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学术丛编》与王国维
2019-02-17高夕果
高夕果
壹
英国人哈同于1904年在上海静安寺路兴建了上海最大的私人花园,也是典型的中国式园林——爱俪园。这所占地300亩(20万平方米)的园子是当时社会名流和政界要人经常聚会的地方。孙中山、蔡元培、黎元洪、章太炎、蔡锷、何应钦、陈其美、黄兴等人都曾来过此园,或在此园小住。哈同热衷中国古典文化,在园内创办了仓圣明智大学。这是一所从小学到大学的全日制学校,学生的膳食、住宿和学杂费全部由园内提供。1916年,哈同成立了广仓学会,学校与学会均以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字、古董和典章制度为宗旨,聘任姬佛陀即姬觉弥任仓圣明智大学校长,学会聘请的中国学者有王国维、章一山等。哈同还出巨资收集甲骨,聘请罗振玉等学者在爱俪园进行整理,培养了不少甲骨文专家。
五四运动前后,在西风东渐的影响下,中国人的思想方法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变革。学术界引进西方的实证研究,运用把新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考证古史的方法,产生了许多前无古人的学术成果。
从1916年起,广仓明智大学开始出版《学术丛编》《艺术丛编》两种专业刊物,其中《学术丛编》由王国维任编辑主任。《学术丛编》发刊词阐释了刊物宗旨:“本编宗旨专在研究古代经籍奥义及礼制本末、文字源流,以期明上古之文化,解经典之奥义,发扬古学,沾溉艺林”。刊行的具体内容,发刊条例解释为“本编刊行经学(首重三礼旁及诸经)、字学、史学诸门新著,兼印行未刊旧籍或虽已刊而流传甚少者”。
据统计,《学术丛编》收录著述49种83卷,内容涉及经、史、文字等方面。其中经学8种、史学15种、文字学23种、其他3种。经学有《敦煌古写本诸经校勘记》《周書顾命礼征》《五宗图说》《乐诗考略》《祼礼搉》《魏石经考》《周书顾命后考》《韩氏三礼图说》;史学有《大元马政记》《随志》《秘书监志》《释史》《汉魏博士考》《太史公系年考略》《元高丽纪事》《元代画塑记》《唐折冲府考补》《大元仓库记》《殷周制度论》《大元毡罽工物记》《宋史忠义传王禀补传》《元官制杂记》《清真先生遗事》;文字学有《流沙坠简考释补正》《蒙雅》《史籀篇疏证》《仓颉篇残简考释》《砖文考略》《毛公鼎铭考释》《小学丛残》《汉代古文考》《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操风琐录》《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古本竹书纪年辑校》《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江氏音学叙例》《唐韵别考》《古韵总论》《廿一部谐声表》《入声表》《两周金石文韵读》《广雅疏证补正》《韵学余说》《唐韵四声正》; 另有艺术类《曲律》、杂论类《日知录续补正》《永观堂海内外杂文》等。
1916年5月在上海诞生的《学术丛编》,在装帧上采用古籍线装形式,设置边框栏线鱼尾等。继续采用古籍文字的书写顺序和排列方式,即字序自上而下,行序自右向左。每叶固定字数和行数。刊名不是直接印在封面,而是沿用古籍的书签,即把长方形纸条贴在古籍封皮的左上角,贴签上刊印刊物名称、卷期及刊印者。刊名页的刊名字体为篆书。牌记页题“广仓学宭刊行”。卷前有太隆罗诗氏撰序、丙辰(1916)年2月睢宁佛陀觉弥氏撰序。
《学术丛编》由上海仓圣明智大学出版,中国图书公司和记印刷所暨商务印书馆承印。1916年5-10月各出一册,11月、12月各出三册,1917年每月出版一册,在两年的时间内共出版24卷(册)。每册80页,定价大洋五角。大部分为铅印,少部分为石印、影印及刻本。原刊印数较少,弥足珍贵。
贰
仓圣明智大学校长佛觉弥在《学术丛编》序言中写道:“学术之盛衰其故万端,而传播之道亦居其一焉。”学术的兴盛根源于许多方面,其一便是便于传播,尤其是传播速度,“于学术之流通可云易而未可云速也”。因而流通学术之道庶几无憾的方法就是创办学术期刊,加快出版频率,“近世以来始有学报创自西欧,施及东土,或网罗百家或钻研一术,逌人之所采获,学子之所考订,往往草稿甫定,剞劂已陈,所以通学海之置,邮供同方之讨论,广知识于大宇,得切磋于他山,法至善也”。
