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人和匠人的吊诡

2019-02-17

美术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脉络画画状态

钱忠平(简称钱):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于量(简称于):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副教授

时间:2018年7月6日

地点:武汉·钱忠平工作室

于:你是如何看待文人画和匠人画这两个概念,如何界定两者之间的边界?

钱:这两条线对我来说都很重要,总在尝试文人和工匠这两条脉络何以有机地糅合一起。现在略重工匠这条线,从敦煌包括敦煌之前的,还有北魏、北齐的佛教造像,立体的造像和平面的壁画同时关注。比如我画人物,虽然画的是平面的,其实总有一种雕塑感,雕塑感不是将它立体起来,而是指造型的某种意味。敦煌壁画给我有重要的两点感受和启发:第一点,水墨和色彩不矛盾,比如在有些洞窟里,重彩和单色水墨是融合在一起的,在水墨的边上会有很多的重彩成份。第二点,工笔和写意不矛盾。我觉得“细笔”和“粗笔”这种说法可能更贴切,按照壁画的需要,该细的地方细,该粗的地方粗,兩者不对立、不矛盾。从本质上说,中国的传统绘画都是写意的,不过,文人写意更加强调了人格、修养、胸襟等,这只是浅层的形式上的一个区别。

于:我们总说多样性,这无疑又表明艺术的多样性在越来越少,融合之后,多样性会越来越模糊,甚至每个文化的特性也在越来越模糊。

钱:文化上的多样性这个很重要,英国人罗素说因为有多样性这个世界才美丽,我信奉这个。中国绘画原本有着一套完整的语言系统和方法论,这套系统今天在表达上是否还有效?这个是我要去做的。我从古代壁画、版画等艺术形式里借鉴和吸收很多手法,同时又有意回避一些手法,比如剔除明暗、写实手法等,我总试着通过归纳来表现生动性以及鲜活的感受,尽量不啰嗦。

于:传统的绘画语言体系如今有效与否,我觉得还是因人而异。

钱:是的,而如果表达失败,我多半愿意归结为个人的能力不足,而不是这套语言系统的失效。

于:你当下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钱:核心问题还是传统的绘画语言体系在今天是否有效。而在面对这个核心问题时,其它问题也会伴随而来,问题往往会挑逗你的一种状态,让你有欲望的去画画,能在自身综合素质的支撑下将问题搞明白。

于:其实我觉得最后表达出来,还是靠手上功夫,不过即便手上功夫跟不上,你还得尽量去表达出来。

钱:画画和个人的才情,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有着很大程度的关联。一味地思考不能解决最终的问题,而这时有没有感觉就变得至关重要,感觉一开始只是一种模糊的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但它一定要走在你的前面,引领着你。而我想的就是如何追上它,这样可以让我安静下来,不那么浮躁。

于:我觉得你的性格是很理性的,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调理自己,不受外界干扰。

钱:我问过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运用了排除法,归结到最后,发现就是画画。现在我很清楚,除了画画以外,其他事情都不太重要。现实会带来情感上的冲击,比如现实的灾难、幸福的喜悦。这都会影响个人心情,画画的过程中会代入,可以充分地表达,也可以不表达,重要的是侧重点在哪里。过去,中国画所谓“画学”,即说明绘画有自身的脉络关系,形成了谱系脉络。我们需要读懂这个脉络。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局限性。我们上面的几代人的局限性是非常清楚的,虽然他们只在那个局限性里做了一点东西,但那一点东西能够做好已经很伟大了。

于:随着年龄、阅历增加,才发现做好一点事很难,何况去做一件要紧的事情。

钱:我经常调侃自己,只能在自己的局限性里头挣扎,看看能不能做出点东西来。

于:画画其实也需要一个游戏的状态,玩的状态。

钱:这个问题也有意思。游戏是有规则,是有规范的。一说到游戏就觉得可以随便乱来,这个不对,游戏是要在规则之下,游戏才成立,它是认真的。只有在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游戏才会好玩。

