和事业共同进步,和祖国一起成 长。
一、在基层,在现场,带领记者练就过硬“四力”
孔德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因此,深入基层,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有思想有温度的作品,既是我对记者的要求,更是对自己的鞭策。从事采编工作多年,我记不清多少次参加重大会议、活动,深入抗洪抢险一线,到矿难、火灾等突发事件现场,采写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报道。走上媒体领导岗位18年来,我坚持平均每月到一线采访一次,近年来采编的《博物馆长的文化“还债”心路》《海口城乡统筹调查》《保护最美红树林》《探访海口夜市》等作品,生动鲜活,广受好评。
突发新闻事件最考验媒体,事发时惊心动魄的伤亡情况、救援进度,事后千头万绪的原因调查、责任处理,最后的反思与推动制度建设……我带领记者打赢一场接一场的硬仗。在吊罗山山体滑坡、三亚绕城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现场、海口白沙门污水处理厂透水等突发事件中,我靠前指挥,把握时度效,组织旗下媒体第一时间发声,紧跟事态进展进行滚动直播和递进式报道,在及时传播信息的同时适度有效地引导了舆论。
超强台风“威马逊”袭来,我组织策划推出“我们风雨同行”全媒体报道,直播总计886小时,播发新闻14900多条、微博微信4300多篇(条),主动发起救援大行动,并组织承办“海南省7·18超强台风赈灾义演晚会”,募集物资和善款总价值2.57亿元。
把握新闻一线脉动,精心策划组织重大主题报道。我和全台员工一起,集中力量打造《海南新闻联播》《直播海南》《全媒体大直播》等重点新闻节目,构筑专业化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平台。推进资源整合,构筑开放式跨媒体新闻拓展平台。着力做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全国全省“两会”、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等重大主题宣传。产业转型、生态保护、脱贫攻坚等一批重点报道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二、放歌南海,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际话语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强调要下大力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
加强中国声音的南海表达,一直是我思考的重点。国家批准设立三沙市的第二天,我就提出了申办南海区域性卫星电视频道的构想,在申办报告中,我写道:经略南海,既是政治、经济、外交、军事问题,同时也是文化问题。维护南海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我们既需要军事上的“南海卫士”,也需要文化上的“南海卫视”。在国家广电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三沙卫视于2013年9月正式开播。经过五年努力,三沙卫视构建了北京、上海、海口、三沙、三亚、琼海四地演播室、六地连线的大新闻格局,主动对接国家各部委,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节目设置和编排上更加突出海洋特色,将新闻性、公益性与文化性融为一体,既做好南海“文化维权”大文章,又兼顾对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外宣工作。与国际国内强势媒体合作,推出了发现亚洲之美影像大赛、我为三沙写首诗、致敬海南等有影响力的活动。目前,在覆盖海南区域的同时,三沙卫视在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四省市落地,并进入柬埔寨、老挝、印度尼西亚等部分国家和地区,累计覆盖人口超过一亿,逐步成长为南海区域较有影响力的电视媒体。
□ 上图为2008年,孔德明在香港前方编辑部。
□ 下图为1994年,孔德明在长春电影节开幕式现场。
□ 中图为2018年,孔德明在海南省两会现场指导记者工作。
在博鳌亚洲论坛等国际区域活动中持续发出海南广电的声音。海南区位独特,国际活动活跃。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作,举办了亚洲媒体领袖圆桌会议分论坛,我作为中国唯一电视媒体代表和中国唯一地方媒体代表发表了演讲。2015年起,海南广电每年都派出代表参加媒体领袖圆桌会议和亚洲媒体峰会,积极参与南海区域的重要国际文化传播活动,在国际和区域重大活动中发出海南媒体的声音。
在南海区域的报道中勇挑重担。马航MH370航班失事后,我指挥三沙卫视启动特殊编排,派出记者跟随中国海上救援指挥船在海上连续工作37天,发回了大量及时有效的报道。在香格里拉论坛、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东盟博览会、进博会等重要国际活动,三沙卫视都进行了宣传报道。在三沙海域救援、应对超强台风等报道中,包括三沙卫视在内,海南广电有力地发出南海区域媒体的声音。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关键时刻,媒体必须准备把握形势,主动引导舆论,敢于发声,勇于担当。在应对菲律宾所谓的南海仲裁案中,我组织三沙卫视与央视网联合制作了7集系列短片《全息南海》,从南海历史、《更路簿》、法理依据、权威访谈、水下文明等方面,全面解读南海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的证据。上线一周海外社交平台总浏览量突破1.15亿次,独立浏览用户2000多万,总互动人数57万,视频浏览量达150万次;国内微博、微信总阅读量达2320多万次,总互动量12万次。我组织调动全台精干力量,在各方支持下拍摄制作的纪录片《我们的更路簿——三沙属于中国的历史证据》,引起广泛关注,在三沙卫视和海南广电各频道播出后,又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被译成5种语言在央视各频道累计播出26次,受到中宣部的表扬,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对外传播类一等奖。
