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家”,我和金庸感觉不同
2019-02-17林保淳
林保淳
我与金庸小说结缘,约在高中时期,但当时并不知晓金庸的名字,《神武门》《小白龙》《一剑光寒四十州》《独孤九剑》,看得不亦乐乎之际,根本不会想到“任大同”居然是“韦小宝”的化身,因为都是以“司马翎”的名字印行的。司马翎是另一位台湾知名作家,香港侨生吴思明的笔名。当时我还不太喜欢司马翎的作品,所以在阅读之后,颇感讶异,怎么他的文字功力竟进步如斯之快。直到进入大学,我才赫然发现,原来作者的本尊就是金庸!这是我第一次闻知金庸的大名,闻名后我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赶赴当时位于厦门街的吉明书店,一口气买下了四部金庸小说的盗印本。然后就是一连串无日无夜、废寝忘食的阅读。
当时,我的举动激怒了一位电机系的学长,他三番两次地质疑、诘问我:“堂堂一位台大的高材生,居然还看这种不入流的武侠小说,不觉得丢脸吗?”在我不予理会,依旧我行我素之后,有一天,他忍不住就冲到我的床前,“我倒要看看武侠小说究竟有什么魅力,可以让你痴迷到这种地步!”他拿起我床头的一本书,先是站着看,然后坐着看,接着躺到床上看,最后把我整套《天剑龙刀》抱回去,一连三天三夜,不肯放下。将书还给我时,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终于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喜欢看武侠小说了,真的好好看!”我差点失笑起来,故意问他,“我还有《射雕》,你要看吗?”他赶紧大摇其手,拒绝了,“我再看下去,恐怕会沉迷其中,毕不了业了!”最后,他毕业后创业,取“倚天不出,谁与争锋”之意,创设了当时名震信息界的“倚天资讯公司”。公司有成,设立员工图书馆,第一套购进的就是远景出版的《金庸作品全集》。
我大学的生涯,一半是在武侠的时空中度过的,金庸自然是其大宗。我的师长辈有喜欢武侠的,也有对武侠不屑一顾的。犹记得大一时的“文学概论”老师,他上课是极其严肃认真,绝不谰言离题的。有一次,不知何故,竟然一进教室,就开始谈起若干老师对《射雕》的推崇,大有不以为然之意,说他看了开头的几章,就无论如何读不下去了。我向来爱师亦爱真理,自是不愿茍同,遂各行其是地依旧浸淫在我所喜爱的武侠世界中。可1998年,“国图”举办金庸小说讨论会时,我赫然发现他也提交了论文。我刻意去听了那场,他一反从前,对金庸小说极力推扬。我很好奇,会后特别去探询他转变的原因。他的回答很妙:“金庸小说的确写得极好,但我当初入门错了,《射雕》是比較差的一部。”我心想,金庸小说还真的是经得起时光的披拣,连顽石都肯点头了。
金庸小说的优点,任我口吐莲花,大概也难一一说尽。可大学时代最钟情的,却是他笔下的爱情。当时我正处于热恋中,对象是从香港来的一个侨生。她知道我喜欢金庸,特别录制了一卷香港金庸武侠连续剧的歌曲。我们在杜鹃花荫下、椰林大道旁,边聊边听边唱,浪漫得像郭靖初逢俏黄蓉,甜蜜得如张无忌再遇赵敏,看着在夕阳余晖晕染下的她,突然间自己就化身成为了杨过,在绝情而深情的谷底,寻找到了我的小龙女。很多读者觉得杨过16年终于盼到了小龙女的情节过于牵强,俗气的团圆,有损于文学的纯粹;可我就偏偏喜欢这圆满无憾的结局。她毕业后回香港三年,再度归来,就成了我最美丽的新娘。