于:其实画画就是一种状态,不必去定义过多,各有各的道。

钱:比如说对于艺术语言,以前也很纠结,要不要画写生、要不要画写实、后来想清楚,就坦然了。一个人能够做的事情其实挺少的。不在语言上创新,就用一种语言,能不能使这种语言能够焕发出新的生命来,这个我觉得非常重要。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同时又有当代的情绪,用当代的眼睛看见当下反映。这是我认为重要的“支点”。

于:对,其实还是自然而然。

钱:年轻的时候有一种逆反,觉得老一辈说的那些功夫在画外,人格修养是老生常谈,觉得腐朽。但我现在发现没错,为什么没有错呢?画画最终的东西不是技术层面的,最后还是你人格的呈现,就是画面后面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人达不到那个水准,作品永远上不去。

于:可怕的是发现在整体修养上跟不上,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钱:对。画背后的那个人,最终决定了高度。这话一说出来,是不是说明我也老了。

于:没有,你还很年轻的,也很安静。你会非常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创作状态。你以前画过油画,做过版画,写过文章,做过研究,为何全面放弃而转到水墨上?

钱:那个时候一直在用那几个方式来探索如何表现中国味、东方味。后来发现与其如此,不如直接用毛笔和墨、宣纸来表现,不更直接嘛,何苦绕一个圈子。后来又写文章、做研究,发现问题说得再明白,但若画没有呈现自己的思想、想法、感受出来,没有任何意义。

于:脉络越来越清晰了。

錢:清晰了是因为我剔除掉了原来不清晰的,就是年轻时受到的那些诱惑的东西。油画也可以直接表达,后来发现油画的直接表达还不如中国画的直接表达,中国画的直接表达不如书法。书法实际上是直接表达最好的一种方式。

于:书法现在已作为你个人修炼的一种方式了。

钱:中国画很重要的一个基因其实就是书法的基因,不管是文人画、工匠画里面都有书法的基因。

于:你对书法的理解很深刻。

钱:我调侃自己写字是画素描。别人可能不理解,但道理都是一样的,是通的。

于:通过书法训练也可以提高修养。

钱:最基础的东西,就是最高级的东西。

于:你的作品总有现世的烟火味,不过又离我们那么远。

钱:一个艺术家不可能脱离现实,现实一定是会对他有某种刺激而有所表达,但不能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去表达。现实和语言,我希望这两个正好为50%的对比。现实过多,会缺乏意味。而语言过多则失于概念化、程式化。最好的状态是50%之间的纠缠。我的画面中情绪上是现在的,但语言是过去的,两者的结合。另外,语言有一种连贯性,虽然过去的语言和现在的语言会有不同,但语言它是贯通的。我不能清晰地说绘画中间的语言是什么样,但是能感觉到它的存在。

于:语言具有深远意味,能和现实之间产生一种主观和客观的焦灼状态。

钱:所以我不会太向写实这方面走,也不会完全的概念化,让语言大于现实。就是组建在50%之间的一种纠缠,达到一种平衡。面对现实写生的时候,很容易被客观的东西给引过去,需要跳出来,陌生化一些,然后主观一下,可能更有味道。驾驭它,又反作用自己的时候,能有这种状态就非常好。

于:其实还是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一种表达方式。

钱:我的造型方法在努力舍弃近代西方素描方法。在“徐蒋体系”里面,总是运用线和光影来表现立体感。可是立体感不是画的本质。我需要的是空间感,而不是立体感。中国山水画中不追求石头、树的立体感,而追求是咫尺千里的深度层次感、空间感。这是我的体会。

于:你的绘画题材丰富多样,图式感也很强烈,那么在创作过程中又会是怎样的状态?

钱:在创作过程中,构图、形象、色调会掂量了很长时间。而只有情绪饱满后才会动笔。腹稿的时间会很长。还有看到一些有意思的图片,将其在脑子里反复掂量,再与现实因素联系起来重新再建构画面,就不会完全受制于图片。此与“搜尽奇峰打草稿”或者“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别无二致。

猜你喜欢

脉络画画状态
四川非遗类旅游纪录片发展脉络浅析
串联知识脉络 巧用动态资源
智珠二则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
漫话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脉络
我爱画画
老树画画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