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语词下国内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范式

2019-02-17李祖旺

美术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学范式语言学

李祖旺

【摘要】新与旧,在汉语中是一对关联的字与词,它是语言学体系中常用的最小文字单位。艺术设计的发展有许多观念词语与新旧字词的意义指向关系紧密,把过去和现在有关艺术或艺术设计相关的词语做一个比较,会发现“新”词语具有快速应答时代精神的特征。如何认知新语词下当代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内涵及范式,可以把不同时期词语或语词的词义指向进行归纳、梳理、甄别,在新语词中去发现当今这个时代,国内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为什么会普遍认同传统的模式和常常忽略当代的范式的问题。

【关键词】语言学;设计学;教学范式

在语言学中,语词是语言最基本的意义单位。在后现代思潮下,它既具有传统的语言功能,还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黏着递进,形成时代特征的语言符号。有语言的存在就有一定的语境,现代语境是范式存在的前提。

一、新语词“范式”的语境

新语词的产生,其实就是社会发展和进步使得各种新的审美观念和新的设计理念不断地涌现,而出现了无数在以往没有,但能深刻反映时代需要的新語词,如在艺术领域的“新生代”“实验水墨”“极多主义”等组词。这些新语词,有的代表一个历史时期的结束,有的代表新的时代的来临。而人类社会的发展,总会在一些关键的历史结点上,形成时代特有的文化语词符号。

“范式(paradigm)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中系统阐述。”“它指的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的集合,是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我们知道艺术设计的本质是对客体对象审美和功能进行的组合与解构。艺术设计与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它在设计基础教学方面,艺术的感知与形式语言是设计者最需要掌握的表现能力。

新语词“范式”的概念在西方当代艺术思潮中,所表达出来的观念性往往是对传统艺术形式和内容的颠覆。而汉字构词所形成的“范式”概念,不仅包含着这样的时代精神,同时还蕴藏着中国文字特殊组词发展及历史缘由。如果把艺术与艺术设计相关的汉字组词,做一个简单的排列比较,显然会形成一个有趣的指向和时代语境。如:“样式”——“模本”——“模式”——“范式”等词组,在发生、解构、叠换、重组之后,所形成的概念、内容、指向、意义与最初之词已经大相径庭(表1)。

从传统“样式”到“模式”词语,再到后现代“范式”语词,它们所形成的艺术语境和艺术形态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也是当代的。

二、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模式

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基础”一词的汉语词义主要指的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英语则是“foundation”“basis”等语词,是汉语“基础”一词的对译。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一定基础的保证,艺术及艺术设计也有它们自身的发展基础。人们常说中国绘画基础强调的是“观物写心”,造型的方式在往往是“笔墨”及“书写”形成的关系。西方绘画基础则强调物象造型的“明暗”与“透视”之间的关系,“摹物写生”成为主要基础训练的方式。只是到了19世纪初西方现代绘画的发端,“写实性”的描绘逐渐被“抽象与观念性”绘画所替代。

早期的国内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基本上是把“素描”和“构成”及“图案”作为设计造型基础训练的主课。1956年成立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国内则率先建立和完成了具有现代艺术设计理念的基础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

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艺术设计教育具有了空前的发展和规模,除传统的八大美院外,多数的综合性大学纷纷开设了设计艺术专业。经过近四十多年的发展,逐步实现了从传统意义上的工艺美术教育向现代设计教育的转化,今天这样的改革还在加速,互联网技术带动下的数字经济正在完全改变已有的产业结构和学科发展模式,学科“模式”开始向学科“范式”转型。

美国现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曾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艺美术)、工业社会(艺术设计)、后工业社会(数字设计),不同的历史阶段与艺术设计学的关键词语及语词进行类比,它们的吻合度应该不是巧合(表2)。

三、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范式

数字、虚拟、智能等设计是否能够成为国内社会发展的未来?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确实需要更系统和更宏观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大数据的链接、整合、统计、分析才能够支撑和判断这样的发展路径。加之艺术设计学还是集众多知识门类于一体的学科,其中也包括人文思想、科学技术、艺术形式、教学方式等观念词语所涵盖的内容与数据。这些数据信息在后工业的经济时代,呈现出全方位立体形态,而新语词下的“范式”概念及理论显然就是这个新时期的关键语词。

从西方艺术设计教育理论发展来看,范式概念及理论的提出,使得当代艺术设计的基础教学在形式上变得更加开放多元,内容上更加丰富多样,技术手段上更加灵活多变。以此开展的对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讨论研究,自然可以帮助我们再次审视现有国内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体系中那些与社会发展非和谐的课程关系,能够运用现代数字化的教育理念,去建构适合当下社会发展的教学范式。

目前,国内院校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课程,已经初步形成传统“模式”与现代“范式”两个教学体系下不同院校阵营的站队态势。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是这个“范式”教学理论体系下改革最具代表性的院校。他们的教学体系基本已经完成了2.0版的改革计划,3.0版也正在进行中。这正如宋协民教授所说的那样:“我们将所有学科四壁推倒之后,学科就打通了。”而变化显然是积极的,当学校的学生变得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教师及学校和社会的空间及资源与学生共享之时,这样的新范式自然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新追求。

国内的艺术设计院校(院系)目前存在三种基本办学模式:一是“美术学院模式”,其中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为代表;二是“艺工融合模式”,其中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为代表。三是“综合艺术学院模式”其中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代表(表3)。不同办学体制的院校在当今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它们的发展已经不再仅仅是自己内部的改革和教育或教学资源的利用,而是直接辐射到整个学校乃至社会。未来艺术设计院校能否能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人才和技术,而融入到社会的发展之中,才是考验我们的关键。

结语

利用范式理论,来了解新时代下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范式,讨论国内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是如何由“模式”到“范式”发展形成的逻辑关系,掌握范式的概念、指向、内容、意义。目的是想表明,当“模式”向“范式”转化之时,一个由于互联网平台和数字技术搭建起来的世界教育改革变局已经到来。“设计教育的核心就在于‘引擎,这个‘引擎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一旦“引擎”被学校和教师激活启动之后,学院或学校的教育所起的作用会越来越少,而社会与产业给学生带来的能量和机会却越来越多。今后社会各行各业都有可能是教育或教学的参与者、协助者、受益者,也是艺术设计教育,或者说是更广泛的“设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注释:

*本文由“北京服装学院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编号为:BIFTTD201802。

参考文献:

[1]邬列炎.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1.

[2]周至禹.设计基础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陶伦.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体系研究[D].浙江:中国美术学院,2009.

[4]陈晓娟.新语词与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形状[J].民族艺术研究,2016.

猜你喜欢

教学范式语言学
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分析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The Application of Hedges in EFL Class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The Influence of Memetics for Language Spread
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
EmploymentAgeDiscriminationonWomen
ItIsBetterToGiveThanItIsToRece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