读金庸,讲金庸,评金庸,人生惬意,莫过于是。金大侠巍峨的身影,始终是我仰望而难以企及的。读其书,未见其人,也一直是我最大的遗憾。但我从来也不会过于陶醉地认为,金庸会一如他笔底的侠客般潇洒不羁。有缘与金庸晤面,前后应有五六次,都是在他亲自出席的金庸小说讨论会上。高壮、沉稳,略带有点威严,这是我初会金庸时的印象。金庸曾说他最像令狐冲,我也最钟情于令狐冲,可人人心中都各有不同的令狐冲,佻达不羁的令狐冲,遇见了成熟稳重的令狐冲,两相对撞,照例是激不起任何火花的。我谨守着“我迷金庸小说,不迷金庸”的原则,就在众家学者蜂拥而上,争抢与金庸合影、签名的时候,我总是孤冷的旁观者,却也不禁为他风靡众生的魅力而感到震惊。与金庸会面的几次,我们都是温文有礼的问候、寒喧,保持着一个不即不离的君子风度。有一次在杭州萧山机场,我与金庸恰巧在隔邻的登机口候机,我趋前致意,交谈约十数分钟,但言皆泛泛,也不知该从何说起。当时我行囊中有好几部金庸小说,居然也没想到要请他签名留念,错失了良机。至今想起,犹是懊悔不已。我仅有一张2003年在嘉兴与金庸的合照,我将它放在了大陆版的《解构金庸》书扉上,我想,这将会是喜爱金庸小说的我,永恒的纪念。
金庸是武侠大宗师,他曾说过,一二百年后,如果还有读者喜欢他的作品,此生就属无憾了。其实在金庸书迷眼中,金庸的小说岂止是百年、千年,只要中华文化仍然存在,他的小说就会永世传流。金庸不只是当代的,也是未来的。只是,金庸或许是不太满足于“武侠小说家”这个头衔,向往的是“小说家”这顶桂冠。因此,1998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所举办的“金庸武侠小说与20世纪中国文学”大会,在金庸坚持之下,拿掉了“武侠”二字。我当时曾冒大不讳,提出了个“武侠小说家金庸和小说家金庸,哪一个比较伟大”的问题,在座却无人应答。其实,金庸虽以“武侠”闯出声名,却未必对“武侠”有太深的眷恋,反而颇以“武侠”为不足,以“次级文类”视之,甚至连“历史”小说也较“武侠”高尚一层。据闻,他最不喜记者探询关于“武侠小说未来”“其他武侠作家如何”的问题,更对许多读者倡议设置“金庸文学奖”的提案不置可否,想来是不愿为“武侠”所羁绊。殊不知“武侠”只是一个文类,正如曹雪芹的《红楼梦》被归为“世情”一样,优秀的作品,是无品类限制的,只要经得起累世读者的考验,就是一代巨擘,就足以名垂千古,谁还会关注是“世情”还是“武侠”?
看来金庸是较钟情于历史的,此所以他晚年还特地趋赴英国剑桥大学,拿了个历史学的硕士与博士,而在浙大任院长期间,也设了历史学的博士点,招收学生。在1980年的修订本中,金庸尽其可能地为其小说增添历史的浓度与厚度,大违小说前例地将若干小说中涉及的史事,以附注方式呈显,甚至连可以是完全虚构的“建宁公主”,也想从历史上去证实其所言不虚,果真清宫中的确有一“建宁”存在。只是,过于附着史实的结果,反而让读者有不伦不类的感觉,清史中固然有一名为“建宁”的公主,可也未必是如书中所述的跋扈的“建宁”吧?金庸所长,在于化历史为己用,宋元明清四朝史事,在他笔下虚实交融,似假疑真,尽管未必符合史实,一如他所推崇的先祖查嗣廷、铁丐吴六奇,但读者既非有考据癖的胡适,更非学有专精的史家,料想也未必会去在意其所述历史的是是非非。
历史,向来是“所见异辞”的,殊难以单一角度、观点,定其真假是非。历史观点会变,但小说却可能比历史更真实、更永恒。金庸已矣,他也走入了历史之中,后人将会如何看待金庸这个人及他的小说呢?“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唱蔡中郎”,金庸所缔建的“书剑江山”,就留待后世去评点吧!
(作者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