这里所说的学报也就是刊物,指有固定名称、每期版式基本相同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内容一般是围绕某一主题、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由多位作者的作品汇集成册。世界上最早的杂志是1665年创刊于巴黎的《学者杂志》,最早的中文杂志是1815年在马六甲出版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马克思指出,杂志的优点是“它能够更广泛地研究各种事件,只谈最主要的问题”。
近代以来,报、刊两种新媒介作用凸显,刊物的出版周期介于报纸和书籍之间,最适合连续刊载短篇文章,显示其及时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优势。学术性刊物尤其重视学术自身的独立价值,可以做到每月出版,甚至每月出版多期,分卷期连载学术成果,使得此前要花费多年才能刊刻的论著与读者见面的时间大大缩短。1916年11-12月的《学术丛编》分别出版三期,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刊印了六期,这在一百年后的现在来说,也是相当不易的。
一百年前中国学术处于宽松状态,刊物的作者群相对固定,主要是知识分子群体。创刊于1915年的《新青年》第二卷、第三卷标明陈独秀先生主撰,在1918年出版的第4卷第3期中,刊登《本志编辑部启事》:本志自第四卷第一号起,投稿章程业已取消,所有撰译,悉由编辑部同人共同担任,不另购稿。其前此寄稿尚未录载者,可否惠赠本志。尚希投稿诸君,赐函声明,恕不一一奉询。此后有以大作见赐者,概不酬赀。
即《新青年》自第4卷第1号后完全变成编辑部同人刊物,标志着《新青年》知识分子群体正式形成。这个知识分子群包括当时的名人、学者,如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高一涵、鲁迅、周作人等。
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都有留日或欧美的经历,对西方文化有完整的、直接的认知,在知识结构上都是通人。《学术丛编》的内容规定了是刊行经学、文字学和史学新著,刊物的作者就被圈定,主要为这些学术领域的名家;印行没有刊印过的旧籍以及虽然刊印过但流传很少的典籍,这部分作者也很有限。
《仓圣明智大学发刊学术丛编条例》第五条称,“每册所刊新著旧籍种数不一,自三种至四五种,皆以卷页之多寡为定。”刊物容量所限,出版的24卷册中,每册所收录的著述仅仅三至五种,新著作者多为时人,旧籍作者多为没有出版过的元代典籍的撰述人。
这一时期刊物作者群的特点,一是刊物的编辑者也是撰著者;二是有一个留学归国的同乡或好友圈,即现在的学术圈。时下新锐作者群体中,编辑主任王国维独树一帜,发表著述最多,共23种,出版的24卷(册)中每册都有收录,分别为《周书顾命礼征》《流沙坠简考释补正》《史籀篇疏证》《乐诗考略》《祼礼搉》《毛公鼎铭考释》《魏石经考》《周书顾命后考》《释史》《汉魏博士考》《汉代古文考》《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太史公系年考略》《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古本竹书纪年辑校》《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唐韵别考》《殷周制度论》《两周金石文韵读》《宋史忠义传王禀补传》《韵学余说》《永观堂海内外杂文》。
叁
民国初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中西古今学术整合、调试、创新时期,尤其是学术方法上的交流渗透和融合创新。王国维与陈垣、胡适是中国新历史考证学的奠基人与出色代表,他们治史有着共性,时当西方学术输入,都有接触西学的背景,又熟悉中国传统的经史典籍;研究方法上,既继承乾嘉学者注重客观资料的考证方法,又融合西方学者治学的新理念(既能實证分析又能理论概括)新方法(注重逻辑的分析方法和注重思辨的综合方法)。从1912年起,王国维运用新史料考证古史的“二重证据法”,在汉简和甲骨文的综合整理考释和证史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成为民国初年治史观念和方法的创立者和成功运用的杰出学者。
