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模式”为什么值得推广?
2019-02-18杨福祥黄立俊林务斌
杨福祥 黄立俊 林务斌
南园社区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腹地,隶属南山街道,社区面积0.5平方公里,有房屋966栋,出租屋21185套(间),实有人口39358人,流动人口占91%,是典型的城中村社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较差、治安消防群众满意度低等问题,影响着居民生活品质。如何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于民,让居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并由此全面推进该区社区治理,成为南山区的攻坚课题。
为此,南山区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体制机制,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以南园社区为试点,打造了“以人民为中心、以党建为引领、以法治为根本、以科技为支撑”的社区治理“南园模式”。
统计显示,南园社区110“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36.51%,两盗警情同比下降55.29%,“黄赌毒”警情同比下降25%,没有发生“八大类”警情。最新第三方民意调查显示,南园社区居民的安全感、满意度均达最高。
以人民为中心,民有所需、我有所应
民有所呼,我必应之。坚持问题导向,南山区发布《致南园社区居民朋友一封信》,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建议,以楼栋为单位,挨家挨户走访居民,搜集社情民意3214条。根据社情民意,公布整改清单20项,社区治理“改什么、怎么改”,一切都由居民群众说了算。开通微信群、公众号,接受群众“吐槽”“拍砖”,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民有所难,我必解之。南园社区是老村居,问题隐患多,为回应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南山区攻坚克难,发动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实施了治安、市容、消防、信息、电讯、服务六大升级行动,一举扭转了社区“脏乱差”局面,旧貌变新颜。安装视频门禁系统600套,人脸识别系统625套,车牌识别系统6套,各类智能消防探测器390个,烟感喷淋2394个,日均采集人脸信息9万条,车牌信息2000条,极大地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民有所利,我必谋之。南山区推行以企业出资、政府购买服务的“以租代建”方式,通过政府制定规则,发挥市场作用,使社区治理市场化程度达到最大、最优。平均单个视频门禁探头每月信息购买费用仅为75元,解决了以往科技应用中“后期资金筹集难、设施维护难”的顽疾,大幅度降低行政投入成本,政府不再大包大揽,实现花小钱办大事。另外,建设“十分钟服务圈”,社区股份公司免费提供1000平方米场地,建设新的社康中心,多渠道解决居民入学、看病、文娱等问题。
>>图2∶创建“精品特色社区”和实施社区“领头羊”“五个一”工程,促使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以党建为引领,党与民共融、民与党同心
打造“共治型”社区党组织。南山区加强社区党委建设,改选了社区党组织,由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党委副书记,形成街道、社区、警务室共同抓党建新格局。鉴于南园社区很多党员“隐身”的情况,在流动人口中访寻出一批“口袋”党员,并成立了600多名党员的“两新”党组织,让流动党员找到家,参与社区建设。党委搭平台、群众提需求、政府抓落地,开展民生微实事共13项,投入86万元,建设了电动车充电桩、共享单车停靠点等民生项目,增强居民获得感。
创建“精品特色社区”。南山区按照系统化、品质化、特色化的要求,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建设,在“1+10”文件的基础上,出台落实“四项权力”办法等配套制度,明确街道及社区各类组织的职责定位、工作要求、目标任务。明确3类11条“精准、精细、精心”服务品质指标,让群众知道惠从何来、惠在何处。建设720平方米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增加体验服务、休闲娱乐等功能,使之成为让居民“愿意进来、留得下来、还想再来”的群众服务阵地。
实施社区“领头羊”“五个一”工程。通过社区领头人“储能”计划,南山区制定《社区党委书记胜任能力模型》《社区党委书记胜任能力模型管理手册》等文件,增强社区党委书记的党建主业意识,提升履职能力。开展“小社区、大舞台”社区党委书记风采展系列活动,推进党员在社区亮身份,成立500人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党员示范岗等形式,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帮扶等民生事务。党员志愿者红马甲成为社区一道亮丽风景线。
>>图3∶社区民警利用可视化平台,实现数据一图通览、行动一键指挥。 以上均由作者供图
以法治为根本,法固基础、德育新风
坚持法治固基础。社区党委牵头,建立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成立婚姻家庭纠纷、物业纠纷、劳动纠纷等6个专业法律服务平台,集中调解矛盾纠纷452宗,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和谐共创建。建立“律师驻社区”制度,法律顾问常驻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服务。开展“警察开放日”“平安校园行”“法律知识进社区”、法律知识大讲堂等活动,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