三、“守正”与“创新”,“海视合美”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党的新闻事业始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坚持党媒姓党,紧扣时代脉搏、引领时代风气,宣传党的主张、推动实际工作,是新闻人的使命担当。我带领海南广电将来自群众的声音和期盼转化为有影响力的节目,以思想深邃、形式鲜活的节目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体现了主流媒体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上的“定海神针”作用。大型系列报道《忠诚无限》被新华社誉为“新闻联播里的百集感动”。电视栏目《脱贫致富电视夜校》被总局评为创新创优节目。大型理论节目《新时代琼崖传习所》、大型党建节目《光荣的追寻》、常态化党性教育节目《“两学一做”电视夜校》《重温入党誓词》,分别在旅游卫视和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播出,有效地传播了党的创新理论。大型专题节目《直通自贸港》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部署,探究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力服务海南自贸区(港)建设。2018年以来,海南广电的重点节目先后8次受到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的专题阅评和表扬,多次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的高度评价。
作为海南广电的负责人,我提出了“海洋强国看三沙卫视、视听海南看广播电视、媒体融合看网络电视、美丽中国看旅游卫视”的“海视合美”战略,将海南广电与国家战略紧密联结在一起。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我认为这是旅游卫视发展的新机遇,提出将旅游卫视打造成为美丽中国重要传播平台的发展战略。策划加强了《行者》《有多远走多远》《第一时尚》《健跑中国》等品牌节目,推出了我的梦想、美丽中国拜大年等活动。我们的目标是进一步推进旅游卫视与美丽中国目标的结合,使旅游卫视成为美丽中国最形象、最集中、最重要的展示平台。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目标,这与三沙卫视的发展目标高度契合。我们的目标是不仅要使三沙卫视成为文化意义上的南海卫士,更要成为展示海洋文化、传播海洋文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阵地,成为环南海地区乃至世界海洋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传播平 台。
融合发展是当今世界媒体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已迈过平台搭建的相“加”阶段,正在深耕相“融”和“一体发展”。我组织海南广电全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满帆驶入全媒化、平台化、智能化的全新航道,抢占媒体高地,布局战略版图。加快融媒体中心建设,构建全新的业务平台和技术平台,整合资源,探索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报道模式,加快构建全媒体舆论引导新模型,实现全媒体报道的常态化。目前,台、网、微、端齐备的立体多样格局逐步形成,两网两端两微新媒体平台既各自突破,又相互促进,多个新媒体平台逐渐产生品牌影响,融媒体重大主题报道创新出彩,产品丰富多样、生动鲜活,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呈几何倍增。海南广电旗下15家媒体合力发声,7大电视频道以近30%的收视份额闪耀海南本地荧屏,5套广播节目以近70%收听份额领跑海南收听市场,180档广电栏目与受众心心相印、情感相连,努力打造党和政府更加信任重视、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喜爱的现代媒 体。
多年来,我保持书生本色,把学习作为习惯和第一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努力在新闻和广电实践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和创新。我主持完成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舆论引导研究》等3项海南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出版理论专著《电视媒体运营论》《媒体运营实践论》《新闻舆论“四力”论》等3部,主编《从电视叙事看电视节目的策划》等3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闻战线》《中国记者》等报刊发表独立撰写的论文100多篇。《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舆论》《对构建和谐媒介生态环境的思考》被中宣部《宣传信息清样》专题刊发,送中央领导同志参阅。《从习近平新闻工作重要论述中汲取力量》在《新闻战线》杂志头条刊发。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亚洲媒体峰会、海峡两岸媒体论坛、全国电视新闻年会等国际性、全国性论坛发表学术演讲多次。独立撰写的论文获得中国新闻奖四次,其中《多元传播格局中的舆论引导体系构建》获得第2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