从日本留学归国后,王国维辗转于上海、北京两地就职,曾与梁启超、胡适、赵元任等任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其时,王国维因其独特的学术研究模式已被学术界公认为“大师”,在英国犹太富商哈同找人编写《学术丛编》时,王国维应邀参与了编写工作,把自己对于中国古典文学、中西方哲学、史学、金石学等的研究成果,以最快捷的方式分期分批在《学术丛编》发表,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
《学术丛编》的另一个重要作者是罗振玉,其在文学、经史、文字、训诂、音韵、考据、目录、版本等传统学术的诸多领域都有博大精深的研究,最主要的学术贡献是甲骨文字的研究与传播、敦煌文卷的整理、汉晋木简的考证、古明器研究。此刊登载其著述有《敦煌古写本诸经校勘记》《仓颉篇残简考释》《唐折冲府考补》。
《学术丛编》还收录清代及民国初期学者魏源撰《蒙雅》、万光泰撰《五宗图说》、宋经畬撰《砖文考略》、汪黎庆辑《小学丛残》三种、刘家谋撰《操风琐录》、李遇孙撰《日知录续补正》、江有诰撰《江氏音学叙例》《古韵总论》《廿一部谐声表》《入声表》《唐韵四声正》、王念孙撰《广雅疏证补正》,收录明代颜木撰《随志》,明代王骥德撰《曲律》,这些著述都是当时在各自领域的扛鼎之作。
还有一些论著为流传不广但及其珍贵的典籍资料,文献价值极高。元朝是中国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明代以汉族为正统,清朝排斥异己,忽视对元代历史的研究与资料搜集,致使元代敕修的政书《经世大典》,佚于正德四年(1509年)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之间的百年内,所以此书的体例及卷数不明。《永乐大典》曾将《经世大典》全书分割后按事类字韵录入,清朝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经世大典》原文,包括《大元马政记》《元高丽纪事》《元代画塑记》《大元仓库记》《大元毡罽工物记》《元官制杂记》等重要的元代史迹资料。《学术丛编》把元代这几部没有刊印过或流传极少的珍贵典籍资料刊布出来,使其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实为难能可贵。
《学术丛编》不设置固定栏目,只有当期印行著述的目录,列出著述名称、作者及作者所处年代。牌记是古书版本的说明,作为刊物的《学术丛编》保留了牌记页;单独设立刊名页,加边框,由名家题署之后刊刻;版心标注刊载文章名称、刊行者及页码。古籍序言的撰写者一般为主办者及总编,或为同行德高望重者,《学术丛编》的撰序者之一是哈同的夫人罗迦陵,另一位是仓圣明智大学校长佛觉弥。凡例介绍刊物宗旨、收录内容、编排体例等。《学术丛编》增加版权页,明示出版年、出版者、刊印者等,具备现代版权意识。
并行的《艺术丛编》。与《学术丛编》同时出版的是仓圣明智大学1916年创刊的另一种刊物《艺术丛编》。仓圣明智大学发刊学术丛编条例明示:“本编名学术丛编,与本校所出之艺术丛编相辅而行。”此刊由邹安任主编,为双月刊,共出版24期(册)。邹安是清末收藏家,善书法、博览古器,著有《周金文存》《艺术类征》《草隶存》《梦坡室获古丛编》等。《艺术丛编》“以发明国粹,动人观念。使人知保存古物,多识古字,多明古礼制、古工艺为宗旨”,主要刊载金石、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类典籍图录,共收录著述十五种。所收著作由罗振玉、邹安等名家编撰,多为流传不广的图书,附载的学人、名流照片,也多不见于他处,是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
??(作者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