强化自治显活力。南山区广泛发动社会参与,南山公安分局与南山街道办、社区党委、南园社区股份公司合力打造多支基层治理新队伍。组织935名业主,组建社区业主委员会;培育了平安南园促进会、社区楼栋长联合会等组织,协助社区民警管好人和屋,楼栋长联合会694名会员,成为党的政策宣传员、邻里矛盾化解员;创建“民事协商会”,设立26人的“社区专员”;搭建“社区茶馆”“阳光议事厅”等平台,组织居民议事、评议社区工作,让民主协商的道路越走越宽。
弘扬德治润人心。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新增3处大型宣传栏,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居民热爱祖国、关心社区、守望相助。制定垃圾处理、车辆停放等“村规民约”21项,引导居民自觉遵规守法。开展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消除“陌生人社会”隔阂,每年通过社区“邻里节”“粤剧艺术周”等特色民俗载体,举办千人“大盆菜”宴会,很多定居于包括港澳在内的外地原住民,纷纷回来参加活动,无不为党和政府的惠民行动点赞。
南园警务室也叫“蔡坤海警务室”,是深圳为数不多的以社区警长名字命名的警务室。在警务室,民警可根据工作需求调取监控视频,查看社区任一公共场所的实时画面。
以科技为支撑,精细治理、精准服务
开展“警务+综合治理”工程。南园警务室也叫“蔡坤海警务室”,是深圳为数不多的以社区警长名字命名的警务室。在警务室,民警可根据工作需求调取监控视频,查看社区任一公共场所的实时画面。只要有人走进社区,就会被时时采集信息,处处留下痕迹,较好地集科技应用、便民服务、社区警务、综治应急等功能于一体。设立了24小时自助服务区,居民可自助办理户政、出入境、交管业务,3分钟完成签注,极大方便了居民。
开展“警务+群防群治”工程。南山区在深圳全市首创“一呼百应”工作机制,通过推进社区精细化治理,将各类专业群体有效组织起来,形成一支有1700多人、覆盖治安办、专职消防队、物业保安员、快递员等群体的群防群治队伍。每个人肩上别着一个“微型数据便携终端”,实现实时指挥、呼叫,实时传输视频、图片,终端还具备警灯功能,使每个人都成为“移动警亭”。通过“一呼百应”机制和可视化终端,强化了对治安力量的指挥调度。前段时间,社区某居民小孩儿走失,通过“一呼百应”机制,迅速找到了孩子。
建立“视频+人脸识别”平台。以南山(警务)数据中心为中枢,全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在南园社区因地制宜,实现“1+3+1”运作模式(“1”指1套门禁系统,“3”指3个视频监控点,“1”指1个主要出入口光纤接入点),在巷道和出入口布点建设人脸识别、车牌识别、WiFi热点等前端采集设备,在每栋楼安装视频门禁系统,实现“人过留痕、事过留迹、发案必破”。这些高科技的“敏感神经元”,将各种信息传输到综合管理平台,迅速生成大数据时代的“社区大脑”。这些信息做到高度共享,视频门禁数据已推送到深圳市公安局、广东省公安厅的视频门禁汇集平台,实战效果呈现几何级数倍增。
实行“智慧+便民服务”工程。南园社区出租屋管理也突出科技服务,推行便民“智慧”App,在社区扫扫码就可以租房,家门口就可以办证。居民只要用手机扫一下“智慧南山”App(租赁平台),简单录入个人信息,就可以在线查看房源、联系业主、签好合同,同时还可以网上办理居住证,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真正体会到“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归属感。
南山区在南园社区综合治理过程中,以“五个结合”为治理模式:一是坚持党建与社建结合,推动党的作用发挥全覆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社会治理各项工作始终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形成社会治理百花齐放、良性互动的局面。二是坚持政府与市场结合,推动社会各界力量全参与。政府通过制定规则,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市场作用,使社区治理市场化程度达到最大、最优。例如通过“以租代建”模式,企业出资建设、政府购买服务,大幅度降低行政投入成本。三是坚持传统与科技结合,推动风险防控手段全升级。一方面楼栋长、网格员、居民自治等传统工作手段更加精细化、规范化;另一方面,运用“视频+门禁”“人脸识别”等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坚持硬件与软件结合,推动社区民生服务全提供。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区环境,解决民生热点问题,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同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居民道德修养水平,形成法治、德治、自治的共建共治氛围。五是坚持短期与长期结合,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全天候。社区综合治理不能一蹴而就,既要集中开展各类专项行动,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又要形成长效机制,持之以恒、不断深化。
“南园模式”是南山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一块“试验田”,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和提升,逐步推进“社区治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形成南山特色“软标准体系”。在全区101个社区推广,使南山“枫桥经验”落地生根,为深圳市构建社会治理新体制机制,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上走在最前列开辟道路,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